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必记结论.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68923839
  • 上传时间:2024-0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金沙中学选修生物实验必记 实验必记结论2013-6-13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1.观察 DNA 、RNA 在细胞中分布(1) 实验原理:利用了怎样的颜色反应? 【甲基绿使 DNA 呈绿色,吡罗红使 RNA 呈红色】(2) 操作分析:烘干、盐酸水解 的目的是什么? 【烘干是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3) 实验结果:真核细胞中DNA 和 RNA如何分布?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4) 实验原理: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的检测各利用 利用了怎样的颜色反应?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 III 染液橘黄色(或被苏丹 IV 染液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拓展:① 举例说明什么是还原糖? 【有还原性基团 —— 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 如何配制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③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为什么要选用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 【便于颜色反应的观察】④ 还原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是什么颜色?【浅蓝色】 水浴加热后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的结果如何? 【浅蓝色 →棕色 → 砖红色】⑤ 切花生子叶的薄片时,为什么切得越薄越好?【否则会因细胞重叠影响观察】⑥ 用苏丹Ⅲ 染液染色后,为什么要在花生子叶的薄片上滴加酒精? 染液染色后,为什么要在花生子叶的薄片上滴加酒精?【洗去浮色】⑦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 染液染成什么颜色?脂肪可以被苏丹Ⅳ 染液染成什么颜色?【橘黄色、红色】⑧ 用鸡蛋制备蛋白质液时,为什么一定要稀释?【若鸡蛋清稀释不够 , 导致蛋白质的聚沉 , 黏固在试管壁上,难以清洗】 为什么检测时事先要留出一些?【与实验组进行对照】⑨向蛋白质稀释液中为什么要先加入双缩脲试剂的A 液,后加入双缩脲试剂的B液?【 先加入试剂A,造成碱性环境,只有在碱性环境中,蛋白质才易与Cu2+ 发生颜色反应 】⑩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在用途、溶液浓度、使用方法、使用原理和检测现象等方面有何不同?【分别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硫酸铜浓度不同;斐林试剂是将两液混合均匀后加入,而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加 NaOH ,后加 CuSO 4 ;可溶性还原糖含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半缩醛羟基,在加热的条件下,将Cu ( OH ) 2 还原为砖红色的Cu2O沉淀,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能与Cu2+ 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5)如何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的检测原理检测待测溶液的有机物成分? 【向待测溶液中分别加入斐林试剂、苏丹 III 染液、双缩脲试剂,根据它们的颜色变化来确定待测溶液中的有机物成分。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6) 如何使用高倍显微镜? 【 先使用低倍镜确定目标 → 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 转动转换器 ,换用高倍镜 → 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 ( 视野较暗 , 可调反光镜或光圈 ) 】拓展:① 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什么关系?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什么关系? 【目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小,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②我们在10X10下看到的视野中有64个细胞,在10X40显微镜视野下会看到多少个细胞?【 4 个】(7)如何将低倍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转动转换器】 视野变化? 【变暗】 如何调节? 【调节反光镜和光圈】(8)实物与镜象在方位上有何关系? 【恰好相反】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9)观察线粒体需用什么试剂染色 ? 【健那绿染液】(10)选择藓类小叶和口腔上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有何优点? 【藓类小叶为单层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没有颜色,染色后能观察到线粒体的分布】(11)在观察中你看到叶绿体具有怎样的形态? 【球形或椭球形】 叶绿体在细胞中是怎样分布的? 【呈不均匀分布】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12)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半透膜、膜两侧存在浓度差】(13)实验用的半透膜材料可用什么材料 ?【玻璃纸、膀胱膜、蛋壳膜等】6.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14)成熟植物细胞为何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具有原生质层,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就出现质壁分离】拓展:①为什么要选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观察材料?【具有紫色大液泡】②质壁分离的“质”和“壁” 分别指细胞的哪些结构?【“质” 是指原生质层, “壁”指细胞壁】③质壁分离发生时,水分子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④当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时,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 【自由扩散】⑤质壁分离发生后,“质”与“壁”之间的空隙里有什么?为什么? 【蔗糖溶液,因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⑥质壁分离发生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紫颜色的范围、深浅的变化是怎样的?【紫颜色范围变小、颜色加深】⑦如果用蔗糖的质量浓度为0.5g/mL的溶液再做此实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不再复原?【细胞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⑧如果用0.18mol/L的KNO3 溶液做此实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会自动复原? 【 K + 和 NO 3- 可以进入细胞内部,改变细胞内外浓度,细胞吸水而自动复原】⑨ 与渗透作用的物理装置相比较,一个植物细胞与之有何相似之处?【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15)“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 的实验证明了什么问题? 【证明了成熟的植物细胞原生质层是半透膜,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发生吸水和失水】(16)“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 的实验原理有哪些应用? 