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列宾美术学院.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15459808
  • 上传时间:2023-1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6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列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的 传统与现实博宝艺术网 来源:博宝艺术家网 2011-04-12 12:11:38 作者:博宝艺术家列宾列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的传统与现实当下世界上许多艺术较为发达国家的高等艺术院校,纷纷放弃了写实技法的培 养,而转为对个人艺术创造性的开发,作为世界上几大美术院校之一的俄罗斯的 圣彼得堡国立油画、雕塑、建筑美术学院(简称列宾美术学院,艺术科学院),依 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体系艺术科学院的美术教学体系具有写实的传统优势,是 世界高等美术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现代艺术的滚滚大潮下,研究、保留、 发展其传统体系,有利于文化艺术领域的生态平衡,并将对保持世界艺术创作、 艺术教育领域的多元性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的传统,并不 意味着古老的文化,它是欧洲文化在俄罗斯同本土文化的整合与延续我理解的圣彼得堡国立油画、雕塑、建筑美术学院的传统有两方面:一方面,以写实的技法教学体系为主要传统这种体系的确立,是俄罗斯统 治者改革的结果艺术科学院建立时,正是欧洲新古典主义的鼎盛时期俄罗斯 著名的启蒙活动家舒瓦洛夫认识到绘画、雕塑与建筑的重要性,而建议成立一个 培养这三种艺术家的学校,建议得到了俄罗斯近代文化奠基人罗蒙诺索夫和女皇 伊丽莎白。

      彼得罗夫娜的支持而于1757年建立有舒瓦洛夫担任第一任学监 当时在美术教学方面引进西方,毫无疑问是以古典主义体系的引进为主要原则 学院对欧洲古典主义的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加以理论性的总结,并加以应 用,从此它奠定了艺术科学院的传统根基,因而,艺术科学院的教学体系是17-18 世纪欧洲古典主义的延伸1762年以开明为荣耀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登上沙皇宝 座,于1764年11月4日签署文件把艺术科学院置于自己的直接领导之下,并由 别茨柯伊担任主席,直到18世纪末这迎来了艺术科学院历史的大发展时期 1763年开始了艺术科学院大楼的筹建工作, 1765年开始破土动工,由于种种原 因,艺术科学院的整体建设到1789年才完成,但是,到现在为止,大门上方刻 着“献给自由的艺术——1765年”的艺术科学院主体大楼,仍是涅瓦河岸上的 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在“自由的艺术”门楣下的艺术并不是十分自由的皇权长期统一的 文化思想准则,对学院教学体系的形成起到一种引导和保护作用这一时期艺术 科学院全面制定了古典主义的教育体系,为培养大批的古典主义艺术家创造了完 善的条件,并培养了一批古典主义艺术家学院现在所谓传统的教学体系,是从 意大利、法国等美术学院的欧洲古典主义体系为基础的教学大纲模式沿袭而来。

      它的奠基者是艺术科学院建立初期聘请的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籍教师,和 一批留学意大利、法国等人员归俄后在此任教的,其中包括契斯恰科夫在内的一 批优秀教师后来经过不断地本国实践、探索、完善,形成的具有俄罗斯特点的 相对科学的写实的体系尽管在各个历史时期学院存在着艺术思想的分歧,但是 其传统的写实技法的教学体系没有变这是艺术科学院培养出俄罗斯艺术精英的 基本条件这样的教学体系,给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写实的技法保障19 世纪俄罗斯的现实主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艺术思想的革命性,同时学 院技能高材生的绘画技法所带来的社会认同,也是重要条件之一以 1870 年至 1923年的巡回画派为代表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主要成员是学校的叛逆者,而 他们却是艺术科学院无可否认的最的大直接受益者列宾、苏里科夫、谢罗夫、 库茵之、希施金、弗鲁贝尔、雅罗申柯、涅斯捷罗夫等人的艺术成就和技法实力, 反过来又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地位,加强了教学实力1861年2月19日俄罗斯宣布废除农奴制,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时,现代 艺术在这里开始萌生, 19世纪下半叶批判现实主义的活跃期渐渐地过去, 19世 纪末至20 世纪初这里一度成为世界现代艺术最为活跃的地方之一。

