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压器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6页1《《变压器变压器》》教案教案一、一、设计设计思路思路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高考命题率较高的知识点 本节通过实验探究来说明这一观点在教学过程建立理想化模型——理想变压器, 利用分组实验探究从而推出变压器变压规律,抓住能量守衡使学生展开讨论,推出 电流与匝数关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联系生活、贴近实际,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主要突出三案六环节理念,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提 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协调下,分析、思考、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归纳 总结规律,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 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变电流电压的.变压器不能改变恒定电流的电压.互感 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的基础上理解互感现象.这里的 关键是明白原线圈和副线圈有共同的铁芯,穿过它们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变化时刻 都是相同的.因而,其中的感应电动势之比只与匝数有关.这样原、副线圈的匝数 不同,就可以改变电压了.2、在分析变压器的原理时,一般情况下,忽略变压器的磁漏,认为穿过原线圈 每一匝的磁通量与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总是相等的.这两个条件,都是“理想”变压 器的工作原理的内容.变压器是一个传递能量的装置.如果不计它的损失,则变压 器在工作中只传递能量不消耗能量.要使学生明白,理想变压器是忽略了变压器中 的能量损耗,它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这样才得出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 与匝数的关系式. 3、教材要求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做好探究性实验是本节 教学的关键。
是突破本节课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研 究物理规律的能力,采用分组实验得出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及原、副线圈 匝数的关系4、学习几种常用的变压器,不仅增加了生产知识,还可提高学生分析、应 用能力教学过程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介绍,通过习题中加深理解二、教学流程二、教学流程三、教案三、教案交流展示 提出问题情境分析 建立模型实验探究 理论分析总结规律 实践应用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2§5.4 变压器主备人: 审核人: 课时编号: 复备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交流展示根据预习案完成情况,安排学 生分组汇报 注意: (1)学生汇报答案的正误; (2)学生产生的新问题 下面让学生展开交流探究活动, 突破重难点学生抢答:电磁 感应原理,互感、变 压器的构造及原理, 变压器的电源是交流 的,理想变压器条件 及规律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加 强交流,筛选 重难点,提高 课堂效率演示用充电器点亮小灯泡, 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涉及到变 压器 多媒体展示:各种变压器学生观察,举例实验演示, 激发学习兴趣, 对变压器作用 有初步认识展示可拆变压器一名学生在讲台 前拆开变压器,变压 器构造:闭合铁心, 原副线圈。
其他学生 观察,补充提高学生 参与意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2.掌握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并能应 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 与匝数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 力和正确读数的习惯,并学会处理数据并 提高概括能力2.从理想变压器概念引入使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建立的意 义 三、情感目标1.通过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线圈电压关系中体会物理学中的和谐、统一 美2.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及辩证统一思想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规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副线圈两端电压是与原线圈频率相同的交变电流,推导变压器原、 副线圈电流与匝数的关系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可拆变压器、变压器 8 组,充电器一个;9 只小灯泡、8 个学生电源、 多用电表 16 个,导线若干,100Ω 变阻器 8 个师 生 双 边 活 动 细 则3实验探究 1(一)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器材:在一个闭合的铁芯上绕 A、B 两组线圈 ,线圈 B 连接小灯 泡,与直流电源相连 操作①1 线圈 A 接电池②通断 电时③改接交流电, 问:看副线圈上小灯泡可能发 光吗? 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和 过程? 问:电源有什么要求?分组实验:连接 电路观察、对比。