【 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 、区分溶液浓度的高低、测定细胞液的浓度、验证植物细胞吸水条件等】 。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7) 探究温度、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如何设置自变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如何测定因变量?【设置一系列梯度的温度或 pH 为自变量,实验中试剂用量相同、处理时间相等;在温度的实验中用碘检验淀粉, pH 的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过氧化氢酶的实验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或数量)】(18) 说出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法步骤是什么? 【将等量的淀粉和淀粉酶加入不同的试管,同时放入某温度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将淀粉酶溶液加入相应的淀粉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加碘检验 】拓展: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能一步水解成葡萄糖吗?【不能,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产物主要是麦芽糖】8.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9)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原理和方法分别是什么?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色素分离20) 说出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位置、颜色和色素名称是什么? 【自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 (蓝绿色)、叶绿素 b (黄绿色)】拓展:①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的什么部位?【叶绿体类囊体上】① 研磨叶片为什么要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碳酸钙是防止色素在研磨中被破坏】③制备滤纸条时,为什么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防止毛细现象】④画滤液细线时,为什么线条越细越好?【防止色素带重叠】 画滤液细线时,为什么要重复2—3 次?【使色素具有一定的浓度,否则色素带较淡】① 为什么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否则滤液中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没有色素带】⑥色素为什么能在滤纸条上层析? 【色素能溶解于层析液中,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⑦色素带中,扩散速度最快(或最慢)的是哪一种色素?具有什么颜色?色素带中,最宽(或最窄)的是哪一种色素?具有什么颜色?为什么色素带的宽窄有差异?【扩散最快的是胡萝卜素为橙黄色(最慢的是叶绿素 b 为黄绿色) ;最宽的是叶绿素 a 为蓝绿色,最窄的是胡萝卜素为橙黄色;因为不同色素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同,所以宽窄有差异】9.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1) 如何检测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和酒精? 【检测 CO2 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 变成灰绿色22)如何创造酵母菌呼吸的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 【有氧:向酵母菌培养液中通入经过氢氧化钠溶液的空气;无氧:环境密闭,培养液为煮沸冷却后的葡萄糖溶液】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3)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利用了什么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24)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是什么?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制片】(25) 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何特点? 【细胞呈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拓展:①为什么要用长至1cm-5cm的洋葱根做实验材料?为什么要切取 2mm-3mm的根尖来进行实验操作?【此段有分生区细胞】②为什么要用盐酸— 酒精对根尖进行解离?【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③解离后为什么要用清水进行漂洗?【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④为什么要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主要染细胞的哪些结构? 【染色体(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染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② 制装片时为什么要把根尖弄碎?为什么制成装片后,还要用手指轻轻按压?【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⑥观察装片时应找到根尖的哪部分的细胞?该部分细胞有什么特点?【分生区】⑦视野中哪个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为什么?【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处于间期的时间最长】⑧能不能在视野下看到一个整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不能】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26) 如何建立细胞体积大小的模型? 【将含有酚酞的琼脂块切成边长不同的正方体】(27) 细胞体积、相对表面积、物质运输效率有何关系?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拓展:①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是什么?【 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细胞相对表面积的限制 】②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减小的原因是什么? 【 细胞需要一定量的细胞器 , 每种细胞器都有一定的体积 ;细胞内的酶促反应很多,而每个酶促反应需要一定的空间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1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8)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一般采用什么材料 ?(提示: 蝗虫精巢、幼嫩花药等 ) 幼嫩花药 ( 雄蕊 )和 蝗虫的精巢 , 由于有大量的细胞,可以找出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而雌蕊和小鼠的卵巢由于一般只有一个成熟的卵细胞,不利与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29) 低温为何能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如何利用低温使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 ① 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缍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纺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