
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设施辣椒栽培技术】.docx
6页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设施辣椒栽培技术】 设施辣椒栽培技术今年以来,我镇在区财政局、农业局工作部署下,按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立足鲁家沟镇实际,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政府扶持、分户管理的原则,在将台村推广设施大棚辣椒种植技术为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新路子,现将辣椒具体的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一选择适宜品种辣椒有早熟栽培、春夏露地栽培和秋延后栽培因此,不同的栽培季节宜选用不同的品种鲁家沟镇将台村建设200座塑料大棚,利用其提高低温及避免秋后霜打的特点,栽培春夏露地辣椒,选择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病、丰产、优质、耐热的辣椒品种,如苏椒3号、农大40、**椒l号等,以提高辣椒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二培育壮苗(一)制作苗床用一半腐熟土肥或风化塘泥,与一半非茄果类菜园土(最好是葱韭地土)混合,加20%的砻糠灰及3%的过磷酸钙和5%发酵后的菜籽饼充分混匀,再施2%左右的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营养土配置好后,做成厚15厘米的育苗畦育苗地尽量选用多年未曾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春季雨水来临时灌深水浸泡一段时间杀灭越冬虫蛹,捞去浮起的残株余叶(减少致病菌源)。
犁地前每亩撒施75-100kg熟石灰消毒,起畦时每亩苗床施25kg含硫复**和750-1000k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畦面泥土要细碎、平整 (二)浸种催芽浸种之前先行种子消毒,用55—60℃温开水浸泡种子,并恒温浸烫30分钟也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15—20分钟,捞出后用塑料袋密闭2—3小时,再用清水洗净消毒过的种子用30℃温水浸泡5—6小时将种子捞出用洁净湿纱布包好,置于25—30℃的条件下催芽4—5天,多数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三)播期的确定一方面要考虑苗龄不得超过25-30天,另一方面要在定植时定植畦10厘米深地温保持10—12℃每亩田用种量50-60g,每亩苗床播种量1500-1800g,播种前用木板略为拍实畦面防止种子掉入泥土间隙中 三壮苗管理幼苗出土前,保持苗床土面温度25—28℃,齐苗后温度可降至在20—25℃之间幼苗出现2一3片真叶时,进行一次分苗,苗距以幼苗植株间的叶片不相互遮盖能充分受光为标准,以利幼苗能均衡生长:育苗期间因采取了大棚保护措施,同时温度高、水、肥吸收快,为防止幼苗徒长,可采用适当控制水分和氮肥的施用量,并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施1次。
此时,白天温度保持在23—28℃,夜间可降到15—18℃在大棚内保持床土见于见湿,要控制浇水,防止徒长,可用稀粪水追施两次,再用0.3%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液叶面辅助追肥1—2次苗期还要用3000倍拟除虫菊酪或敌杀死防治蚜虫2—3次,用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病害3—4次定植前10天,开始逐渐加大放风量炼苗炼苗可增强幼苗移植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采取控水和逐步增加光照的办法,移植前5-7天不进行淋水,如天气过于炎热植株萎蔫状况在傍晚不能恢复时只在傍晚或早晨淋洒少量水,以缓和植株对水分的需要; 在移植前7天阴天可全天、晴天则在每天阳光较强时揭去大棚,移植前2-3天不论阴晴都揭去遮盖物,通过以上措施可增强植株抗强光暴晒能力,提高幼苗移植后的成活率 四定植与合理密植种植地要选择土壤深松肥沃、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辣椒忌连作,要选择前茬是叶菜类的菜园地,以葱蒜类菜地为最好如选用前作是种植马铃薯、玉米等旱地作物的田块作种植地的在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残株余蔓,耙平田面后全田撒施石灰消毒,如时间允许可灌深水浸泡一段时间杀灭地下害虫冬季深翻冻堡,开春后整地做畦,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菜饼100公斤,土杂肥5000公斤,人畜粪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25公斤,氯化钾15—20公斤。
地区定植期一般在4月下旬左右、定植畦10厘米深地温保持10—12℃时、苗龄25-30天、叶龄6-7片时可选择晴天进行移植,移植前1-2天喷一次杀菌药,起苗时要保证幼苗带土移植,以减少根系损伤 五田间管理(一)水肥管理春夏露地栽培缓苗后至开花前,要中耕两次在肥料的施用上要增加有机肥(作基肥)的施用量和追肥时采用量少次多的方法,基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000-1500kg、含硫复**50kg; 生长前期每5-7天可结合浇水施稀薄的粪水或尿素液,果实采收阶段每隔10-15天每亩施尿素15-20kg,复**10-15kg,天气干旱时要施水肥或施肥后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如是地膜覆盖栽培就不必进行中耕门椒开花时适当控制浇水,门椒座果后要追1次大肥,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随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根际施肥的同时结合除虫灭病进行根外追肥,可喷施0.1%的尿素液、0.5%磷酸二氢钾液、徽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二)摘杈、护根为减少养分的消耗,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病害蔓延,在整个生长季节要将第一分杈以下的侧枝和衰老的枝条剪除; 辣椒是浅根系作物,其根系大部分分布在5-10cm的土壤中,根系的生长和再生力较弱,要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培养健壮发达的根系,保持植株健壮生长,具体的做法是一方面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另外一方面对种植畦用稻草覆盖以保持土壤蔬松和避免肥料淋失,对株行间的杂草采用除草剂杀灭和用手拔除,中耕宜浅并尽量减少中耕次数,封行后尽量不要进行锄(松)土和铲草作业。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注意抓好对病毒病、疫病、枯萎病、炭疽病、蚜虫、红(黄)蜘蛛、烟青虫、棉铃虫的防治对病毒病进行防治时一方面要抓好对传毒昆虫(蚜虫)的防治,另一方面可选用病毒A或植病灵3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对发病植株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 对疫病、枯萎病、炭疽病的防治可在病害始发时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500-800倍液、瑞毒霉(雷多米尔)500倍液、16%万家丰(12%绿乳铜)500-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雾防治一次,每次受风雨侵袭后重点喷一次杀菌药防病害蔓延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粉或10%蚜虱净粉3000-4000倍液,5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 红(黄)蜘蛛可选用75%克螨特乳油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烟青虫、棉铃虫在3龄以前可用生物药Bt粉或青虫粉300-500倍液喷雾防治,3龄以后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求叶的正反两面和茎杆与果实都能喷上药液才能保证施药效果 七及时采收辣椒的采收不仅仅是采收果实,而且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利用不同的采收时期,可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生长瘦弱的植株,可提早采收青果,而对生长旺盛甚至有徒长趋势的植株,可延迟采收,控制茎叶生长在条件适宜时每个节都能座稳果、挂果多,在盛果期椒果从受精结实始20天就可达到青椒的商品要求,每隔3-5天可采收一批; 结果后期温度低,椒果需要25天以上才能达到商品要求,每隔7-10天可以采收一批; 采收期可延续到10月中旬,要及时采收上市,以利下一批果实膨大,增加收获批数夺取高产 八对以后生产的建议秋季辣椒生产上可结合进行营养袋育苗、收获后期气温下降时要覆盖大棚增温、防霜施肥时采用沼液与复**浸出液淋施增强根系活力和植株的抗逆能力等一系列辅助措施来夺取高产,增加收入 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