      各种非写实 的艺术手法不断出现,但是这并没有削弱艺术科学院的写实主义教学体系,这种 固守传统的集体主义行为,为学校于30年代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大众艺 术角度的再度兴起,提供了技术方面的资源也使学校作为当今世界写实技法教 学体系最为强大艺术院校成为必然另一方面,不断被冲击中发展的艺术思想体系的传统 18 世纪初,彼得大 帝的强国之梦,使俄罗斯人接受了西欧传来的启蒙主义思想并给俄罗斯社会带 来了很大进步崇尚完美、道德和理性是俄罗斯启蒙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在美 术方面俄罗斯出现了对中世纪禁欲主义圣像画反叛的世俗人物貨像艺术科学院 建立之时,欧洲存在两大艺术思潮:取代了没落的贵族气的罗可可美术的新古典 主义和正在萌发的浪漫主义而在俄罗斯,却是一个古典主义取代巴洛克艺术时 期艺术科学院的第一位学监,启蒙主义的信奉者、活动家舒瓦洛夫,为该院划 定的古典主义的美学范畴,对严格有序的教学体系的形成,以及大批古典主义艺 术家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时,俄罗斯肖像画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强国,从彼得大帝那里继承了开放思想她决定由国家 出资派出俄罗斯青年去欧洲学习美术,这种交流使学子们打开了视野,活跃了思 维。

      回国后,他们成为 18 时下半叶俄罗斯美术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请进的欧 洲文化界人士对俄罗斯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18世纪末俄罗斯的巴洛 克艺术彻底被古典主义艺术取代,完成了中世纪宗教绘画向世俗绘画的转化,并 为19世纪俄罗斯民主艺术的精品出现以及20世纪与世界艺术对话作了很好的铺 垫欧洲浪漫主义在18世纪末、 19世纪初发展成一种很强劲的力量在俄罗斯 艺术科学院,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形成很强烈的冲击正在较量之际,现实主义 又在这里形成很大的实力两种新的艺术思想的出现使古典主义的光彩彻底黯 淡然而,古典主义的教育的势力依然顽固地存在,进步的力量认为它限制了艺 术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等新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艺术思想的矛盾不断激化,终于在 1863年11月9日发生了以克拉姆斯科伊为首的“14人暴动事件”这14人与 母校决裂的反叛行为,震惊了当时的俄罗斯文化界,并形成一种强悍的凝聚力 在俄罗斯著名理论家斯塔索夫的支持下,于1700 年成立“巡回展览画派”巡 回画派的产生,是俄罗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日益高涨的民主主义思潮在 美术界的反应其成员把俄罗斯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现实的革命精神,并把艺术彻 底拉下了贵族专利的“神坛”。

      巡回画派成员创作的作品,以再现俄罗斯民族生 活为主要方式,去解释生活,判断生活现象,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性质他们创 造了具有很强俄罗斯民族文化特征的,真正属于俄罗斯的文化精品事实上,14 人的反叛行为不仅没有削弱艺术科学院的声誉,反而提升了它在世界艺术院校中 的位置19 世纪末俄罗斯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期后,经济迅速增长一方面在自由经 济发展的生产方式下,强调了艺术家个体在文化中的作用,产生了一些以“自 由”为特征的文化艺术现象另一方面,国内艺术家出访、留学带回的信息,以 及收藏家在西欧购买的大量现代主义绘画代艺术品对年轻艺术家的直接熏陶,使 现代艺术在俄罗斯开始萌生一时间,许多现代艺术社团乍起,并在20世纪之 交活跃在俄罗斯艺术界他们不再需要传统意义的艺术教育,艺术科学院一度被 冷落,巡回画派的作品也被视为创作手段单一十月革命后艺术科学院更名为油画、雕塑、建筑美术学院 1934 年,高尔 基提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现实,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颂生活中的正面人物, 提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第一届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 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苏联的文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对艺术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但是“现实主义”体系在国家意识 形态的引导下,以社会主义为明确主导思想的前提下再度兴起以培养写实技法, 和以现实主义创作体系为传统的艺术科学院再度升温并于1944年以俄罗斯民 族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列宾命名此时学院的教学体系,和创作思想也在全国得 到推广与19世纪下半叶的现实主义所不同的是,现实主义的批判性在这时被 消解,而转为歌颂、赞美为特征的积极的、向上的艺术主导思想列宾美术学院 的一大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画家B约干松、H莫伊谢延科等,以 及他们培养的学生使现实主义绘画在苏联时期得到延伸但是,待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人放眼看世界时,世界的文化艺术已经发生了巨变列宾美术学院艺术家 的作品,已不再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但是无论列宾美术学院艺术思想体系如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都建立在以 具象为基础的技法之上从这方面看,学院真正支撑其艺术思想的载体是具象的 造型手段以古典主义起家的这个院校,经历了许多艺术思想的斗争和变迁,而 今的艺术家和教育者渐渐平静,其写实技法的教学体系依然继续而在当今的世 界现代艺术风起云涌涌,在世界各大艺术院校纷纷放弃了写实技法的教学体系 时,列宾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似乎是落伍了。

