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复习要点上.doc
15页精品文档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一、医家汉代以前:扁鹊——最早史书记载儿科医生淳于意 ——1. 最早记录儿科医案; 2. 下气汤治小儿气鬲病隋唐宋时期:★钱乙 1. 《小儿药证直诀》2. “儿科之圣”3.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4. “痧、痘、惊、疳”5. 重视脾胃病: “疳皆脾胃病”6. 重视望诊:“面上证”、“目内证”、痘疹类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7. 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成为中医儿科辨 证学中最重要的方法8. 治法:五脏补虚泻实9. 方药:六位地黄丸、异功散、泻白散、导赤散、七味白术散隋唐宋时期:陈文中 1. 《小儿痘疹方论》 、《小儿病源方论》2. 主张:固养小儿元阳3. 擅长:温补扶正,巢元方 1. 《诸病原候论》2. 外感病分伤寒、时气,内伤病以脏腑辨证为主3. 提出“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等正确的小儿养育观刘昉 1. 《幼幼新书》2. 收录宋以前儿科著作,南宋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明清时期:★万全 1. 《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片玉心书》 、《片玉痘疹》2. 儿童保健方面:倡导“育婴四法” ,即“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3. “三有余,四不足” :心肝阳有余,肺脾肾阴不足。
4. 治疗方面:“首重保护胃气”5. 将推拿疗法用于儿科陈复正(陈飞霞) 1. 《幼幼集成》2. 指纹诊法: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风轻,气重、命危”吴瑭(吴鞠通) 1. 《温病条辨 ?解儿难》2. 生理特点: “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 病理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用药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夏禹铸 1. 《幼科铁镜》2. 诊断方面: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3. 治疗方面:运用“灯火十三燋”治疗脐风、惊风等证重视推拿疗法谢玉琼 清代麻疹专著《麻科活人全书》、著作:颅囟经》 1. 最早儿科专著、流行于唐末2. “纯阳”观点 精品文档3. 小儿脉法、囟门诊察法4. 论述惊、痫、疳、痢、火丹等证治 《诸病原候论》 1. 巢元方2. 外感病分伤寒、时气,内伤病以脏腑辨证为主3. 提出“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等正确的小儿养育观《小儿药证直诀》 1. 北宋人阎季忠整理的,不是钱乙写的2. “儿科之圣”3.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4. “痧、痘、惊、疳”5. 重视脾胃病: “疳皆脾胃病”6. 重视望诊:“面上证”、“目内证”、痘疹类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7. 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成为中医儿科辨证学 中最重要的方法8. 治法:五脏补虚泻实9. 方药:六位地黄丸、异功散、泻白散、导赤散、七味白术散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 南宋儿科专著2. 脐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慎所致,提出了烧灼法断脐的预防方法 《幼幼新书》 1. 南宋刘昉等编著2. 收录许多散失的宋以前儿科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 《幼幼集成》 1. 