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1810使用手册.docx
23页AC1810使用手册W& W LAB(c) 1998.11简介AC1810提供8路并行采样、保持器,支持1一8路同相位的波形信号的采 集AC1810与PC接口采用16位ISA总线及1KFIF0 (先进先出存储器),提供 用户史大的方便性,如:实时信号的实时不间断采集,更友好的对WINDOWS系统 的支持等AC1810适合于电力、医疗等慢速波形采集的应用场合注:FIFO数据传输方式是指:FIFO为先进先出存储器,AD顺序写入数据,用户可以同时顺序将数据实时 的读出o FIFO通常应用的标志位为:“半满一戏”(对AC1810的! K FIFO指 FIFO存入512点时,HF=0),与“溢出一FF”(即AD已经向FIFO写入超过FIFO 容量的数据)°FIFO的操作在HF = 0时,用户可以一次将512点采样数据连续读出(占用 可以提高数据读出速度),同时不间断AD向FIFO写入数据如果FIFO的FF位 为0,表示FIFO溢出,读出的数据将会丢失数据,所以用户必需保持FIFO不溢 出对AC1810用户有大约10毫秒的中间缓冲时间性能、指标:模拟部分O 输入8路并行采样保持器,LF398 (1000P保持电容),采样建立时间7微 秒(0.01%) o输入低通滤波器,带宽:150KHZoO 输入8通道,输入范围0 — 10V或一5V —+ 5V、一 10V—+10V,跳线器选择。
输入通道自动扫描,可以程控从通道“0”到1一7道输入采用DB25 (空) 插座O 12 位 100KHZAD(AD1674),分辨率 12 位,精度 0.1%, RMS 噪音小于 1. 5LSBO 输入最大耐压±15V .瞬时±30\\输入阻抗100M.工作方式:O 状态:FIFO半满查询、中断,FIFO溢出标志,触发有效标志O AD启动方式:软件、外部触发(上升边沿有效)O AD转换控制:板上定时器、外部时钟输入O 外部触发电平:TTL电平O 外部时钟输入:TTL电平O 板上时钟:4MHZ基准,16位分辨率O 中断占用:IRQ10, 11, 12,跳线器选择O AD数据读入采用16位ISA总线,16位操作其它:O 译码地址:100H-3FFHO 开关虽DI0, 8入及8出,TTL电平,输入电流小于0.5毫安,输出电流大 于5毫安采用20PIN扁平电缆插座O 尺寸:20 X 12厘米O 板上DC-DC为模拟部分供电°O 1:作温度范围:0—50度目录§ 1:简介Pl§2:跳线器设置 P52-1: 10地址设陞2-2:中断2-3:输入范围§3: 10译码与编程P7§4:软、硬件说明及编程P154-1安装P154-2原理P154 一3编程P17§5:跳线器位置与连接器定义P21§2跳线器设置2-1: SI I/O地址选择S1 一 6位跳线选择器是AC1810的I/O地址选择跳线器,位于AC1810板的中下 部分。
AC1810占用4位A0-A3地址线,I/O译码由A4-A9 , 6位决定,AC181O的I/O 空间为1OOH-3FFHS1按二进制方法定,S1的1号跳线位置对应选择地址 A4, ,6号对应A9c S1的相应位为“跳线器短路一表示为“X” ”时,对应选择相应位为“0”,“开路一表示为“一” ”时对应选择相应位为"1” o S2 的选择方式如下,S1的设置地址为300HoS1A4 A5 A6 A7 A8 A91 2 3 4 5 6AC1810的实际操作地址:ADR =偏移地址(OFFSET) +基地址(BASE)BASE由S1 选择,为 100H - 3FFH.例:欲选择ADR=300H,上面是Sl = 300H的设置方法(*此地址为出厂时的缺省地址)注:1 AC1056的译码地址为:100 3FFH2 PC 常用I/O地址:21OH—26FH, 280H-2EF0H. 300 — 36FH2-2: S3模拟输入极性选择AC1810可以工作在单极性或双极性状态c S3三针跳线器可选择1一2或2-3 二个位置,定义输入范围:1 一2位取:对应单极性输入(UNI) , 0-10V基本量程2 一3位置:对应双极性输入(BIP) , 0-±5V (对应S1跳线器为1, 2位置)或0 一±10V (对应S・1跳线器为2. 3位置)2-3: S4双极性■程选择注意:S4跳线器只对双极性输入有效。
