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宇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3页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宇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新华网1月23日报道, 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 (俗称屎壳郎) 提高了“生活品位”, 不仅吃粪便, 还取食包括娱蛤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蜕脚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 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该蜕娜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B. 与普通蜣螂相比, 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 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D. 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参考答案:答案:A2. 下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1)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段(2)该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3)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4)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5)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该植物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6)该植物处于生长时期A. (1)(3) B. (2)(4) C. (1)(5) D. (2)(6)参考答案:3. 肌细胞内的肌质网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由此可推测肌质网的作用是A.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B.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C.为肌细胞供应能量 D.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参考答案:C4. 下列与孟德尔遗传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 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C. 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必须是纯合子D. 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参考答案:D【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5)具有热爱科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详解】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在自交实验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B错误;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可以是杂合子,C错误;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豌豆的特点、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测交的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 细胞周期示意图如图,A、B、C、D代表不同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时期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B时期合成DNA复制时所需的蛋白质C.C时期进行DNA的复制D.D时期有大量核糖体的增生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90%~95%):①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②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5%~10%):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丝形成纺锤体.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赤道板,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形成细胞板).【解答】解:A、A时期为分裂期,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A正确;B、B时期为DNA复制前期,合成DNA复制时所需的蛋白质,B正确;C、C时期为DNA复制期,进行DNA的复制,C正确;D、D时期为DNA复制后期,有部分蛋白质的合成,但不会有大量核糖体的增生,D错误.故选:D.6. 下表是教材中有关实验,表中空白①、②、③、④填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染色对象试剂颜色脂肪苏丹Ⅲ①②双缩脲试剂紫色DNA和RNA③DNA呈绿色RNA呈红色④碘液蓝色 A. 紫色、蛋白质、龙胆紫染液、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B. 橘黄色、蛋白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还原糖C. 橘黄色、蛋白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淀粉D. 紫色、脂肪、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还原糖参考答案:C【分析】在生物学实验中,双缩脲试剂通常用来检测蛋白质二者反应后溶液呈现紫色;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有活性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苏丹Ⅲ染液能使脂肪呈现橘黄色,苏丹Ⅳ能使脂肪呈现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甲基绿和吡罗红分别染DNA和RNA,使二者分别呈现绿色和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①苏丹Ⅲ染液能使脂肪呈现橘黄色;②双缩脲试剂通常用来检测蛋白质,二者反应后溶液呈现紫色;③甲基绿和吡罗红分别染DNA和RNA,使二者分别呈现绿色和红色;④淀粉遇碘液变蓝7. 下列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某人摄人了较多的碱性食品后会使血浆的pH明显上升B.如果某人下丘脑严重受损,则其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C.只要是病毒侵染人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全部属于细胞免疫D.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参考答案:B8. 植株甲是二倍体水稻,利用植株甲获得了植株乙,而后利用植株甲和乙又获得植株丙和丁培育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甲的雌蕊柱头可获得植株乙 B.植株丙与植株丁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相同 C.植株甲与植株乙正交和反交所得种子的胚乳的基因型不同 D.获得植株丙和植株丁的过程都属于有性生殖 参考答案:C9. 将相同的萝卜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c三种浓度溶液中的萝卜细胞的吸水能力依次增大B. b浓度溶液可能是该萝卜条细胞液的等渗溶液C. 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b浓度溶液中后萝卜条质量将增加D. 要明显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应选a浓度溶液中的萝卜细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在蔗糖溶液浓度为0~b时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萝卜条的质量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小, a点时萝卜条的质量基本不变,可以看作是萝卜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细胞内外浓度基本相等,在大于b浓度时,萝卜细胞失水,质量下降,但细胞的吸水能力依次增大,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b浓度溶液中后萝卜条质量将增加。
要明显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应选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细胞,只有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的能力10. 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增加片段 B.染色体的某一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D. 染色体缺失片段参考答案:B11. 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作为亲本,逐代自交3次,F3中杂合子的比例为A. 7/8 B. 1/8 C. 7/16 D. 9/16参考答案:B【分析】设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的基因型为Aa,则Aa自交一次后代F1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即AA=1/4,Aa=1/2,aa=1/4,F1代再分别自交得到F2代的AA=3/8,Aa=1/4,aa=3/8,以此类推则自交n代后杂合子占(1/2)n,纯合子为1-(1/2)n【详解】根据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连续自交三代,F3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2)3=1/8,A、C、D错误,B正确。
12.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0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h测定,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则以下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 )①c、e两点的光合速率为零②c、d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③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④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 A.1种说法正确 B.2种说法正确 C.3种说法正确 D.4种说法正确参考答案:A13. 肌肉活动的一般规律是:肌纤维在收缩前最初长度适当增长,则收缩时发生力量也较大,这个规律在心脏的具体表现为A. 心舒期容积减少,可增强心搏力 B. 心舒期容积增加,可增强心搏力C. 心缩期变长,可增强心搏力 D. 心缩期短,可增强心搏力参考答案:B14.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细胞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含6条染色体B. 图中细胞中DNA分子总数大于6个C. 若①上有A基因,④上有a基因,则可能是已发生过基因突变D. 若最终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D,则该卵原细胞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的基因组成理论上最可能是aBD、ABD、Abd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该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分,因此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A正确;图中染色体上有6个DNA分子,但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因此细胞中DNA分子总数大于6个,B正确;①与④为两极所对应的两条染色体,二者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再经过着丝点分裂而形成,正常情况下,这两条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应相同,若①上有A基因,④上有a基因,这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正确;若最终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D,则该卵原细胞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的基因组成理论上最可能是aBD、ABd、ABd,D错误点睛】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再经过着丝点分裂而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如A、a)的原因剖析一定是基因突变一定是交叉互换两种可能①体细胞——有丝分裂(例:根尖分生区细胞出现上述情况)②作用时期——间期③亲代基因型AA若出现上述情况①出现一条染色体颜色有两种,例:绝大多数白色,只在头上带一小段黑色②作用时期——减Ⅰ前期无前面任何提示,可两种情况同时考虑 15.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的固定过程。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