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docx
14页《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 《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独创家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及典故,欢迎阅读!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独创家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意,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志向,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独创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为政举措 政治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赐予惩罚,只要诚意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赐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躲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和善和功劳都赐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惩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最终使蜀国上下的人都胆怯 却仰慕他,运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专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非常明确正值的原因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经济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白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浇灌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
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验代运用修理,始终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阅历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军事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赞扬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赐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比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肯定的贡献。
诸葛亮在技术独创上亦有灵活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旧非常推崇 诸葛亮历史评价 汉末三国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行以无功取,刑不行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习隆、向充:“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 刘禅:“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张悌:“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 诸葛亮典故 蜀主八剑 据《古今刀剑录》记载,章武元年,刘备在金牛山采得铁矿,铸造八柄宝剑,一把刘备自己佩戴,其余七把分别赐予刘禅、刘永、刘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每把剑都取了好听的名字,并让诸葛亮在剑上铭字 蜀汉灭亡后,蜀主八剑始终下落不明。
后来诸葛亮佩剑章武剑被李师古所得,李师古将此剑据为己有,并改名师古剑 相关独创 诸葛亮在四川地区深得民心,四川许多地方的居民始终到近现代仍有头戴白布的习惯,据说就是为诸葛亮戴孝,历时一千多年 在高承《事物纪原》中,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一帆风顺但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了,于是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为馒头又有一说,馒头乃张飞征蜀时独创) 另外,相传诸葛亮担当军师中郎将时,因解决粮食问题,向百姓询问了当时名为“蔓菁”的野菜的种植方法,并下令士兵起先种蔓菁,补充军粮,后世便把这菜称为诸葛菜 亦有传闻指诸葛亮另有一儿诸葛怀与一女诸葛果在晋朝时曾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但诸葛怀推辞,自给自足,在家终老而诸葛果则相传在成都西南乘烟观修行和成仙升天 在山区的居民过去要放送消息,会施放孔明灯,相传是诸葛亮传下来的在云南(三国时南中之地),佧佤族有传闻指诸葛亮曾教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傣族传闻指当地的佛寺大殿屋顶就是仿照诸葛亮的帽子建立的,又有说诸葛亮南征时独创一种铜鼓,称为“诸葛鼓”,白天做饭,晚间可敲它作警报。
而现有很多俚语,如“事后孔明”,意思是等到事情过后才发表各种高论,自以为先知;也有“三个臭皮匠,胜个诸葛亮”,意思是指形容集体才智的宏大 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诞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同等好友信任他的才能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隆中对策 三国志12的诸葛亮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诸葛亮又受徐庶举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行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隆中探望,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实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才智、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行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软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解并描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经常和他争论,关系也日渐密切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说明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
关羽、张飞等便不再埋怨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对刘琦慢慢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方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急,但重耳(指的是晋文公)在外却可得安吗?”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同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倒戈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桌游《三国杀》中的诸葛亮(标准版)刘备败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视察状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挚友 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假如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假如认为不能抵抗,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倒戈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倒戈,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
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倒戈,但却有所担忧,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终才分析两军的状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