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29148new.doc
7页第一章古往今来论证货币起源的主流观点1. 是物品的交易,导致货币的出现2. 从物物交易到通过货币的交易——货币出现在人类经济生活之中,直至现在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价值尺度); 观念货币;2. 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流通和支付手段); 现实货币;流通3. 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贮藏手段); 现实货币;不流通货币制度的构成1. 货币单位的确定:“名”与“值”; —— 本币(本位币)和辅币;2. 对钞票发行和存款货币创造的管理;3. 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无限法定支付能力和有无限法定支付能力; 4. 其他,如实名制、反洗钱等规定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第二章信用形式:商业信用(最基本);银行信用(最主要);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商业信用★1.概念:典型的商业信用,是作为卖主的企业以赊销方式对作为买主的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2.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联系形式;与交易相伴而生的商业信用,必然是基本的信用形式3.特点:严格的方向性;规模的约束性;信用链条的稳定性商业票据1.种类: 本票与汇票2.特点:票据的“无因性”和“不可争辩性”第四章利息的实质: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率的概念及其种类1.概念:利率,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2.种类:①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国债利率;同业拆借 ★ ②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r=i+p或 r=(1+i)(1+p)-1 即实际利率i=1+r/1+p -1 ★ ③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④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 ⑤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单利与复利(B卷计算题)1. 单利是对已过计息日而不提取的利息不计利息其计算公式是 C=P×r×n C:利息额 ;P:本金 ;r:利率 ; n:借贷期限 S=P×(1+r×n) S:本利和2. 复利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并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
其本利和是: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1.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 2.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利率的决定(有兴趣可以看看)古典经济学家——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1. 任一国家的一定时期,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率水平,可视之为平均利息率 2. 平均利息率高不过平均利润率;低不能等于零当然,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总有例外 3. 至于处于中间何处?没有规律可以论证 相反,传统习惯、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的竞争等因素,都起作用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1.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的实际利率理论: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投资不变,储蓄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下降;储蓄不变,投资增加,则有均衡利率的上升2.凯恩斯的理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货币,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凯恩斯的理论,基本上是货币理论3.可贷资金论: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均衡利率其均衡条件为: 第五章外汇:外币和以外币标示的有价证券★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叫汇率汇率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汇率种类: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货币的对内价值:货币购买力(相当于物价的倒数)对外价值:汇率汇率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1. 不同货币的可比性:铸币平价;货币购买力…2. 外汇的供求:多么高深的汇率理论也摆脱不了外汇供求对比必将使决定本币承受对外贬值或升值压力这一基本判断 3. 制约汇率波动幅度的规律 汇率与进出口:一般地说,本币汇率下降,即对外贬低,能促进出口、抑制进口;若本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则有利进口,不利出口 第六章金融市场1.概念:金融市场是进行资金融通,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通过市场上的金融交易,最终实现社会实物资源的配置2.功能:①帮助实现资金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的调剂,实现资源配置;②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③确定价格;④发挥提供流动性的功能;⑤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3.特征:流动性(或货币性);收益性;风险性4.类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银行间短期拆借市场:是指银行之间短期的资金借贷市场。
股票发行方式:私募和公募股票市场1. 股票市场专门从事股票交易,包括股票的发行和转让 2. 集中、固定的股票交易场所,称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提供公开交易的场所,它本身并不参加交易;进入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必须取得交易所会员的资格;买卖股票的一般顾客则需委托交易所的“会员”进行 3. 取得交易所会员资格的分两类:一类只能接受顾客委托,从事经纪业务;另一类除经纪业务外,还可自营股票买卖它们的名衔因国而异一般以经纪人和交易商加以区分我国习称券商4. 一般客户如果有买卖上市证券的需要,首先需在经纪人或交易商处开设账户,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以取得委托买卖证券的权利5. 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采取竞价成交方式6. 有一部分尚未在交易所登记上市的股票,在交易所外交易,形成场外交易市场虽无固定场所,但也有统一的信息网络股票交易可以通过交易商或经纪人,也可以由客户直接进行;不同于交易所采取的竞价制度,价格一般由双方协商议定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1.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均分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初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二级市场也称次级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2. 初级市场的首要功能是筹资:需要筹资的企业或政府,在这个市场上发行证券、筹集资金。
3. 二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二级市场以初级市场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证券发行,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假如没有二级市场,新发行的证券就会由于缺乏流动性而难以推销,从而导致初级市场萎缩以致无法存在4. 新证券发行有公募与私募两种方式 私募方式指发行人直接对特定的投资人销售证券; 公募,指发行人公开向投资人推销证券为此,发行人必须遵守有关事实全部公开的原则,公布各种财务报表及资料衍生工具市场1.远期合约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 目前,远期合约主要有:货币远期和利率远期两类2.期货:期货交易也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与远期合约相同 区别在于:远期合约的交易双方可以按各自的愿望对合约条件进行磋商而期货合约的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割时间和地点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投资基金分类:契约型:基金型和单位型 公司型:封闭式和开放式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方式1. 参与者: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中央银行,以及众多的进出口商、非贸易外汇供求者 和外汇投机者。
外汇银行是指由中央银行授权经营外汇业务的本国银行,和在本国的外国银行分行 2. 交易方式:即期、远期、期货、期权、互换,以及种种复杂的方式 第七章第八章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1.作用(职能):(1)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2)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2.负债业务:①自有资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这些统称权益资本 ②外来资金: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及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3.资产业务:贴现;贷款;证券投资;金融租赁业务4.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信托业务;银行卡业务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以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的经营的三原则及其关系:①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② 三原则既统一又矛盾,要寻求最佳的均衡点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管;市场纪律第十章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① 单一型:一元式(中国等大多数);二元式(美,德)② 复合型:苏联,东欧③ 跨国型:欧洲央行④ 准中央银行型: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第十一章信用创造(货币制造):银行通过在其日常业务活动中发行银行卷和支票等信用工具,以及借助于支票流通,银行可以超出自有资本和吸收的资金总额而扩大信用时所发挥的一种职能。
.存款货币创造的内容1.原始存款: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和中央银行向存款货币银行贷款而形成的存款2.原始存款: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生出的超过原始存款的那部分存款3.⑴原始存款R、⑵贷款总额L、⑶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D、⑷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四者的关系可表示:4.如以Δ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以ΔR 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 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则三者关系式如下:5.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① .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② 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货币创造乘数的影响因数:法定存款准备率;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存款准备率基础货币1. 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是准备存款加库存现金;“漏损”的现金,也即不仅离开中央银行并且也离开存款货币银行的现金,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2. 对于创造信用货币来说,“存款准备”与“流通中货币”这两者缺一不可因而统称为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准备货币(reserve money)”3. 基础货币的构成常用下式表达: B = R+C 式中,B为基础货币(由于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所以也通常以符号H代表);R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货币乘数1. 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称之为货币乘数用M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则有下式: MS = m · B 2.相应的代数表达式:又可整理为:3. C/D或D/C,即C与D的比,称为通货-存款比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私人部门行为 R/D或D/R,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