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高效精练语知语用即时练文言文阅读.doc
6页1 -专项突破二 文言文阅读(语知语用即时练+文言文阅读)一、 语知语用即时练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________着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治水,不二法门是________,不违其本性,不悖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征服,鲧________以刚治之,终究大业未成,送了自己身家性命;而禹以柔治之,________最终降伏洪魔,造福苍生孕育 因地制宜 妄想 反而A.B. 蕴含 因势利导 希望 却C. 蕴含 因势利导 妄想 反而D. 孕育 因地制宜 希望 却【答案】 C【解析】 蕴含:包含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法妄想:狂妄的打算希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某种情况 “反而” 含有反面递进的意思 “却” 仅仅是转折2.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的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此是春来第一声A. 落红满地乳鸦啼 B. 柳梢听得黄鹂语C. 春山一路鸟空啼 D. 楼阁新成花欲语【答案】 B【解析】 A 项中“ 落红满地” 与诗中第一句中的“城雪初消 ”不吻合。
B 项“柳梢听得黄鹂语”与诗中最后一句搭配恰当,故正确C 项“春山一路鸟空啼”与“ 第一声”相矛盾D 项“花欲语” 表明尚未发出声音,与“第一声” 不符3. 下列日常情景中,语言表达正确得体的一句是( )A. (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 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郎小学毕业了吧? B. (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 (某同学在班会上发言)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D. (某杂志社在征文通知中写道) 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沃土》就任你挑上一本了答案】 A【解析】 B 项使用对象不当, “府上”是敬辞,用来指对方,可改为 “寒舍”C 项“ 殷切期望” 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用在同学之间不得体,可改为“ 衷心希望”D 项语体混乱,口语与书面语混杂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 《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B. 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的经历,深情地讲述了罗阳同志生前刻苦攻关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现场的听众。
C. “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D. 长期以来我国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为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 2 -种海上活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象信息答案】 A【解析】 B 项成分残缺, “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前缺少必要的主语“报告” C 项搭配不当, “完善” 与“ 发展”不搭配,应把“完善”改为“促进”D 项不合逻辑, “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种属概念并列不当, “和”应改为“ 等” 5.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枯树的风骨》节目中展示的枯树图片,请你为它配上一段文字要求:展现出枯树的风骨,有描述有评议,语言生动优美,50 字左右答案】 (示例)这是一首不屈之歌,树叶掉完了,但光秃秃的枝丫,毫不气馁,张扬着不死的遒劲,诠释着什么叫执着二、 文言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上枢密韩太尉书苏 辙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称: 相称,符合B.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气: 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量C.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冠: 位居第一- 3 -D. 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益: 增加【答案】 D【解析】 益:更加。
7. 下列“其” 字的用法与 “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的“其”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是( )A. 称其气之小大B. 听其议论之宏辩C. 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D. 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答案】 D【解析】 例句中“其” 代指自己A 项代孟子B 项代欧阳公C 项代欧阳公D 项代指苏辙自己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2)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答案】 (1) (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表现,但是文章并非只通过学习就能写得好,而气却能通过培养而得到2) 太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9.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气” 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 “养气”答案】 “气” 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综合气质 “气”可以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扩大见识,结交英雄豪杰,用拜见大家等方式加强修养得到参考译文】太尉执事:苏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衬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
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苏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况且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苏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
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苏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 4 -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上冢宰①许公②书[明]何景明中书舍人③何某顿首,上书冢宰许公下执事④:某诚至愚,窃见明公自入吏部,所推进者皆崇饰名节、砥砺廉耻之士,清议⑤攸⑥与⑦,群望影附,乡鄙末进,实亦私抃⑧乃者主上幼冲⑨,权阉在内,天纪错易,举动大谬究人事,考变异,未有甚于此时者也然而上下之臣,未见有秉德明恤⑩、仗义伏节 者某虽寡昧,谅明公之所必忧也夫○11 国有人曰实,无曰虚以今日观之,虽谓之虚可也某所以系大小之望,致虚实之原,实惟明公之责,是明公虽欲无忧,不可得已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 者,议者难之或谓宜少自贬以为容 夫自贬以为容者,○12 ○13 患失者之所为也孰谓明公表师百僚,坚立万仞者而为此乎!某于明公素未伏谒,然慕义甚深,区区之怀,不敢不露。
窃为明公划二策,惟明公之自择焉一曰守正不阿,不容于权阉而去者,上策也;二曰自贬以求容于权阉,而不容于天下后世者,下策也夫今之计,止是二者,二者俱为不容,然守正不容,可以激颓靡与当时,流声烈于后世,损少而益者多自贬不容,则颓靡益恣,声烈且败,益少而损多二者曷重曷轻,惟明公之自择焉昔者子贡谓孔子曰:“夫子之道大,天下莫能容,盍少贬乎? ”孔子曰:“良农能稼,不能为穑;良匠能巧,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赐,尔○14 不务修道,而务为容,尔志不远矣 ”由是观之,士而未禄,尚不可为容,况位冢宰,统百官而均四海者乎?而何以为庶官之地,天下之望乎!今时匹夫女子,咸知太息,用以为慰者,以有明公在位望明公深惟保重某积怀甚久,不敢轻造门下,谨遣家人持书,托阍者通焉幸明公赐察,不即叱责注】 ① 冢宰:《周礼》以冢宰为六官之首,总理全国政务后人把宰相或吏部尚书也称冢宰② 许公:许进,字季升,官至吏部尚书为刘瑾所恶,坐事削籍③ 中书舍人:明代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从七品④ 下执事:原指供差役的人员这里谦称自己不配直接讲话,请下人转达⑤ 清议:这里指舆论⑥ 攸:所⑦ 与:赞许⑧ 抃(biàn) :鼓掌。
⑨ 幼冲:幼小 明恤:明于救弊 伏节:死节 正:通“政” 为容:指○10 ○11 ○12 ○13 取容于人 顺:顺应每个人的要求○14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某诚至愚 诚:确实B. 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 干:冒犯C. 益少而损多 益:更加D. 良农能稼,不能为穑 穑:收获【答案】 C【解析】 益:名词,好处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5 -乃设九宾礼于庭B. 惟明公之自择焉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C. 尔不务修道,而务为容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D. 以有明公在位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答案】 D【解析】 A 项介词,比/介词,在B 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D 项均为连词,因为12. 概括作者上书许进要求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理由答案】 ① 宦官专权用事,天纲不正,国策谬乱② 满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