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古诗朗读回归本色语文.doc
3页加强古诗朗读,回归本色语文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诗教学更离不开读七分诗三分读”,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读是学生对诗词理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由于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因此对于古诗的读可分为多个层次,大凡有五重境界:一是字正腔圆,关注文字本身;二是抑扬顿挫,关注诗的声韵;三是读出画面,关注诗的内容、意境;四是声情并茂,关注诗的情感;五是积累延伸,关注学生的积淀一、初读感知,字正腔圆新课改以来,加强古诗诵读已经成为老师、家长的共识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是学生已经能背诵的,这使得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往往忽视读通读顺的环节,在古诗教学伊始,就让学生急急忙忙解诗意其实,尽管有些诗学生早已在幼儿园就能熟练背诵,但是,他们往往只是模模糊糊的背,并不清楚每个字怎么写,甚至有些连字音都读不准确因此,教学伊始,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自由地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全诗、认清字形在初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要放得开,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读的方法,读的重点,一定要反反复复地读。
尔后,教师再帮助学生一起扫清障碍,读通全诗这个阶段,有三个任务:一是把题目意思读明白了有些题目意思难懂,也不好读如三上年级《饮湖上初晴后雨》初晴后雨是雨后初晴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饮是喝酒,学生更不懂按照现在的语言习惯应该是“雨后初晴湖上饮”,词序明显与现在不同只有理解了意思,学生才能把题目读好再如二上年级《宿新市徐公店》,如果不理解题目的意思,很容易出现“宿新市/徐公店”这样的读法像这首诗,题目的停顿时很重要的,不能含糊还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题/西林壁”、“送/元二/使安西”等二是把每个字都读准了如五上《泊船瓜洲》这首诗,多音字特别多,有“间、数、重、还”,学生一开始不一定能读准确,这就需要教师从旁指导,纠正读音当学生将这些字读正确,将这首诗读通顺了,对该诗的大致意思也就了解了有些字音在学生中错读了很长时间,一下子还很难纠正,更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六上年级《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重应该读zhong,意为“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三是把大概的意思读出来有些诗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能读明白;有些诗的意思学生比较难懂,如《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声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在这个阶段,只要求学生根据课后注释和自己的猜测,大概推测诗的内容,不求准确有些诗,意境深远,很难提炼内容,教师就要求学生说说写了哪些景物如《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词中28个字,写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鸿影、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2种景物,要让学生说诗的内容太不容易了二、范读引路,抑扬顿挫“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到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听教师读书的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说:"每当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是一种很好的享受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示范朗读尤其必要教师在朗读过程中要留心学生的面部表情,或微笑,或皱眉,或点头,或凝思,然后根据收集到的表情再作课文深层次分析在教学新课文时,教师先行示范朗读,读得好,读得很生动,学生听了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急切情绪,读书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多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示范的影响。
范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相当的影响力,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然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语文标准》特别强调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而在这一项语文基本功训练中,教师的范读和导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获得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的声调加55%的面部表情小学生语文模仿力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就显得尤为重要三、研读词句,读出画面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但要体验古诗的意境并非易事,在很多时候“诗”的含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与其由教师来生硬地讲解、灌输,不如在教学中抓住几个关键词句,努力读出画面来1. 借助已读诗句想象画面引入相关的诗句,进行内容重组,比较阅读,体会其中的意境,现象其中的画面,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春日》这首诗,题为《春日》,但诗中却没有一句是对春天景象的描述,有的仅仅只是朱熹在赏春之时的个人感受——“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拾得东风面”。
如何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呢?教师首先让学生想象“泗水之滨”有何景物?接着,用课外积累的诗句来描绘这些景物说到“山”时,学生就引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说到“水”、“花”、“树”、 “草”时,同样让学生吟诵积累的诗句……最后让学生把想到的这些景物组合起来,感受到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然后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诗句,边在脑海中想象这些画面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诗人所描绘的万紫千红的春的意境2. 借助情节想象画面有些诗有一定的情节,可以抓住词句,借助情节来想象画面如教学《所见》(一下年级)时,教师借助多媒体画面,将诵读与想象牧童的动作结合起来,在悠扬的笛声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突然,音乐停止:“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出示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体验到小牧童是想捉树上的蝉,教师(指“闭口立”)顺势引导: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闭口而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诗重趣,想觅得诗趣,须进入诗境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
四、披文入境,声情并茂古诗的教学离不开知诗人、释诗意,最后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读,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方式于激昂处激昂,于委婉处委婉”,把诗人的情感从读中表现出来在读的时候,可任由学生配上各种姿体语言,完全由他们的兴趣出发,抒发内心的感受:或摇头晃脑;或拈须吟哦;或摆出一副大诗人的模样“引吭高歌”……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时,用充满魅力的语言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诗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与教师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师:作者纳兰性德身在何方?学生:身在崇山峻岭、小河大川、山海关外、军营帐篷……教师概括:身在征途然后,再对话:纳兰性德心在哪里?学生交流得出:心系故园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身”“心”分离的痛苦,带着这样的感悟朗读《长相思》最后,教师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范读诗句,将静止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体现出精神的力量,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诵读的欲望诗,往往是托物言情的,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可以抓住这个物来带领学生入情入境。
如在教学《元二使安西》中,老师以“酒”作文章,引领学生走进诗人:(师生情景表演对酒)可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学生品出了悲伤的滋味、难舍难分的滋味、痛苦的滋味……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一杯又一杯的“喝酒”,一遍又一遍的共读,劝君……无故人好友惜别的场景在一遍遍的朗读中重现,学生如同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走进了惜别的场面五、熟读成诵,有效拓展什么是熟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达到“使其言皆出之于吾之口”,换句话说,就是读得滚瓜烂熟,以至熟而成诵古诗文学习的重点是诵读积累所以,课堂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要给足时间,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致于混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在教学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就可以拓展相关的送别诗在引领学生学习《饮湖上初晴雨后》后,出示另两首写西湖的古诗《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提出自学要求:这两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三首诗的地点、时节、诗人的心情相同,但描写的西湖景色不同,描写手法多样。
让学生比较阅读,调动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更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另外,对同一诗人的作品可开展拓展阅读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带动学习《鹿寨》、《送元二使安西》;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带动学生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畔独步寻花》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了解诗佛王维”、“探访诗圣杜甫”等,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古诗是我国文学体裁中最美的,古诗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如何体现古诗教学之美,手段多样,教无定法但是,我认为,朗读是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最需要投入时间的教学环节,因为朗读是小学古诗教学之灵魂老河口市光未然小学 齐莉莉:13871745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