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市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调研报告.docx
6页保定市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保定市工业园区建立根本状况调研报告 工促局总调度长:冯跃强 为全面了解我市工业园区的分布状况,驾驭工业园区的建立进度,近期,对全市工业园区建立、规划状况采纳了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表相结合等方式进展了摸底调查一、工业园区的现状全市在建、规划工业园区50个〔规划中有14个〕,规划面积为415.48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69.01平方公里,入园企业4202家,就业人数485137人2022年全市园区销售收入1015.25亿元,占全市工业的63.54%,工业增加值296.21亿元,占全市工业的73.33%〔一〕根底设施根底设施配套实力到达 “七通一平”的园区13个、“六通一平”的园区16个、“五通一平”的园区6个、“四通一平”的园区2个、“三通一平”的园区1个、还未实现土地平整的园区5个〔见附表〕〔二〕园区的管理机构目前,全市在建、规划的50个园区中,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有明确的管理机构,没有明确管理机构的园均由政府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了园区管理机构〔三〕园区的分布白沟〃白洋淀温泉城、北市区、定州市、易县、容城县、安国市、安新县、涞水县、高新区各设1个;南市区、高阳县、博野县、涿州市、望都县、唐县、曲阳县、阜平县各设2个;高碑店市、顺平县、满城县、蠡县、涞源县各设3个,雄县、清苑县各设4个。
新市区原规划的园区,由于整体划转高新区,现正在重新谋划工业园区〔四〕园区特色产业从统计状况看,根本上形成了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能源设备、纺织服装、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建材、箱包、医药、电子、化工等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园区二、园区建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制约我市园区快速、标准开展的主要问题是:〔一〕园区总体规划滞后从目前各县〔市、区〕园区规划状况来看,目前,全市在建、规划的50个园区中,除保定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三个省级工业园区〔河北保定工业园、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碑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三个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白沟白洋淀温泉城产业聚集区、徐水工业园区、定州唐河循环经济工业园〕有总体规划、限制性具体规划、产业开展规划外,其余大多数园区没有总体规划,有总体规划的局部园区规划编制深度缺乏,更没有限制性具体规划和产业开展规划,导致园区建立功能分区明确、产业布局不科学、产业配套性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二〕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经过近几年的建立,园区根底设施得到必须改善,但仍存在如供能、环保、物流及通关等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立落后,供热、供气和治污等园区公共效劳支持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园区重招商、轻效劳现象仍旧存在。
〔三〕管理机构不健全从调查状况看,除保定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工业园区〔河北保定工业园、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碑店经济开发区〕有管理机构外,其他工业园区和省级产业聚集区均没有管理机构,管理的缺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的建立开展〔四〕园区土地问题局部园区用地指标紧要缺乏,表现为有工程无土地,局部园区招商引资差,原有土地利用率不高,个别园区土地征而不用、圈而不建等用地供应冲突限制着园区的进一步开展三、加快园区规划整合和根底设施建立的建议要加快园区建立,打造产业调整开展平台,招商引资载体,就必需标准园区规划,加快园区整合,推动根底设施,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立工业园区〔一〕强化园区规划,高起点建立遵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产业集聚的原那么,使工业园区规划适应我市经济开展、优化投资环境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要求充分考虑工业区的根底设施和工业、交通、商贸不断开展的动态要求,超前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设计要与区域经济规划有机结合合理确定工业区的布局、功能、规模,要完善工业区规划编制,细化功能区分依据各个工业区不同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产业特点,科学确定其功能〔二〕整合园区,集群产业工业区整合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名牌产品为核心,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品牌延长等办法,培育开展一批拥有自主学问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发挥产业集群吸附效应,以配套产业集群吸纳龙头工程的落户,以密集的、浩大的生产商需求市场吸引原材料、设备生产供给商和国际物流、选购商的入驻,由零及整,不断延长夯实产业链;加强主导产品的内局部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拓展,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舞企业依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强品牌建立,推动品牌经营,踊跃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拓展品牌效应,建立品牌企业舰队,使品牌的无形资产在运动中增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汽车制造、新能源和能源设备、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的聚集和成长,努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为纽带,专业化协作网络为根底的产业集群,使工业园区成为规模企业更密集、产业竞争力更强的经济板块。
〔三〕建立健全工业区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工业区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工业区土地利用状况的标准目前虽然有一些工业区评价指标体系,但多属于对工业区的综合评价,因此政府应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启程,制定一套针对工业区土地利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工业区土地利用的好坏、土地产出率的凹凸土地开发进度评价指标建议以土地开发率、土地批租率、土地建成率、土地投入指标、土地产出指标、土地收益指标六个方面综合进展评估,从而使我市的工业园区土地利用与管理到达理性化、科学化二是工业园实行优胜劣汰目前工业区土地利用水平参差不齐,局部工业区土地利用水平较高,闲置土地少,产出率高,同时,另一局部工业区区位较差,土地利用水平普遍不高,闲置土地多针对这种状况,应采纳择优扶持的做法,对土地利用状况好、产出率高的工业区要扶持,而对土地利用状况不好,产出率低的工业区那么要限期整改〔四〕城乡一体,劳力储藏工业区建立不仅是城镇建立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把工业区建立作为城市、城镇建立的重要组成局部来规划和推动一是加大投入,踊跃拓宽融资渠道采纳向银行借贷、向社会招股、分片开发、滚动开展等方法,完善工业区根底设施,提高工业区的档次;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工业开展,利用土地质押担保贷款,为政府供应了新的融资渠道。
二是把工业园区建立与工业区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相结合,拓宽安置途径通过园区的建立,引导农村工业和农夫向工业园区集中,发挥“集约运用土地,集中效劳设施,集中配套”的工业园区优势,引导农村充裕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工业企业供应有力的劳力储藏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