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桂林山水 (2).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91996975
  • 上传时间:2023-1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乔龙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整体感知  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问难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区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外国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板书课题)  (2)出示彩图,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让学生感受  3.出示图、结合课后题进行提问  (1)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分部观察时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2)在分别看水和山时注意它的特点,边看边想象,用欣赏的方法看  (3)说说观察内容时要说出从哪儿看出来的?(桂林山水清秀玲珑,优美动人漓江的水平静、清澈;桂林的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有象山、老人山、骆驼山等,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山水交融在一起;江面上几只小船青山、绿水、红花、小舟汇成一幅锦绣山河的美景  (4)学生试说图意。

        ①请学生说说漓江的水  (深绿色的漓江水,从眼前伸向远方,平静、清澈近处渔人的竹筏和小船,两只货船平稳地行驶对岸几条木船静静地停靠着远处有一只大船牵引着小木船正缓缓地开来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现于水中  ②请学生说说桂林的山  (近处的三座山,左边的像骆驼,右边像大象,中间的像老人;远处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颜色各异,色彩明丽,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③请学生说说山水交融的情景  4.图文对照,理解课文,讨论分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内容与课文中的插图配合、分别介绍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你读懂了什么?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  (3)另外几节主要写什么?  (课文的第1自然段讲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课文的第4自然段讲桂林的山水美,犹如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卷  (4)讨论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桂林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桂林的山水美。

        (5)按分好的段落指名朗读课文  5.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分点把特点突出来;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观赏”中的“赏”,就是“欣赏”的意思,“观”就是“看”的意思,我们常说“欣赏夜景”“欣赏交响乐”这说明“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听不看”而“观赏”却非看不可  (3)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4)试背这一段,指名背诵  3.学习第二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的水。

      轻声读课文问: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读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分小组讨论)  (第一句讲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强调漓江的美有独特的地方;第二句讲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第三句讲荡舟漓江的感觉  (3)指名读课文,画出排比句,读排比句,说说漓江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4)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先写出特点,而后通过“得”后边的文字,把这个特点以补充说明凡是补充说明的都用“得”字相连注意用“的”字相连每一分句中已有逗号,因此分句之间用分号  (5)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6)指导朗读  ①“真静啊”一句,轻轻地拉长声音,给人以静的感觉  ②“真清啊”一句,读轻声,但比上旬的声音稍高些,略带惊奇之感,好像让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  ③“真绿啊”一句,声音响亮些,饱满些,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

        (7)学生仿读后齐读  (8)启发想象漓江水“静、清、绿”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①假如我们荡舟漓江,能听到“哗哗”或者“叮咚”的流水声吗?能看到漓江水在流动吗?  ②假如我们往江底看,可以看见什么?  ③抬起头,向远处看,漓江的水多绿啊!书上打了个什么比方?这个比方用什么比什么?  4.学习第三段  课文二、三段的叙述方法相似,第三段可以学生自学为主  (1)分小组讨论、自学第三段,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决以下问题  ①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②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先用名山作比,然后用一排比句写出桂林山的特点  ③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a“奇”课文从两个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b“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c“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朗读一首描写桂林山的诗,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特点的认识  (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  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  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农  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⑤,动手画一画桂林的山都是什么样子?可自由发挥想象,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找几名同学到黑板演示  ⑥画出这一段中的排比句,读一读  ⑦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部分,学生读后一部分  ⑧指导朗读  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⑨启发想象桂林山“奇”“秀”“险”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A.桂林的山“奇”在哪里,当游客看到那些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B.“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用它来比喻桂林的山?  C.桂林的山“险”表现在哪里?“好像一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人感觉到的,这里指的是山栽倒下来还是人栽倒下来?  5.学习第四段  (1)刚才同学们仿佛游了漓江的水,又观赏了桂林的山,你们对桂林的山水一定还有总的感受。

      现在,让我们先看看第四段,这一段写作者游览后总的感受,文字虽少,内容却很丰富,写得很美请大家自己阅读欣赏、说说这一段为什么写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认识写得好的原因  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  (水的周围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困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②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因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3)学生个别朗读,全体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6.朗读全文  (三)总结扩展  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画面与课文内容基本一致写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秀丽,强烈的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贯穿全文,作者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3.围绕重点学会表达  (1)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描写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描写桂林山水的?参照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先总后分再总结的方法来描绘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是总起,然后分别介绍桂林的水和山,最后综合桂林山水相依,互为辉映的奇异景色  (3)结尾的诗句与课文第一、二两段的哪些句子有联系?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舟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2024-2025学年上学期江苏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docx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同步辅导第03讲 科学探究解析版.docx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同步辅导第03讲 科学探究.docx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同步辅导第06讲 制取氧气解析版.docx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同步辅导第05讲 氧气的性质.docx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同步辅导第06讲 制取氧气.docx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2024_2025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多乡镇八年级下册6月期末数学试卷.docx 2025年6月福建省泉州中考模拟数学试卷.docx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二).docx 2024_2025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docx 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联测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2024_2025学年重庆市巫山县五校联考八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数学试卷.docx 2025年广东省惠州市集团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字版含答案解析).docx 【期末语法易错题专练】五年级英语上册提升卷 (译林三起 含答案).docx 2024_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七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docx 2024_202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八年级下册6月期末数学试卷.docx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