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版高考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第15讲含答案.docx
12页第15讲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考试要求:(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b);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c)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b);②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c)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b)(1)社会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逐渐暴露(经济危机、阶级矛盾)2)阶级条件:英法德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理论条件(三大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4)革命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的革命实践,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地揭露分析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c)(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意义: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微点拨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理解(1)空想性: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3)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背景——(b)(1)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2)政治:俄国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3)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恶化国内局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4)主观: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2.经过——(b)(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历2月)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3)七月事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俄历10月)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占领冬宫5)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3.意义——(c)(1)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对世界①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③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考点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时空历程2.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1)它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2)它第一次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3)它第一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人运动,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做指导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前程,它给了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3.马克思主义诞生给世界和中国带来的影响(1)对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崭新历程,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对中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功1.(2018·4月浙江选考,29)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该论著及其所阐述的思想( )①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次合作的理论探索 ④充分肯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A.①④ B.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C解析 回忆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故①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有两大理论基石,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学说,故②符合题意;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一个作品是《神圣家族》,故③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材料“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可知,④符合题意。
故选项C正确2.(2016·4月浙江选考,19)下图为某课学习小结的部分内容该课的主题应该是( )客观条件A.走向整体的世界B.马克思主义诞生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答案 B解析 题目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故选B3.(2017·11月浙江选考,3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据[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整理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根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答案 主要表现:工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资低;风险大抗争与思索:欧洲发生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显示无产阶级力量;《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考点二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1.十月革命进程中的转变(1)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2)从革命的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手段夺取政权3.十月革命与苏俄现代化(1)政治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2)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3)文化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4.(2017·江苏高考)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 C解析 从《四月提纲》到《国家与革命》,材料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方针的变化过程——从和平过渡到武装起义,说明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是逐步明确的,不是一次形成的,C项为正确选项A项与《四月提纲》不符,故错误D项与《国家与革命》的方针不符,故错误B项看似正确,实际错误,俄国革命的方针是列宁根据俄国形势灵活决定的,不是全党的政治智慧,加米涅夫等人公开反对武装起义的方针,导致彼得格勒起义提前举行观点1 苏维埃——新的政权形式材料 苏维埃为俄语音译,原意为代表会议,后特指苏联的政权机关——工农代表会议苏维埃在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作为领导起义的机关首次出现1917年二月革命后,成为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立的第二个政府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全国各级国家机关。
苏维埃政权实行立法与行政权力的统一,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问题:苏维埃政权形式“新”在何处?答案 是代表工农利益的政权,由工农选举产生,代表工农行使国家权力观点2 《四月提纲》体现了列宁新政权构想材料 《四月提纲》的部分内容:(1)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2)提出了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由全国的工人、雇工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3)在经济方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问题:材料体现了列宁新政权怎样的设想?答案 建立工农专政政权;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巩固工农联盟视角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条件(2018·衢州名校联考,23)马克思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贫困不过是贫困,他们看不出它能够推翻旧社会的革命的破坏的一面,但是一旦看到这一面,这个由历史运动产生并且充分自觉地参与历史运动的科学就不再是空论,而是革命的科学了促使这一“科学的空论”向“革命的科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矛盾的加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工人运动的推动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答案 B解析 社会矛盾的加剧是这一转变的原因之一,但并非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故B项正确;工人运动的推动是这一转变的原因之一,但并非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这一转变的标志,故D项错误。
视角2 《共产党宣言》的关注点(2019·杭州联考,15)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关注欧洲之外的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由此可以判断《共产党宣言》( )A.可适用于世界任何地区B.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C.诞生于对全世界的考察D.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答案 B解析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关注欧洲之外的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的非常全面,是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故B项正确视角3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2018·湖州选考仿真测评)《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