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ppt
60页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语言: n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 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鉴 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 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 精炼、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鉴赏诗歌语言主要考查方向: 1 1、语言的锤炼(炼字炼句);、语言的锤炼(炼字炼句); 2 2、语言风格(特点)语言风格(特点)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 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 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点击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语言类试题 n1.2011年山东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n2.2011年天津卷-----(1)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 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n(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n3.2011年北京卷-----这首诗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 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n4.2011年湖北卷------以上两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 ,请结合诗句赏析。
n5.2012年江苏卷-----词中“恨迹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 n6.2012年福建卷-----“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 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n7.2012年辽宁卷-----“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n8.2012年安徽卷-----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涌”二字的妙处 n9.2012年湖北卷-----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 中“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n10.2012年江西卷-----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 ,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 的异同 n11.2012年重庆卷-----“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 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n12.2012年四川卷----本诗第二联中“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n13.2013年天津卷-----(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 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n(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 辛词的豪放特点? n14.2013年山东卷-----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 人是如何描写的? n15.2013年福建卷-----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n16.2013年江苏卷-----《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 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 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n17.2013年辽宁卷-----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 析 n18.2013年湖南卷------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n19.2013年湖北卷-----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语言的锤炼语言的锤炼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1、了解锤炼语言的一 般考查方式 2、剖析诗歌语言锤炼 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 考查方式考查方式 可以总的归纳为 炼字炼句题型 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 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 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炼字型) 提问方式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皱波纹迎客棹[zho]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 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 解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 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 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步骤三) (步骤二) (步骤一) 1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3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或表达了怎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样的情感 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答题步骤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离人孤独地走 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 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看,在诗中指回望 一“看”字就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释词描述 意境或情感 迁移训练 真题回顾 n2012年(湖北卷) n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 宁夏灵武县) (2)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 字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 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画面感极强; 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 多重意蕴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 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 和感染力 真题回顾 n2013年(福建卷) n 送何遁山人归蜀 n [宋]梅尧臣 n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n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n 到家逢社燕,下马澣征衣 n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n[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拜托琐事杂务,停止世 俗活动 n(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 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 强了诗的韵味 n重视叠词 n说起叠词,很自然想起李清照和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诗歌的 韵律感;另外,从感情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 万般惆怅,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遣 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冷清清,所以忧 愁反更增一层,而变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可见叠词的另 外一个效果即加强感情的表达 n除以上两者之外,叠词中的拟声词还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 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孔雀东南飞》中“府吏马在前,新 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 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 一种沉重的感觉叠字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杜甫《登高》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用“萧萧”模拟落叶声;黄巢《题菊花》中 “飒飒西风满院栽”,用“飒飒”模拟风声;岳飞《满江红》中“ 凭栏处,潇潇雨歇”,用“潇潇”模拟雨声。
熟记于心 n表达效果 n动词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 明 n一般形容词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现意象特点,营 造意境 n表颜色的形容词:表现心情,色彩鲜明,画面生 动,渲染气氛 n叠词效果: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 作用,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氛围 n拟声词效果:使诗歌特点更形象生动,以动衬静 ,渲染氛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 查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内涵的最的最精炼传神精炼传神的字或词的字或词 【提问方式】 n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 诗加以分析 n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提问】古人有古人有““一诗之眼一诗之眼””的说法 这首诗的这首诗的““诗眼诗眼””是哪个字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以颔联为 例,说说是例,说说是如何体现如何体现诗眼的诗眼的? ? 示例 孤雁孤雁 (杜甫)(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 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 ;“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 之情 (步骤三) (步骤二) (步骤一)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步骤四) 1 1、点出诗眼,并释义点出诗眼,并释义 2 2、紧扣诗眼,、紧扣诗眼,解释解释句意 3 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 4 4、、总结该联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鉴赏“诗眼”答题步骤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 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 “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 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迁移训练 参考 “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 即呜咽之意, “冷”即阴冷之意第一 步) 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 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 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步)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 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第三步) 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第四步)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三、以分析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提问方式】 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 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 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 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 示例 夜 归 (宋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qinɡ)行, 冷燐依萤聚土塍(chnɡ)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倚筇:扶杖②燐:燐火,俗称鬼火 ③萤:萤火④土塍:田埂 【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 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 开篇 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而 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 最后 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