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x最新初中地理课程评价的实例分析论文.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9373147
  • 上传时间:2018-11-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58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真正系统地接触和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在这次中级党校的培训班上通过学习,了解了党的发展历程,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等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XX最新初中地理课程评价的实例分析论文  各位热爱地理科目的初中同学们注意啦,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和详细明晰的整合,实际举例为大家带来了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  评价建议  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地理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时,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应了解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应了解学生:能否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和各种信息源(如期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保证地理信息资料的质量(如资料的多样性、可靠性、全面性、针对性等);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恰当归类;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绘制成地理图表以及简单的地图;能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教师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一 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评价  在教学"南极大陆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南极洲煤炭分布图及煤炭储量;  (2)煤炭形成的重要条件--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  (3)南极洲景观图片;  (4)南极洲气候特点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方面的水平与差异"为什么南极洲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有过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案例二 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  检测"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的达标程度,可采用让学生撰写小短文的形式进行评价撰写小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搜集、整理与表达资料的过程。

      通过观察学生写作小短文过程中的完整表现,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与能力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又如,在学习家乡的人口问题时,让学生搜集(或给出)家乡的人口历史资料,绘出人口数量变化图教师检查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与能力  (二)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应着重了解他们对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主要包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是否细致、全面、敏锐,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有效,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  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参与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评定量表法  案例用观察的方法评价学生对地理科学方法的领悟、运用状况  在认识区域的"联系与差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检测"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说明区域内主要地区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并根据材料归纳出主要地理差异的学习水平,教师可先提出探究活动要求:请你根据地图选出几个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比较,说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具体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选择这几个地区的依据;  (2)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从比较中得出什么结论  以上探究活动可以评价学生观察方法运用的水平、地理比较方法运用是否合理为此应当观察学生是否能有效利用地图,是否有条理、有步骤、认真细致地观察地图;要及时判断学生所选择的比较地区和确定的比较项目是否合理,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判断,可以对学生地理观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方法的领悟、运用水平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是地理知识教学的重点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具备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水平上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常用方式主要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解释概念;给出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让学生验证;能把一种表达方法变成另一种表达方法;会进行概念、区域之间的比较;会进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分析与综合;会运用地图、图表和简单模型表达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案例一 对地理图像资料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考查学生对区域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评价学生对某个国家民俗文化特色的理解水平,可采用这样的方式:提供反映该国民俗文化特色的图片、录像、光盘等,让学生口头说明(或文字说明)图像资料中所反映的相关内容。

      实现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转换,学生需要观察、抽象概括等智力操作口头表述内容的丰富与否,以及对该国民俗文化特色的抽象概括程度,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水平  案例二 让学生以简略地图、图表、模式图等,反映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  在学习"认识大洲"时,如果所选择的内容是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可采用让学生阅读北美洲地形图,将课文中对北美洲地形空间格局的文字表述转绘为地理略图或模式图如学生能画出北美洲地形呈三个南北纵列带的示意图,实现了图文间的转换,便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已经理解了  (四)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热爱祖国的情感与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观察是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搜集评价信息,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供依据。

        案例观察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环境的态度  展示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多少与深度,在表述这些环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环境问题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漫画,并说出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对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五)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评价形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观察、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结果建议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下表是对应"内容标准"的评价方式建议当然,检测每项内容标准的评价方式不是惟一的,在此只是提供一种评价思路,供教师评价时参考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内容解读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内容解读的讲解内容哦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天文概论  第一章 天文简史  §1.1 古代天文学发展  §1.2 星座故事  §1.3 近代天文学发展  §1.4 现代天文学与展望  第二章 宇宙环境  §2.1 宇宙起讫问题与假说  §2.2 宇宙天体类型  §2.3 恒星  §2.4 恒星演化  §2.5其他天体类型  第三章 宇宙中的地球  §3.1 太阳系  §3.2 太阳系成员  §3.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4 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第四章 天体力学  §4.1 万有引力定律  §4.2 万有引力定律运用  §4.3 其他天体力学现象  第二部分 天文观测  第一章 光学望远镜  §1.1 凸透镜  §1.2 凹透镜  §1.3 折射望远镜  §1.4 凹面镜  §1.5 反射望远镜  §1.6光学望远镜特点及运用  第二章 射电望远镜  §2.1 黑体辐射定律  §2.2 射电望远镜类型  §2.3 射电望远镜特点及运用  第三章 天文观测  §3.1 天球坐标  §3.2 星图判读应用  §3.3 宇宙探测前沿  观测活动:  常规观测  辨认银河系;  观察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金牛座、猎户座、狮子座等星座;  观察北极星、织女星、牛郎星、天狼星等恒星;  观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  观察太阳大气层、太阳黑子等;  观察月球表面地貌、观测月相变化,总结变化规律;  特殊天象实时追踪  彗星  流星雨  日食和月食  其他各种天象  野外观测  在有特殊天象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前往野外(如崇明东滩、天平山等地)观测。

        以上对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内容解读知识,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很好的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并在考试中取得很好成绩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目标解读  对于初中地理校本课程目标解读知识,我们做了下面的内容讲解学习  课程目标  新课程改革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体现其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天文观测、天文科学问题的提出、假说提出或课题研究  2 过程与方法  除课堂教学外,组成天文兴趣小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探讨见解和成果有条件的话还可组织野外天文观测考察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星空、探索宇宙的兴趣;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上面对初中地理校本课程目标解读的知识,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阅读了吧,希望同学们能轻松的学习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类型解读  下面是对地理课程类型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认真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课程类型  天文地理校本课程在高中课程结构中属科学学习领域,涉及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  科目上从属于地理,并涵盖研究性学习及社会实践模块上属校本课程,即科学选修二。

        本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要求较高,在全面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更突出学生学习科学的选择性以及重视对天文问题的探究,并强调科学问题提出的培养  通过上面对地理中课程类型校本知识的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