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李建池.doc
6页浅谈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 本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 也是课堂教学走向高效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经常有这样一种感受:课堂上总想让学生把所教的 知识学得完全,于是教师在上课时可谓面面俱到但是效果往往是差强人意, 尤其在教学效果反馈时,发现学牛•对重点部分掌握得不够牢固,在难点之处错 误率很多结果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吃力,最后教学质量还是上不去症 结何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中没能有效地突破教材的重点与难 点,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我们都知道,评价一节课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在于看本节课的重难点 是否被突破如何把握重点、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 体,教师只有把握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 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之目的那么,如何能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 呢?一、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意义1. 教学重点的内涵。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具有统摄性、概括性,能举一反三, 广泛迁移的知识重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教材结构来说,重点指教材内容 重点;就知识类型而言,重点指的是知识的中心点,它具有理论性、基础性、 结构性、典型性四个特性教学中教师要集中精力深刻揭示教学重点的科学内 涵,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与技能的内在本质2.教学难点的内涵教学难点指的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教学难点的形成,有的是由于知 识内容本身的性质(如教材原因)造成的;也有由于学生思维和心理障碍(学丰认识 和接受能力的限制)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人为造成的 不难看出,教学难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确定的因此教学中要突破难点, 教师应主要从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方面去寻找难点的形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加以排除值得注意的是教学难点往往也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也 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学重点来自于知识本身,是由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 而客观存在的,因而对每一个学生均是一致的而教学难点却不同,它依赖于 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实践证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难点 突破速度与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托,教学难点是课 堂教学的精华,是对“重点”的延伸和拓展,是对课堂教学的刨根问底,是对 课堂的永不满足。
由于教学重点与难点二者形成的依据不同,所以有的教学内 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有的内容是教学重点但不一定是教学难点,有 的内容是教学难点但不一定是教学重点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由同一教学 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3、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意义1)理解课程标准的需要和老教材相比,我们现在运用的新教材范围更 广,可以延伸的空间更大,因此关于一节课的重难点的把握上很容易进入一些 误区合理把握好教学中的深度、难度以及重难点问题,必须对新的课程标准进 行深入的研究,要研究知识结构,控制教学的难度,从而有助于我们对新课程标 准作出正确的解读2) 减轻学生负担的需要我认为最好的减负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突破重难 点,让课堂教学走向有效教学重难点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能成为学生学习 上的分化点,另一方面又是学生智慧的开窍点突破,学生就会如履平地,如 饮甘饴;否则,学生就会一头雾水,如听天书,徒然增加学生的负担3) 提升教师素质的需要拥有“一桶水”的老师不一定是个好老师,能倒 出来的也不一定是好老师,我们认为有“两刷子”的老师是能突破重点、分散 难点的老师他们能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 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这样讲出来 的课就精彩纷呈、妙法叠岀了。
二、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几种方法落实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往往是使学生活跃思维、激发兴趣的催化剂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 断地学习、总结、摸索下面我就谈一谈对此问题的点滴体会和做法1•多媒 体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多 媒体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多媒体能进行 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 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 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3BunitllA good idea时,结合正在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大环境,设 计了通过小组比赛赢取奥运会入场券的主题他分别给奥运会的五个吉祥物一 —福娃,以五个适合它们的不同的爱好,再将自己扮演成“欢欢”加入到比赛 中去学生被分成四个小组分別扮演着其它四个小动物跟老师一起迎接挑战, 一路过关斩将。
在老师所创造的情景下,学生们想表达的欲望被激发起来,兴 致勃勃的参与老师设定的各项活动中 在遇 到 uDo you like swimming? Yes, I do./No, I don^ t・”这一重难点时,这位“欢欢” 引导学生询问电脑课件里的“晶晶Do you like swimming?"电脑里的“晶晶” 马上用憨厚的声音回答:"No, I don t." 然后“晶晶”又问: “ Do you like swimming??"这个时候学生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只有"贝 贝”组回答:“Yes,ldo・”其它组都异口同声的回答:"No,ldon, t."老师通过 这种人机交互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白了句型的意思,掌握了重 难点句型,还让学生同时得到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注意力极为集中,兴趣 高涨,将整个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从而达到正迁移的目的学生不仅可以听到 纯语言,还可以“察言观色”加强情感和心态理解,以促进对语言市表及里的 深刻体会2. 比喻说明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吋…个巧妙的比喻,可以很快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 概念、规律和方法例如在英语学习中,难点与重点之一是动词的时态与语态。
因为中文无时态的概念尽管教师不厌其烦,以期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但学 生往往只是在语言文字层面上记住教师所讲的,但实质上并未真正理解其内涵, 其结果还是需要教师一遍遍的“冋炉”因为在学生的眼里,这些概念既看不见, 也摸不着,只是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的东匹i, 一遇到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就 感到无从下手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难点中的关 键,利用形象化的语言载体,借助贴近生活的日常事物,学生在心理上或许更 容易接受一些,在讲解时态等概念时笔者做了一些尝试例如现在进行时态中有两个缺一不可的条件be动词和动词加ing形式,学生总 是不是少be动词,就是动词不记得加ingo我巧妙地将这两个条件比喻做我们 穿的衣服和裤子,简称“衣服”、“裤子”,而忘加be动词,就是没穿衣服,忘 加ing,就是没穿裤子用如此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比喻来纠错,学 生学得愉快,记忆深刻,很快地就化解了这一教学难点再如,在中文中没有 名词单数、复数的概念,而英语中有这更是一个让初学英语的小学生犯难甚 至困扰的地方如他们会说出类似"There is a dogs.” “They are a kite.”的句子。
我急中生智,将名词的单数比喻成夏天穿的短衣裤,而名词的复数比喻做冬天 穿的棉衣裤这样学生犯错时,我再也不需要单数、复数的大讲一通学生根本 不愿理会的抽象概念我会“坏笑”着告诉他,你的衣服穿错了,怎么上身是 棉袄,下身穿短裤呢?几个回合下来,可见其效真的不小3. 情景表演法低年级小朋友不会书写母语,但能听懂而英语不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 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或是情景,小学生无法理解他们从未学过的英语句子,因 此,在传达较难的句子吋,教师可将其表演出来女n:出示演一演小丸子一家, 让学生演一演小丸子,用句型This is my„介绍自己的家庭,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 下快乐地说英语、有意义地说英语综上所述,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每备一节课,要动一番脑筋, 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 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 堂设问,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让我们的小学英语 课堂走向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