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王土房乡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8页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王土房乡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达·芬奇的著名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自诞生以来,以她无与伦比的美丽,令无数人为之倾倒请你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她的独特魅力应该在( )A.理性在艺术造型中的体现 B.人体在艺术造型中的美化C.人性在艺术造型中的觉醒 D.艺术开始由世俗走向神坛参考答案:C2. 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75.5%22.9%1.6%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50年)61.4%35.8%2.8%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34.8%58.4%6.8%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B.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 D.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参考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人口增长3.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A. 温故而知新 B. 有教无类 C. 当仁不让于师 D. 因材施教参考答案:B4. 右图是法国画家库尔贝的代表作《石工》我们可以看到,在烤人的阳光下,在路旁的沟边,一老一小两名石匠背对我们年轻石匠身上破烂的衣衫、年老石匠膝盖上的补丁以及他庄严的表情赫然在目此画应属于哪一绘画流派(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参考答案:B法国画家库尔贝的《石工》完成于1849年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是反传统、反权威、反古典,源于对“理性王国”的失望,与题目中所描绘的不一致,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年轻石匠身上破烂的衣衫、年老石匠膝盖上的补丁以及他庄严的表情赫然在目”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是描绘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故B项正确;印象主义源于19世纪中后期,注重光和色彩的运用,具有朦胧效果,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指20世纪以来较为前卫的美术流派,与题目中的表达不符,故D项错误5. 1900年6月29日,慈禧太后在对外宣战八天后即令驻外使节向各国解释:“朝廷非不欲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操之太蹙,深恐各使馆及,酿成大祸。
中国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而与各国开衅,此意当为各国所深谅这表明慈禧太后的意图是( )A.甘心充当列强侵华助手 B.利用民众力量抵御侵略C.满足列强瓜分中国要求 D.对外求和维护自身统治参考答案: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并何至恃乱民而与各国开衅”指清政府不会依仗乱民对抗各国,B项排除材料强调希望各国能谅解中国的这种情况,可见AC两项与此不符,均排除对外妥协,维护自身统治,她真实的意图就是这两样,D项正确6.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对三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D.提出了建立理性王国参考答案:B【详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都肯定人的价值,促进人性的解放,故选B;明确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的是启蒙运动,排除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是启蒙运动,排除C;提出了建立理性王国是启蒙运动,排除D7.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郡县制、行省制 B.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参考答案:C8. 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 )①客观上保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②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③法国对外战争也有与英俄争霸性质 ④后期战争的侵略性占据主导地位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C9.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以上言论出自A.孔子B.墨子C.孟子D.老子参考答案:B【详解】“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体现了墨子的“兼爱”,故B项正确;孔子、孟子都属于儒家,老子属于道家,与材料中墨家不符合,故排除ACD三项10. 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地区时间赴试人数分配名额录取比例平江府(苏州)庆历中200450:1绍兴二十六年200013153:1福州绍兴二十六年34006256:1淳熙十年1500062242:1开禧间1800054333:1A.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B.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C.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D.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参考答案:B11. 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
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 )①黄宗羲“工商皆本” ②陆九渊“心即理也” ③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④王夫之“循天下之公”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首先要理解“现代化”的含义,“现代化”是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历程,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①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有利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现代化;③、④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民主,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故选D②陆九渊是南宋时期心学的代表人物,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可以排除12. 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A.崇尚精神追求 B.坚守法治原则C.重视民主信念 D.倡导人类平等参考答案:A根据题干“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更快、更高、更强”说明古希腊人崇尚的是精神追求其余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3. 《世界文明史》表述,“据估算,16﹣﹣17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000吨许,而外国人估算更多,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白银3.8万吨,其中流入中国的有7000或1万吨。
下列问题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 )①明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②明朝商品经济发展③新航路开辟起到了推动作用④明清时期大量白银转化为工业资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考点:5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的特点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6﹣﹣17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000吨许”、“流入中国的有7000或1万吨”进行分析,结合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的特点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时间“16﹣﹣17世纪”可知,处于明朝,西方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000吨许”、“流入中国的有7000或1万吨”可知,明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故①②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当时白银流入中国,但在当时并没有转化为工业资本,一方面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商人的收入一般用于买田置地,故③正确,④错误,故A项正确.故选A.14.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
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儒学注重道德品质修养B.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C.宋代科考中刻意增加了“经世致用”的内容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社会影响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受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重视气节、品德,鼓励人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不是道德品质修养,排除A材料中并未涉及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排除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点睛:这一题以理学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理学影响的了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一种自觉的精神”“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结合理学的影响方面思考,即可得出正确结论15. 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③表明英、法的绥靖意图 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D16. 下列哪项符合印象派的艺术风格A.注重形式、讲究协调、遵循原则B.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倾心于形式的新颖C.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强调个人感受D.采用夸张变形或抽象的表现方式参考答案:C17. 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参考答案:A18. 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参考答案:D19. 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430多人。
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A.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B.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C.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D.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参考答案:B宋朝要面对少数民族政权军事压力,排除A;宋词的繁荣迎合了市民文化生活需要,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时人素质提高的的信息,排除C;宋词的繁荣没有导致诗歌的衰落,排除D20.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 )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对自然界的研究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D.对人性的研究 参考答案: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