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5页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m·yH2O]X,式中m等于( )A.6-n B.3-n C.6+n D.3+n参考答案:A略2.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 A.HBr、HCl、BaSO4 B.NH4Cl、CH3COOH、Na2SC.NaOH、Ca(OH)2、NH3·H2O D.HClO、NaF、Ba(OH)2参考答案:A略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是由液态烷烃、烯烃和少量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B.40%的甲醇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常用于浸制生物标本C.乙醇、乙烯、乙醛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油脂、淀粉水解都生成甘油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A错误;B.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常用于浸制生物标本,B错误;C.乙醇、乙烯、乙醛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D.油脂水解生成甘油,淀粉是多糖,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D错误,答案选C。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Fe2++2e-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 + 4e- =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2Cl- - 2e- =Cl2↑参考答案:D略5. 已知2H2(g)+O2(g)=2H2O(g) ΔH= -484 kJ/mol,则反应:H2O(g)= H2(g)+1/2O2(g) 的ΔH为A.-484 kJ/mol B.+484 kJ/mol C.-242 kJ/mol D.+242 kJ/mol参考答案:D略1.92 g Cu 投入一定量的浓HNO3 溶液中,Cu 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mL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的氧气的体积为A.504mL B.336mL C.224mL D.168mL参考答案:B略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必处于同一直线上B.常压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依次增大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值变大D.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c(SO42-)>c(H+)>c(OH-)参考答案:D略8. 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反应B.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溴发生反应C.胡椒酚可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物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参考答案:B略9. 3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4He少一个质子B.与4He互为同位素C.与4He都是氦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比4He多一个中子参考答案:A10.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2SO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 + H2(g)CH3C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参考答案:B略11. 图1和图2是A、B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
已知A、B两种物质都是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请根据图1和图2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选择出可能属于图1和图2的两种物质是 A.A是C3H6 ;B是C6H6 B.A是C2H6 ;B是C3H6C.A是C2H6 ;B是C6H6 D.A是C3H6;B是C2H6参考答案:B.根据峰的数目为分子中等效氢的种类:A只有一种氢,B有三种氢12. 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对环境有害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对人体无害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 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都可由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制得参考答案:A略13. 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参考答案:D略14.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时,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上滴加溶液,发现沉淀变为黑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ZnS,而黑色沉淀为CuS B.上述现象说明ZnS的K小于CuS的K C.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另一种沉淀 D.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 参考答案:B略15. 某气态烃1 mol能与2 mol 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6 mol 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ks5u A.CH3—C≡C—CH3 B. CH2=CH2 C.CH≡C—CH3 D.CH2=CH—CH3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8分)(1)为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取少量Na2CO3粉末加在大试管的底部,另取少量NaHCO3粉末加在小试管底部预热后在大试管底部加热回答下列问题:① 开始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 (填“A”或“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② 实验现象证明,加热条件下,Na2CO3比NaHCO3更 (填“稳定”或“不稳定”)2)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发生装置如图AA B C D回答下列问题:① 仪器a的名称是 ② 制得的气体除去HCl杂质后,为得到干燥的Cl2,应通过 装置(填“B” “C”或“D”)参考答案:(1)①B ②稳定(2)①分液漏斗 ②C考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分析:(1)为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小试管中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加热不分解,由实验现象分析结论;(2)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图A为固体与液体加热装置,盐酸易挥发,除去氯气中的HCl利用洗气装置,然后干燥可得到干燥的氯气.解答:解:(1)①由图可知,碳酸钠不分解,由实验目的可知小试管中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则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故答案为:B; ②由A中不变浑浊,B中变浑浊可知碳酸钠加热不分解,则Na2CO3比NaHCO3更稳定,故答案为:稳定;(2)①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可装浓盐酸,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氯气与碱石灰反应,不能干燥氯气,与B相连时可发生倒吸,只有C装置可干燥氯气同时防止倒吸,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性质及发生的反应、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一定温度范围内用氯化钠熔浸钾长石(主要成份为KAlSi3O8)可制得氯化钾,主要反应是:NaCl(l)+KAlSi3O8(s)KCl(l)+NaAlSi3O8(s)。
1)上述反应涉及的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Cl原子与Si原子可以形成的五核分子,其化学键长和键角都相等,则该物质为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3)Na和O2反应形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用电子式表示Na2O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不能用于比较Na与Al金属性相对强弱的事实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B.Na和AlCl3溶液反应 C.单质与H2O反应的难易程度 D.比较同浓度NaCl和AlCl3的pH值参考答案:(1)Al;(2分) 非极性;(2分)(2)H++AlO2-+H2O Al(OH)3 Al3++3OH- (2分)(3)1:2 (2分) (2分)(4)B (2分)18. A、B、C、D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它的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C、D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
C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之一,试写出:⑴A、B元素形成的A元素最高价化合物的化学式;⑵D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⑶A、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用化学式表示).参考答案:(1)N2O5;(2)2Li+2H20=2LiOH+H2↑;(3)PH3<NH319. 有A、B、C、D、E五种元素,其核电荷数按A、B、C、D、E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C、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两者核电荷数之和为24,B、C、E核外的未成对电子数依次减少,E的核电荷数比D多一个1) 推断A、B、C、D、E各是什么元素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