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充分利用本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报告.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28680152
  • 上传时间:2018-0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充分利用本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报告党的十六大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项奋斗目标之一,而切实加强基层社区教育工作、努力办好市、村民学校(社区学校办学点) 、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浦东新区十分重视社区教育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学校和基层市(村) 民学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家教育部将浦东新区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基地之一市、村民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基层办学点,不同于正规学校或街镇社区学校、成人学校、老年大学等,有教育部门编印、发行的教材,有一定数量的固定的专、兼职教师,有国家财政定额拨发的办学经费市、村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缺教材、缺师资、缺经费”的三大难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市、村民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影响到市、村民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如何解决这“三大难题” ,努力开创市、村民学校办学工作的新局面,已成为社区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近 3 年来我们认真进行了《充分利用本地区历史人文底蕴与特色文化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与研究,通过多方调研、搜集资料、精心编写历史人文乡土教材,组织讲师团成员、志愿者教师全面、深入讲课,初步解决了市、村民学校缺教材的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实验背景及基础高桥是一座具有 870 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名胜古迹和特色文化,这一切都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优秀资源,以及对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爱家乡教育的珍贵素材改革开放以来,高桥镇作为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一城九镇”之一,正在向现代化港口重镇的奋斗目标迈进,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实力雄厚,文化教育设施齐全,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氛围近年来,在市、区社区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高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社区教育工作,全镇市、村民学校发展较快,45 个村居委(现撤并为 39 个)先后均办起市、村民学校,坚持教学活动,并出现了东新村民学校(2002 年被新区农工委、宣传部命名为“示范性村民学校) 、上炼二居市民学校(2004 年曾在新区创建“示范校”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以及陆凌村民学校(2006 年成功举办“全民学习周”活动)等多个在浦东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市、村民学校2005 年我镇专门设立了社区教育指导办公室,针对当前市、村民学校普遍存在的“缺教材”难题,在利用本地区历史人文资源编写乡土教材、认真开展教学活动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受到上级社区教育部门以及新区宣传部、文明办、农工委的肯定和广大市民以及村民的欢迎。

      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区社区教育部门的部署和要求,从 2006 年开始,有计划地重点进行《充分利用本地区历史人文底蕴与特色文化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进一步探索和总结运用本地区历史人文资源编写乡土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解决市、村民学校普遍存在的“缺教材”难题的方法和途径二、实验目标及内容1.全面搜集、努力挖掘高桥及浦东地区历史名人、特色文化、名胜古迹以及历次革命战争中发生在本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有计划地编写《浦东及高桥地区历史人文乡土教材》 ,切实解决市、村民学校“缺教材”难题2.组织发动镇讲师团成员、老干部和社区教育志愿者教师运用“乡土教材”在市、村民学校广泛讲课,进行教学实验;并采用课堂教学和参观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对广大市、村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激发热爱浦东、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提高市民思想素质3.充分运用市、村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本乡本土”历史人文教材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以及参观学习等形式,开展社区教育实验,从而增强市、村民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更多的市民参加市、村民学校学习,促进基层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加快创建学习型街镇和形成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三、实验方法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有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论述、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 、浦东新区《关于加强市、村民学校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市、区社区教育部门有关实验工作的文件、论文的精神,明确实验工作指导思想;广泛搜集、悉心研究已出版的有关浦东和高桥地区历史人文典籍、著作,以及报刊发表的各种资料,为编写乡土教材打好基础。

      2. “点面结合”教学实验法:在“乡土教材”编写成功的基础上,有重点地选择 19 所基础较好的市、村民学校作为实验工作试点校,印发教材,组织培训,发动社区教育志愿者教师及讲师团成员在市、村民学校进行讲课实验,并由点带面,推动全镇市、村民学校广泛开展历史人文知识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3.调查研究法:一是在编写教材过程中,走访老干部、老专家以及亲身历过重大历史事件的老同志,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历史人文乡土教材更加真实可信、丰富多彩、生动形象二是结合讲课主题及内容,认真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听课的市、村民群众、青少年学生进行答卷,三是召开市民学校学员座谈会以及“试点校”办学干部、志愿者教师汇报交流座谈会,从中听取、了解广大群众对实验工作的反映、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搞好实验工作、形成实验报告提供参考依据和真实的数据及资料4.参观学习法:充分利用浦东高桥地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组织市、村民群众、青少年学生瞻仰高桥烈士陵园、参观解放上海战役浦东纪念馆、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张闻天、黄炎培故居和高桥众多的“名宅” ;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高桥人看高桥”的大型参观学习活动,进行生动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广大市民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实验过程1.领导重视,全面规划,认真实施,扎实推进自 2006 年 5 月份上级社区教育部门确定我镇为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镇并承担两项实验项目工作以后,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镇社区教育指导办公室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情况,认真制订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切实可行的《高桥镇创建学习型街镇 3 年行动规划》及两项实验项目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9 月份,镇党委、镇政府专题召开了有各居、村委党支部书记、办学干部和志愿者教师参加的第二次社区教育工作推进会,全面动员和部署实验工作一年多来, “指导办”在市、区社区教育领导部门的关心指导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预定方案认真、扎实抓好实验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2.认真调研,搜集资料,编写本地区历史人文乡土教材(1)广泛搜集资料,认真走访调查以镇社区教育指导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主体,广泛搜集《上海军事志》 、 《川沙县志》 、《浦东古今大观》 、 《浦东历史文化系列丛书》 、 《高桥乡志》 、 《高桥镇志(初稿) 》 、 《浦东名人》 、 《浦东名宅》 、 《高桥名人》 、 《高桥故事》 、 《上海.1949》 、 《党史 100 人传》等 20多种历史典籍、著作及报刊有关资料,认真阅读研究。