有两档双极性输入方式量程可供用户选 择,1-2短路:0—±5V、2—3短路:0-±10Vo*注意:SS,S4应结合使用・S4的1,1相连时,单、双极性均可选. 但,S4的2, S相连时,只能选择双极性.2-4: S2中断选择S2用于选择AC1810的中断,S3的1, 2, 3三个位置对应选择中断10, 11, 12号 如果不用中断,可以将短路器去掉§3 10译码地址及使用说明AC1810占用16个10译码地址,对应四条地址线A0-A3,地址的偏移分配如下(OFFSET):偏移读操作写操作OH状态字,STATE1H启动RUN2H16操作,读FIFO数据4H模式字,MODE5HREW, AC1810 复位7H8位开关量输入,DIN8位开关虽输出,DOUTCH定时器通道0, TDODH定时器通道1, TD1FH定时器初始化,TCNRL附:常用的10操作命令:读:MSC: i=inp(adr), i=inpw(adr) (16BIT I/O )TC: i=inportB(adr) i=inportw(adr) (16bit I/O)VB DLL i=vbinp (adr) i=vbinpw(adr)写:MSC: outp(adr, data)TC: outportB(adr, data)VB DLL vbout adr,data说明:OH读,STATE:读入状态读入数据的8位D0-D8定义如下:D0 = 0: FIFO 半满Dl = 0: FIFO 溢出D2 = l:外部触发有效其它无用1H写,RUN:写入1H偏移,启动AC1810oAC1810的二种启动模式下,RUN的作用:1. AC1810在软件启动模式时,启动后AC1810开始运行。
2. AC1810在外部触发模式时,启动后在外部触发有效(上升边沿输入到来) 后,AC1810开始采样2H 16位读,功能:读取FIFO中的数据,16位10操作°当检测到FIFO半满或AC1810中断有效时,用户一次将FIFO中的512个 16BIT采样数据读走数据转换:数据范围DATA=O—4095,对应12位采样数据,定义如下:单极性输入:电压 V=DATAX 10000/4095 (毫伏)双极性输入:当输入设置为0 — ±5V时:V= (DATA-2048) X5000/ (2018) (毫伏)输入为一±10V时,V= (DATA-2048) X 10000/ (2018) (亳伏)数据顺序:FIFO中的数据存放顺序是按照通道采样顺序顺序存放即:0, 1 N,顺序循环存放,N为设置的采样通道的最后一个号码4H写,模式控制MODE:控制AC1810的通道转换路数、启动方式及时钟输入选择MODE的DO D7八位的定义:D0:启动模式控制D0 = 0.软件启动,AC1810在时钟完毕后,写入RUN开始1:作D0 = l,外部触发启动,设置后,写入RUN后并在外部触发有效后,AC1810启动。
D1:时钟选择Dl = 0,选择板上时钟.AC1810转换依靠板上时钟启动Dl = l,选择外部时钟,依靠外部时钟驱动D4、D5、D6:选择采样的通道的停止通道号(STOPCH)Dl-D6 = 0—7.对应选择采样的通道数为0—7道,采样永远从通道0开始,D4D6定义的为结束通道,AC1810的通道号为:0-7o5H 写,REW-复位 AC1810写入5H偏移虽,复位ACISlOo在设置AC1810前及启动AC1S10前应该进 行REW操作如果用户中途希望停止AC1810的操作,写入REW即可功能:复位AC1810及停lh AC1810的采集7H读、写,开关量操作AC1810具有8个开关量输入及8个开关量输出(带锁存)口7H的读操作 的8位数据DO D7对应读入开关量的DI0-DI7. 7H的写操作的8位数据DO- D7对应设置输出DOO-DO7例:读入DI放在DATAIN中,同时输出8位数据AAH-Binclude
初始化包括控制字(FH写),通道0, 1的16位数据注意8253的数 据为16位,必需连续分二次写入,第一次为低8为,第二次为高8位AC1810的板上基准时钟为4HMZ, 250nScFH:的初始化操作为连续写入二个控制字,控制字为:34H 74HoDH:连续写入二个8位数据为:40 (28H)及0H注:CH或外时钟控制AC1810的转换周期,即每隔多少时间AC1810进行一轮转 换(同时采集用户设置的通道)DH的数据控制一轮中AD的采样速度,AD转换速 度为10微秒,基准时钟为4MHZ,因此16位数据为0028H(40) □CH:决定N个通道的采样周期(N为MODE中设置的采样通道数地),采样周期 为:T = 10uS + 10uS X N (微秒)注意:N为通道数,即MODE中的STOPCH+lo 10微秒为采样保持器需要的建立 时间AC1810的采样时间控制不同与通常的AD卡,定时器控制的时通道采样一 轮的时间,而不是每一个通道的采样时间例:设置AC1810的采样为软件启动、内时钟、采样停止通道为7 (8个通道), 采样周期为100微秒(数据= 400)«mclude
2. 输入的模拟地用于模拟信号的地线.数字地用于外部触发等输入的数字信 号地(如果不用.可以悬空)二个地线不能在AC1810 ±连接,如果需要 可以在前端接地3. 模拟输入电压不能超过,±15V,外部触发外部时钟输入电压不能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