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2030).pdf
57页附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3 第一节重大意义.........................................................................3 第二节发展基础.........................................................................4 第三节突出矛盾.........................................................................6 第四节重大机遇.........................................................................8 第二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9 第一节指导思想.........................................................................9 第二节基本原则.......................................................................10 第三节战略定位....................................................................... 11 第四节发展目标.......................................................................13 第三章构建适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空间格局...................14 第一节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的基底作用....................................14 第二节推动人口区域平衡发展................................................16 第三节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17 第四节打造一体化的城乡体系................................................21 第四章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 22 第一节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创新网络................................ 22 第二节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23 第三节营造创新驱动发展良好生态........................................24 第五章健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26 第一节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26 第二节构建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29 第三节提高能源保障水平........................................................32 第四节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34 第六章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36 第一节共守生态安全格局........................................................36 第二节推动环境联防联治........................................................39 第三节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43 第四节加强环境影响评价........................................................44 第七章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44 第一节提升对外开放层次........................................................44 第二节建设高标准开放平台....................................................45 第三节加速集聚国际化人才....................................................46 第四节培育本土跨国公司........................................................47 第八章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48 第一节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48 第二节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 50 第三节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52 第九章规划实施......................................................................53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53 第二节推动重点工作............................................................... 53 第三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54 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 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 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 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为优化 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 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 化规划(20142020 年)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全国主体 功能区规划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 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 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 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 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 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 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 宣城等 26 市,国土面积 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 12.67 万亿元,总人口 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 11.0% 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 2030 年 2 图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3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 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 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 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 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 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 路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 角城市群,全面提高开放水平,集聚创新要素,形成与国际通行规 则相适应的投资、 贸易制度, 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有利于提升国际国内要素配置能力和效率, 带动国家竞争力的全面 增强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长 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 发展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 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 发展更加协调,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辐射中西部地区,带 动全国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举措。
长三 4 角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 有条件在更高起点上 提升城镇化质量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有利于有序推进农业转 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探索 经验 第二节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突出区位优势突出 长三角城市群处于东亚地理中心和西太平洋的 东亚航线要冲,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 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 位交通条件便利,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 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 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自然禀赋优良自然禀赋优良长三角城市群滨江临海,环境容量大,自净能 力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突发性恶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低, 人居环境优良 平原为主, 土地开发难度小, 可利用的水资源充沛, 水系发达,航道条件基础好,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受自然条件限制 和约束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协同并进区域 综合经济实力强综合经济实力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 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科教与创新资源丰富,拥有普通高等院校 300 多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近 300 家,人力 5 人才资源丰富,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约占全国 30%国际化程度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 台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国际贸易、航运、金融等功能日臻完善,货 物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占全国的 32%和 55% 城镇体系完备城镇体系完备长三角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齐全,拥有 1 座超大 城市、1 座特大城市、13 座大城市、9 座中等城市和 42 座小城市, 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星罗棋布,城镇分布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 80 多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4 倍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8% 城镇间联系密切,区域一体化进程较快,省市多层级、宽领域的对 话平台和协商沟通比较通畅 表表 1 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规模等级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规模等级 规模等级规模等级 划分标准划分标准 (城区常住人口(城区常住人口)) 城市城市 超大城市1000 万人以上上海市 特大城市500 万1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