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具制造教学大纲.docx
3页《模具制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43003,学分:3,学时:48,实验学时:8)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模具制造》是模具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讲授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及特种加工方法,模具装配工艺等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掌握模具的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并将所学的工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1)熟悉机械与模具零件精密加工、特种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2)掌握机械与模具零件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包括定位和基准、工艺和装配尺寸链、加工精度和误差分析、表而质量等)注重理论应用3)掌握典型零件制造工艺及典型模具装配工艺过程4)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以及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绪论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1、了解零件的结构工艺和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材料和毛坯的种类和选择原则;2、掌握基准的分类,粗、精基准选择原则: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方案的确定机加工顺序安排及热处理及辅助工序的安排:3、熟悉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工艺尺寸链计算;(二)模具的数控加工1、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控加工的优点、常用数控标准。
2、了解数控加工的工艺处理、加工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步骤3、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和内容、会对数控加工的工艺进行分析4、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三)模具的特种加工1、了解电火花加工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型孔加工和型腔加工技术;2、了解线切割加工原理、特点和数字控制原理:熟悉典型零件的线切割加工工艺3、了解电化学(电解、电铸)化学、超声、激光和其它成形(模具铸造、挤压)方法加工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4、掌握线切割加工程序(3B、ISO代码)的编制:掌握典型零件的线切割加工工艺四)快速制模技术1、了解快速成型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快速成型技术典型方法:2、了解熔模制造加工原理、特点和数字控制原理;3、熟悉硅胶模具制造方法特点,电铸成型工艺过程五)模具表而加工与处理1、了解表而加工方法2、了解表而改性技术(六)典型模具加工工艺1、了解冲模模架的分类和组成;理解机械零件外圆、内孔和平而的加工方案选择:2、了解冲模模架的导柱、导套和上下模座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制定的内容和步骤:3、了解注射模模架的抽芯机构、斜导柱和浇口套加工工艺方案:4、理解冲模和塑料模工作零件的各种加工方法;5、掌握典型凸、凹模加工工艺方案:掌握典型型腔、型芯的加工工艺方案。
七)模具装配工艺1、了解机械产品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选择、解装配尺寸链和装配工艺规程制定:2、重点对冷冲模、塑料模装配:(1)技术要求的了解:掌握装配基准的选择:(2)熟悉组件的装配方法:(3)了解整模装配步骤;掌握试模及质量分析八)模具高速切削技术1、了解高速切削的应用范围2、了解高速切削的加工机理,知道常用的模具高速加工设备3、了解模具高速加工工艺(九)模具修复工艺了解表而修复方法(十)模具材料及热处理1、了解各类模具对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2、掌握模具零件常规热处理的方法3、熟悉各种模具用钢的热处理规范4、了解真空热处理的特点三、上机实验要求1、能独立完成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实验;2、能正确观察并记录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有关数据,并通过分析、比较,得到正确的结论:3、能进行线切割加工的数控程序编制、操作: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电火花成形机床的操作;5、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数控洗床的加工操作四、能力培养的要求1、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能独立查阅资料,选择加工设备、刀具、量具,确定切削相关参数等2、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业,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3、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工艺方案的能力,能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4、设计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知识,独立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和装配工艺规程的能力五、建议学时分配课程内容讲课习题课或课堂讨论实验绪论4模具的数控加工4模具的特种加工88快速制模4模具表面加工与处理4典型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4模具装配工艺、模具装配尺寸链计算4模具高速切削技术2模具修复工艺2模具材料及热处理2习题总复习2习题总复习总学时数408六、考核方式总评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七、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宋满仓模具制造工艺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122、参考书:曾珊琪,丁毅.模具制造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虞建中,李奇.模具制造工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4胡石玉,于敏建.精密模具制造工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7。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