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第三章 第课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33730893
  • 上传时间:2023-03-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3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6课时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学考要求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aa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aa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aa课时要求(1)概述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2)说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一、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1.免疫的定义和类型(1)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2)免疫系统的组成①第一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②第二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破坏病原体③第三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非特异性免疫的两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的组成体表屏障特别提醒 化学防御还包括黏膜的分泌物,如呼吸道黏膜分泌的溶菌酶,胃黏膜分泌的胃酸都具有杀菌作用2)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①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对象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针对的是突破体表屏障的各种病原体,而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②第二道防线的构成体液中的血浆蛋白和某些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其分化形成的巨噬细胞等)。

      ③体内非特异性反应的实例——炎症反应3.白细胞在体内非特异性反应中的作用(1)变形运动: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内,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在此过程中,白细胞需要做变形运动2)吞噬作用:一个中性粒细胞可以吞噬几个细菌;一个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3)分化作用:单核细胞可以分化成巨噬细胞思考 人的泪液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几道防线?答案 属于第一道防线中的化学防御探究1——图示解读从上图分析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两种作用:(1)图1、图2属于物理屏障,其作用机理如下:①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②皮肤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2)图3属于化学防御,如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探究2——理性思维如图是溶菌酶和巨噬细胞消灭细菌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该防线由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组成,其作用机理如下:(1)炎症反应①原因②结果: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2)吞噬作用皮肤破损→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吞噬细菌、病毒→脓液。

      例1 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感染,这是由于(  )A.体液大量损失B.第二道防线的能力减弱C.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答案 D解析 皮肤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一方面,皮肤起物理屏障作用;另一方面,皮肤表面有角质细胞,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皮肤大面积烧伤后,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就大大减弱例2 (2019·浙江11月学考)人体皮肤破损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B.组织液离子浓度降低,引起局部肿胀C.某些细胞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刺激神经系统,产生痛觉D.巨噬细胞分化成大量的单核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增强答案 C解析 受损部位毛细血管舒张、扩大,皮肤变红,A项错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蛋白质和液体逸出,组织液离子浓度上升,引起局部肿胀,B项错误;皮肤受损时,毛细血管和细胞被破坏,人体会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引发神经冲动,使人产生痛觉,C项正确;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D项错误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1.非特异性免疫从第一、二道防线来看,这两种防线都是生来就有的,都对多种病原体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无特异性,所以这种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类如果入侵者突破了身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就会发挥作用这道防线是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即免疫应答探究——比较异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来源遗传而来,先天性免疫后天获得的对象所有病原体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基础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巨细胞等)第三道防线特点出现快,范围广,时间短,比较稳定,强度弱出现慢,时间长,针对性强,作用强度大联系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特异性免疫的形成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例3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 D解析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其基础是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其特点是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基础是免疫系统构成的第三道防线,其特点是针对性强、作用范围小。

      例4 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答案 D解析 a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由此可知,a细胞是巨噬细胞,图中的免疫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方法技巧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方法(1)根据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2)根据形成的时间: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免疫3)根据免疫对象:如果对各种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只针对某种抗原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免疫1.若身体的某部位受到损伤引起发炎,则该处会迅速聚集大量的(  )A.营养物质 B.淋巴 C.白细胞 D.抗体答案 C解析 当人体某处受伤,病原体入侵时,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原体2.当人体患了病毒性感冒,说明感冒病毒已突破了人体的几道防线(  )A.一道 B.两道 C.三道 D.四道答案 C解析 第一道防线为皮肤和黏膜,被突破后病菌进入内环境;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的巨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被突破后,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就会发挥作用;如果病菌被第三道防线阻挡就不会表现病症,人体已患病说明病毒已经突破了第三道防线。

      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体表屏障中的物理防御C.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D.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答案 C解析 血浆蛋白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项错误;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体表屏障中的化学防御,B项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等)和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中性粒细胞等),这种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C项正确;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D项错误4.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A.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B.皮肤的阻挡作用C.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 D.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答案 B解析 皮肤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中的物理屏障5.狗常用沾有唾液的舌头去舔伤口,这样对伤口愈合有利,原因是唾液内含有(  )A.淀粉酶 B.盐酸 C.溶菌酶 D.溶酶体答案 C解析 狗的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分解侵入伤口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对伤口愈合有利,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题组一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1.胃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中的(  )A.物理屏障 B.化学防御C.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D.无法判定答案 C解析 胃黏膜能起到物理屏障的作用,胃腺能分泌胃酸,杀死病原微生物,属于化学防御。

      2.(2019·台州质量评估)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A.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B.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C.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阻挡作用D.人体对外来器官的排异反应答案 C解析 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属于第二道防线;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阻挡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题组二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3.(2019·宁波期中)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细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答案 B解析 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细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4.炎症反应时,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并消除病原体这种免疫不属于(  )A.先天具有的 B.第二道防线C.非特异性反应 D.第一道防线答案 D解析 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人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第二道防线5.当人的皮肤破损后,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受损伤的部位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发热的现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破损产生痛觉是由于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类的物质,引发神经冲动引起的B.受损伤部位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舒张、扩大,使皮肤变红C.受损伤部位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D.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减弱答案 D解析 局部炎症反应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题组三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6.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机能B.它包括三道对抗病原体的防线C.皮肤和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D.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组成第二道防线答案 B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及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组成的第二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两道对抗病原体的防线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才会发挥作用7.下列选项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素的共同调节作用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杀灭病原体C.尿道、生殖道等管道黏膜的屏障作用D.油脂腺分泌的油脂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答案 A8.(2019·温州市学考模拟)下列哪一类细胞不参与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A.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 D.皮肤表层死细胞答案 B解析 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防卫题组四 综合应用9.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B.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属于第三道防线C.第一、第二道防线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由遗传而来的先天性免疫,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无特异性D.唾液、胃液、泪液中均有杀菌物质,其免疫作用均属于第一道防线答案 B解析 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

      10.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