      同时深入走访老干部、老专家以及曾经亲历过高桥重大历史事件的老同志,进行调查研究,为编写历史人文乡土教材积累了大量的资料2)明确编写原则,切合教学要求经过认真研讨,明确了编写历史人文乡土教材必须坚持“力求真实、古为今用、健康向上、弘扬时代主旋律、为社区教育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以及适合市、村民学校教学需求”的原则有关浦东高桥古镇历史名人、重大事件、特色文化的典籍资料数量众多,记载不尽相同,调查受访者对同一事件的回忆、叙述也有差异,特别是对一些高桥名人(如杜月笙)的评述,由于原作者和受访者的观点倾向,侧重于描述杜月笙的“发家史”及杜家祠堂“奉主”仪式的奢华场面,淡化了杜月笙“4.12”政变前后的反革命历史,对全面了解历史、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不利因此,我们在编写乡土教材的过程中,对各种历史资料认真进行研究、对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研究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使编写的教材力求符合历史事实同时,根据市村民学校学员对课程和教材要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学习需求以及每节课授课内容约一小时的时间要求,精心编写《浦东及高桥地区历史人文乡土教材》 3)计划分批编写,专家审阅定稿2006 年完成了第一集,主要篇目有《解放上海,激战高桥》 、 《浦东成陆历史与林则徐修建高桥海塘》 、 《高桥“老宝山城”与川沙城堡》 、 《明代浦东高桥军民抗击倭寇斗争史》 、《坚持真理的张闻天》 、 《杜月笙的复杂人生》等十篇。

      2007 年 3 月,第二集也已面世,主要篇目有《20 世纪的伟大妇女性——宋庆龄》 、 《太平军在浦东和高桥太平天国烈士墓》 、《红色商人徐家善—高桥“51 号兵站”小老大的故事》 、 《高桥热心公益事业的营造商—浦东“三刀一针的故事》等十篇两集计 11 万字,上报市、区社区教育领导部门、新区宣传部、 “文明办”领导以及高桥镇党政领导审阅,并请《高桥镇志》主编毛饮石先生等专家审阅校正,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定稿,印发各校教学中使用以后将继续编写历史人文乡土教材第三集(10 篇) ,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系列乡土教材3.培训志愿者教师, “点面结合” ,开展教学实验工作镇社区教育指导办公室采用“选点实验与全面推广”相结合的实验方式,从全镇 39 所市、村民学校中挑选了 19 所办学基础较好、志愿者教师素质相对较高的学校作为“试点校”参与乡土教材教学实验工作对参加实验活动的志愿者教师进行了两次集中培训 “指导办”从 06 年 9 月份开始,又与镇老年协会联合举办基层学习型组织负责人(志愿者)培训活动,坚持每月一次讲授本地区历史人文乡土教材的课程,开展教学示范观摩活动,并组织经验交流。

      在此基础上, “指导办”工作人员、镇讲师团成员以及市、村民学校志愿者教师运用自编乡土教材在市、村民学校讲课至 07 年 7 月份,仅“指导办”工作人员已在36 个单位为居民群众、党员、青少年学生讲授《解放上海,激战高桥》等课程计 46 次,充分运用 1949 年解放上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血战浦东高桥,数以千计的先烈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业绩,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据初步统计 07 年 2—7 月份,仅19 个“实验试点校”志愿者教师就先后运用“乡土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计 86 次,并在教学实践中对“乡土教材”提出修改建议沈润章、黄培荣等 9 名志愿者教师还主动搜集资料,自编了《高桥古镇历史》 《高桥地下党迎接解放斗争》 、 《解放上海烈士的安息地》 、 《永载史册的浦东革命斗争》 、 《高桥童身姑娘治怪病》 、 《碧血丹心黄竞武烈士》等历史人文乡土教材,在市、村民学校讲课今年 7 月,我镇“离退休干部讲师团”10 名老同志前往学前、东街等 6 所市民学校讲述《战火中的青春》 、 《郑和下西洋有关高桥的故事》计 10 次由于采用“选点实验与全面推广”相结合的实验方式以及对志愿者教师认真进行培训,充分调动了基层校和志愿者的积极性,从而确保了运用乡土教材进行教学实验工作在全镇 39所市、村民学校全面开展、扎实推进。

      4.组织参观学习活动,开展生动形象的“课外教学”在高桥古镇和浦东地区这片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热土上,有着众多被列为全国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名胜古迹和纪念地,如高桥烈士陵园、解放上海战役浦东纪念馆、太平天国烈士墓、张闻天故居、黄炎培故居、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多处浦东名宅等,它们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爱家乡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和最为直观形象的教材每年清明节前后,各市、村民学校均组织居民群众前往高桥烈士陵园、解放上海战役浦东纪念馆、张闻天故居、黄炎培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参观,接受教育中小学生除了坚持清明扫墓的“必修课”外,今年为纪念建军 80 周年,潼港 2 村等 8个居委还组织近百名“暑假班”中小学生瞻仰烈士陵园,参观解放上海战役纪念馆,开展“继承先烈遗志,红星伴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