陈复正(陈飞霞)2. 指纹诊法: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风轻、重、命危” 《温病条辨 ?解儿难》 1. 吴瑭(吴鞠通)2. 生理特点:“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 病理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 用药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幼科铁镜》 1. 夏禹铸2. 诊断方面: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3. 治疗方面:运用“灯火十三燋”治疗脐风、惊风等证重视推拿疗法 《麻科活人全书》 1. 谢玉琼2. 清代麻疹专著 三、复习提示1. 三个“最早” 最早史书记载儿科医生——扁鹊 最早记录儿科医案——淳于意 最早儿科专著——《颅囟经》2. 三个“首创” 首创“纯阳理论”的著作——《颅囟经》 首创“温补扶正”治法的医家——陈文中 首创儿科脏腑辨证体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3. 钱乙、万全、吴瑭的学术思想对比记忆4•《幼幼新书》与《幼幼集成》的作者分别是谁? ——南宋•刘昉,清代•陈复正5•《幼科发挥》与《幼科铁镜》的作者分别是谁?一一明清•万全,清代•夏禹铸6. 几个比较生疏的作者:陈文中、陈复正、夏禹铸、谢玉琼( 《麻科活人全书》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小儿生长发育一、公式计算生理常数1. 体重1〜6个月: 体重(Kg) =3+0.7 X月龄7〜12个月:体重(Kg) =7+0.5 X(月龄-6 )1 岁: 体重 =10Kg1岁以上: 体重(Kg) =8+2 X年龄(体重不足,低于正常值 85%为营养不足)2. 身高出生时: 50cm;1 岁时: 75cm;2 岁时: 85-87cm (婴儿期长得最快、身高生长的第一个高峰;第二个高峰在青春期)2〜12岁:身高(cm) =70+7 X年龄3. 出牙4〜 10 个月萌出2〜 2.5 岁出齐2 岁内出牙数 =月龄 - ( 4 或 6)6 岁左右第一颗恒牙7〜 8 岁始,乳牙按萌出先后逐个脱落,代之以恒牙(换牙)4. 囟门闭合时间后囟: 2〜4 个月(部分出生时已闭合)前囟: 1 〜 1.5 岁5. 年龄增长,呼吸脉搏同步减低; 年龄增长,血压增高;收缩压=80+ (年龄X 2),舒张压未收缩压的 2/3二、动作发育大动作: 3 抬 6 坐 7 滚 8 爬 12 走 精细动作:新生儿时双手握拳; 3〜 4 个月时可自行玩手,并企图抓东西;5 个月时眼与手的动作取得协调,能有意识地抓取面前的物品; (手眼协调抓东西)5〜7 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的动作;9〜 10 个月时可用拇指、食指拾东西;1 2 〜 1 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 (使用工具)1 8个月时能摆放 2 〜 3块方积木;2 岁时会粗略地翻书页;3 岁时会穿简单的衣服。
三、语言发育2 个月能发出和谐喉音;3 个月发出咿呀之声;4个月能发出笑声; (笑出声)7〜8 个月会发复音,如“妈妈” 、“爸爸”等;1 岁时能说出简单的生活用语,如吃、走、拿等;1 岁半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岁后能简单地交谈;5岁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一、 生理特点脏腑娇嫩,行气未充 =“稚阴稚阳”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二、 病因特点儿科特有病因:先天因素年龄越小对六淫邪气的易感程度越高年龄越小因乳食而伤的情况越多三、 病理特点1.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2.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四诊概要一、望诊1. 望神色(望面色)2. 望形态3. 望苗窍(望舌质、舌苔)4. 望斑疹5. 望大便6. 