讨论:通断电、 接交流电时灯泡会亮, 所以其原理是互感, 当原线圈接交变电源 后,在闭合的铁芯内 产生了变化的磁通量, 它通过副线圈并使副 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 动势若副线圈是闭 合的,它同样要在闭 合的铁芯内产生变化 的磁通量,在原线圈 中同样产生感应电动 势,这说是互感现象 电源必须是交流 电激发学生 探究意识,引 导学生从不同 角度去研究; 培养实验 操作、合作、 表述能力,以 及分析问题的 严谨性设疑 1问:两个线圈之间有没有导线 相连?靠什么联系的?抢答:两线圈无 连接 原线圈中电能转 化为铁心中磁场能, 磁场能又转化为副线 圈中电能,所以原副 线圈靠能量联系培养学生 的观察、分析、 表述能力设疑 2问:变压器工作时能不能将电 源电能全部转化为副线圈中电能?对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阅读课本讨论: 漏磁,线圈的电阻铁 心电阻、涡流等使电 能有损失培养学生 自学总结能力设疑 3用什么方法处理复杂的问题?回顾:理想化的 模型,就象前面学的 质点、点电荷等培养学生 科学的方法设疑 4什么叫理想变压器? 那你们认为理想变压器应该具 备什么条件呢?阅读总结: 完全没有能量损耗的 变压器叫理想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的条 件:无漏磁通,线圈 的电阻不计,铁芯不 发热培养学生 自学总结能力演示探究 2(二)、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 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问:以你对变压器的理解,你 认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线圈的匝 数可能有什么关系?能不能说线圈学生猜想,分组实验激发学生 探究意识,引 导学生从不同 角度去研究; 培养实验4的匝数越多,它两端的电压就越高?实验:400 匝原线圈接交流电, 在铁芯上绕漆包线作副线圈,绕漆 包线两端接电流表,改变2连接电路,操作 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 格操作、合作能 力,总结分析实验数据时,得到变压比 公式:) 1 (2121 nn UU理论分析:由(1)知:升压 变压器 n2>n1;降压变压器n2<n1;各组派代表到前 后黑板填写数据,并得出结论) 1 (2121 nn UU培养学生 处理实验数据、 分析问题的能 力设疑如何从理论上推出电流与匝数 关系?结论:变压器工作时,原、副 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与匝数成反比思考、分析 几个学生上黑板推导 ,2211UIUI121221:::nnUUII创设问题, 激发学生求知 欲望,培养思 维、推理能力例题例 1:,变压器原、副线圈 匝数比 n1∶n2=4∶1,当导线 AB 在匀强磁场中作匀速运动切割磁 感线时,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12mA,则电流表 2 的示数为( )A3mA B.48mA C.与 R 的阻值有关 D 0 例 2:为了安全,机床上照明 电灯用的电压是 36V,这个电压是 把 220V 的电压降压后得到的,如 果变压器的原线圈是 1140 匝,副学生先分组讨论 再上黑板展示。
作答展示 例1:D例2:187匝, I1=0.182A, I2=1.1A通过解析 激发学生求知 欲望,培养分 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5线圈是多少匝?用这台变压器给 40W 的电灯供电,原、副线圈中的 电流各是多大? 教师适当点评课堂检测1 如图所示是一理想的自耦变 压器,A、B 端接交流电源, C、D 端接负载电阻 R,P 为滑动 触头,当 P 逆时针转动时,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 A、R 两端的电压下降,电流 减小 B、R 两端的电压升高,电流 增大 C、R 两端的电压升高,电流 减小 D、R 消耗的功率不变 2.用理想变压器给纯电阻供电 时,下列可以增大输入电流的是( ) A、增加原线圈的匝数 B、增加副线圈的匝数 C、在副线圈上多串联一个电阻 D、使绕制线圈的导线粗一些完成检测展示、交流培养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 和应用能力小结先提问再投影:本节主要学习 以下内容: 1、变压器的构造 2 变压器利用了原副线圈的互 感现象 3 理想变压器规律: P1=P2121221:::nnUUII先总结再观看投 影,回顾本节课的内 容要点培养学生 知识的总结能 力,形成知识 网络体系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突出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将实验渗透到教 学的各个环节,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总结,物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突出学法指导,体现 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
这样不仅教学思路清晰,而且让学生学到了研究问 题的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动作思维,引发抽象思维,让物理课堂成 为训练学生手脑并用的场所同时,本节课突出了能量守恒观点,使学生认 识到它不仅在变压器的工作中适用,而且是自然界中一条普遍适用的规律 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 学生在讨论交流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题 8 图~~CDRPO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