      而这恰恰给了列宾美术学院一个极 好的生存空间艺术的多元,要求技法的多元,这需要艺术教育的多元表象的 落伍却把列宾美术学院这种为数不多的教学体系推到了世界范围内比较的空间 位置历史又给列宾美术学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然而,列宾人是否意识到这样一个机遇?有一位中年教师告诉我,他年轻时 曾画过有思想观念的东西,而现在每天给博物馆复制名画没有时间画了同时他 又说,现在的先锋派成员都是一些中等美术院校毕业的,只是有了大财团的支持 才有名气当我问起这一批成员中有没有列宾美院的毕业生时,他的回答是“当 然有”可见其心态的矛盾性我拜访另一位列宾美术学院的教师时,他告诉我, 他很想创作一些与当代文化有关的作品当我问及他为什么没画时,他告诉我为 了“阿嘎杰米娅”(艺术科学院),这代表了一大批列宾美术学院院教师的心态 即当代文化的冲击,与保守的传统文化的矛盾性列宾美术学院坐落在圣彼得堡这是一个定位为旅游城市的历史名城,这里 的市民大都沉浸在彼得大帝及祖先们创下的丰功伟业中这里美丽、恬静,其森 林就像是读之不尽的抒情诗目前人们虽然不富裕,但是外表显得很安宁这里 随处、随时可见美丽的俄罗斯姑娘们与帅小伙子抽烟喝酒的景象,也经常可以看 到歪歪倒到的醉汉、醉婆们。

      酷爱美酒是俄罗斯人的传统习俗,这与他们所处寒 冷的地理环境有关但是,今天的奢酒决非仅仅是为了抵御寒冷,它似乎使人们 感觉到沉寂中的不安当下的俄罗斯已不断开放同欧、美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 交流与经济来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列宾美术学院强大的传统性能维持多久, 仍是个问号当下如何保持其独立的传统优势又能切入当代文化,而不停留在技 法层面,这是他们值得思考的问题2004年4月举办的列宾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是该院教师实力的一次检阅 从展示的作品的整体面貌不难看出其传统雄厚的的实力,但与其历史的辉煌时期 相比,却很少发现能提及人们的精神层面的高光点现实的机遇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对待机遇的态度不是所有的列宾人不 思考这个问题有几位年轻的教师把写实技巧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思考艺术,他 们是当代活跃的俄罗斯新生代的主要成员,贝斯特罗夫、戈留达、萨伏古斯特、 巴格香和斯克里格等不管他们是割舍不掉那一份写实情结,还是骨子里对具象 艺术手段的青睐,他们作品中表现出的折衷主义的态度,又一次把列宾美术学院 的写实传统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但是,列宾美术学院的同仁们是否能把握历史 给予的机遇,把这样一个世界仅存不多的,以写实教学体系独立于世界美术教学 之林的学校,提升到与当代世界的时代文化共进的位置,这仍是一个未知的前景。

      2004-5 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于安东, 1960 年,山东海阳人,俄罗斯师范大学造型艺术系博士生,安徽 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曾先后就读于安徽师 范大学;中央美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