望小儿指纹红色热证面红耳赤,咽红,脉浮风热外感(实热证)午后颧红潮热,口唇红赤阴虚内热,虚火上炎(虚热证)虚阳上越两颧艳红如妆,面白肢厥,冷汗淋漓正常肤色新生儿嫩红,小儿白里透红白色寒证、虚证面白浮肿阳虚水泛之阴水面色惨白,四肢厥冷滑泄吐利,阳气暴脱之脱证面白少华,唇色淡白血虚黄色脾虚证、湿浊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疳证面黄无华,脐周阵痛,夜间磨牙肠寄生虫面目色黄而鲜明湿热内蕴之阳黄面目黄而晦暗寒湿阻滞之阴黄青色(重症)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面色白中带青,表情愁苦皱眉里寒腹痛面青而晦暗,神昏抽搐惊风和癫痫发作面青唇紫,呼吸急促肺气闭塞,气血瘀阻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黑色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证面色青黑,手足逆冷阴寒里证面色黑而晦暗,兼有腹痛呕吐药物或食物中毒面色青黑晦暗(危重)肾气衰竭先天肾气充足肤色黑红润泽,体强无病望形体头颅头方发稀,囟门宽大,当闭不闭五迟证头大颔缩,前囟宽大,头缝开解,目珠下垂解颅前囟及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泄泻后阴伤液脱躯体胸廓高耸形如鸡胸佝偻病、哮喘肌肉松弛,皮色萎黄厌食、偏食、反复感冒四肢腹部膨大,肢体瘦弱,发稀,额上有青筋显现疳积毛发毛发枯黄,发竖稀疏,容易脱落气血亏虚望动态小儿喜伏卧乳食内积喜蜷卧腹痛颈项强直,手指开合,四肢拘急抽搐,角弓反张惊风翻滚不安,呼叫哭吵,两手捧腹盘肠吊痛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哮喘咳逆鼻煽,协肋凹陷如坑,呼吸急促肺炎喘嗽舌色舌红,甚则生疮心火上炎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心血瘀阻舌质淡胖嫩心阳不足舌质红绛瘦瘪心阴不足舌体舌体胖嫩,舌边齿痕显著脾肾阳虚,或有水饮痰湿内停舌体肿大,色泽青紫气血瘀滞舌体强硬热盛伤津急性热病中出现舌体短缩,舌干绛者热甚津伤,经脉失养舌体肿大,板硬麻木,转动不灵,甚则肿塞满口之 木舌心脾积热,火热循经上行舌下红肿突起,形如小舌,称为 重舌心脾火炽,上冲舌本舌体不能伸出唇外,转动伸缩不灵,语音不清,称为 连舌舌系带过短所致舌吐唇外,掉弄如蛇,称为 弄舌大病之后,心气不足或惊风之兆舌吐唇外,缓缓收回,称 吐舌心经有热吐舌不收心气将绝若舌常吐于唇外,伴见眼裂增宽,表情愚钝者,为智力低下之表现。
时时 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发红或有脱屑、作痒,称 舔舌脾经伏热舌质舌质淡白气血虚亏舌质绛红,舌有红刺温热病邪入营入血舌质红少苔,甚则无苔而干阴虚火旺舌质紫黯或紫红气血瘀滞舌起粗大红刺,状如草莓者 (“草莓舌”)猩红热和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舌苔苔白寒苔黄热八'、苔白腻寒湿内滞,或有寒痰食积苔黄腻湿热内蕴,或乳食内积化热热性病见剥苔阴伤津亏 I舌苔花剥,状如地图,时隐时现,经久不愈胃之气阴不足舌苔厚腻垢浊不化,状如霉酱伴便秘腹胀宿食内积,中焦气机阻滞望目黒睛等圆,目珠灵活,目光有神,开阖自如肝肾气血充沛眼睑浮肿水肿之象眼睑开阖无力元气虚惫寐时眼睑张开而不能闭合脾虚气弱之露睛上眼睑下垂不能提起气血两虚之睑废两目呆滞,转动迟钝肾精不足,或惊风先兆两目直视,瞪目不活肝风内动白睛黄染黄疸目赤肿痛风热上攻目眶凹陷,啼哭无泪阴津大伤瞳孔缩小或不等或散大,对光无反应病情危殆望鼻鼻塞流清涕风寒感冒鼻流黄浊涕风热客肺长期鼻流浊涕,气味腥臭肺经郁热鼻孔干燥肺经燥热伤阴鼻衄鲜红肺热迫血妄行鼻翼煽动,伴气急喘促肺气郁闭望口唇色淡白气血不足唇色淡青风寒束表唇色红紫瘀热互结唇色樱红暴泻伤阴唇白而肿唇风面颊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猩红热口腔黏膜色淡虚寒口腔黏膜色红热八'、口腔破溃糜烂心脾积热之口疮口内白屑成片鹅口疮两颊黏膜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红晕麻疹黏膜斑上下臼齿间腮腺管口红肿如粟粒,无脓水流岀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上下臼齿间腮腺管口红肿如粟粒,有脓水流岀发颐(化脓性腮腺炎)牙齿萌出延迟肾气不足齿衄龈痛胃火上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