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修版高考化学三轮大提分训练:专题9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9851724
  • 上传时间:2023-10-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高考化学专题九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时间:40分钟 满分:70分)小题限时满分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限时15分钟;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仿2012上海高考,15)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与Fe反应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解析 通常状况下,干燥氯气不与Fe反应,但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FeCl3答案 B2.(仿2012天津高考,2)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操作及现象溶 液A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不消失NaAlO2溶液B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D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答案 B3.(仿2011上海高考,7)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澄清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酸性KMnO4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除①以外 D.全部答案 C4.(仿2011上海高考,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C.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只含H2SO4 2 mol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 L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解析 A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故不能用来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和碱性气体(NH3)B项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相应的盐和SO2,此时浓硫酸显酸性和强氧化性,而与S、C等非金属单质作用时,由于没有盐生成,故只显强氧化性。

      C项Cu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浓度逐渐降低,当降到一定程度变为稀H2SO4时,反应自行停止,故产生的SO2在标准状况下不足22.4 L答案 D5.(仿2010北京高考,9)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  )A.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解析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NO因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2,同时还含有N2,所以想得到较纯净的NO,必须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答案为C答案 C6.(仿2012上海高考,16)右图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a,烧杯和滴管内盛有某种溶液b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气体a溶液b实验现象A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紫色石蕊蓝色喷泉CHClH2O含紫色石蕊红色喷泉DCl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答案 D7.(仿2011江苏高考,9)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时,有14.6 g氯化氢被氧化,所得Cl2全部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NaClO的物质的量是 (  )。

      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解析 发生的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l2+2NaOH===NaCl+NaClO+H2O,因此,关系式为2HCl(被氧化)~Cl2~2NaOH~NaClO,则n(NaClO)=×14.6 g/36.5 g·mol-1=0.2 mol答案 B大题限时争分练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2分,限时25分钟)8.(仿2011山东高考,10)(满分13分)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元素的化合物D1)B元素与A同族但相对原子质量比A小由B单质、化合物C制单质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中B作_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2)易与C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_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C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D,同时还生成B的最高价氧化物E;将全部的E与全部的D在足量的水中混合后,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A的化合物F。

      ①写出生成D和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________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C.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答案 (1)2C+SiO22CO↑+Si 还原(2)氢氟酸 SiO2+4HF===SiF4↑+2H2O(3)①SiO2+Na2CO3Na2SiO3+CO2↑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②D9.(仿2010江苏高考,17)(满分14分)下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已知:2Mg+CO22MgO+C,请填写以下空白:(1)A的化学式________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J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反应④中,当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G时,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 mol解析 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A可能为NaHCO3或NH4HCO3,B与Mg反应,B应为CO2,C与Na2O2反应生成G,C可能为H2O,D与G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D应为NH3,则H为NO,I为NO2,J为HNO3,HNO3与F反应又生成B(CO2)、C(H2O)、I(NO2),则F为C答案 (1)NH4HCO3(2)4NH3+5O24NO+6H2O(3)NH4++HCO3-+2OH-NH3↑+CO32-+2H2O(4)C+4HNO3(浓)CO2↑+4NO2↑+2H2O(5)0.210.(仿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27)(满分15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室常选用制CO2的发生装置,用KMnO4和浓盐酸制Cl2;选用Cu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时,应选用上图A、E两发生装置中________装置(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漂白性试分析:①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盛有浓硫酸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反应方程式)。

      答案 (1)E Cu+2H2SO4(浓)CuSO4+SO2↑+2H2O(2)无变化 恢复红色(3)①控制气体通入速率;使SO2和Cl2充分混合②SO2和Cl2按1∶1混合时,发生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使混合气体失去漂白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