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doc
4页临床医学论文•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000〜2004年间收治的11例胆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率为 81.82%(9/11),其中早期诊断率仅 36.36% (4/11),手术率为 90.91%(10/11), 但根治性手术只占45.45%(5/11)年生存率仅为36.36% (4/11)结论 胆 管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有困难,预后较差,为提高早期诊断率,对50岁以上 易感人群进行B超及CT筛查并结合血清碱性磷酸酶分析是必要的手术切除是 治疗的•最佳选择,但应遵循积极而有效的原则关键词】胆管癌;诊断;治疗原发性胆管癌发病率较低,尸检发现率为0.01%〜0.46%,男性发病率咼, 男女比例约为1.4 : 1〔 1〕,近年来发病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其发病隐匿,发病 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发现吋多为晚期,预后不佳我院自2000〜2004年 共收治各类胆管癌1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胆管癌,男5例,女6例,年龄47〜78岁,平 均66.27岁其中胆总管上1 /3癌有2例,中、下1 /3癌有9例;分期为T1N0M0〜 T3N2M1,其中 T2N1M0 占 45.45% (5/11),T1N1M0 占 27.27% (3/11)。
本组患 者发病前均有明显症状,如梗阻性黄疸9例(81.82%):右上腹疼痛或不适6 例(54.55%);上腹部包块7例(63.64%);消化道梗阻1例(9.09%) ; 11例 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1.2方法 本组11例均行B超检查,其中提示胆囊肿大的有8例;11例 中均提示有胆总管增粗,直径范围在1・1〜1.8cm之间,但直接提示胆总管内有 新生物的仅有4例11例患者在B超检查后均行CT扫描,其中有8例报告为胆 管癌,诊断符合率为72.73%有6例患者行ERCP,1例行PTC检查,均为阳性 并确诊;本组中有2例为剖腹探查并经术后病检最终确诊11例中有9例做过 病检,其中乳头状胆管癌2例;硬化性胆管癌2例;腺癌5例1.3结果本组11例中,手术10例,放金属支架1例手术组中,有3 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1例于术后2周死于并发症,另2例均已存活过 13个月,现情况良好;有3例做Roux-en-Y内引流术,分别存活了 3个月、5 个月、6个月;有2例做肿瘤段胆管切除,分别已存活15个月和23个月,但有 1例已复发非手术患者通过ERCP放置金属支架于3个月后死亡2讨论2.1早期诊断 胆管癌病因尙不能确定,高发年龄段为50〜70岁〔2〕, 但由于胆管癌生长相对缓慢,病变直接蔓延浸润并且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 现,故患者发病就诊时多已属肿瘤晩期,病变已侵犯广泛,最佳根治时机错过。
本组11例中仅有3例适合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目前,B超、CT仍为胆管癌 筛查的首选方法,对发现胆管直径增粗、管壁增厚,特别是伴有无痛性黄疸的患 者要高度怀疑胆管癌的可能,及早行PTC或ERCP确诊,另外,唯一恒定的临床 化验指标是碱性磷酸陋的升高,它可以较早单项出现而不伴有任何其他症状,应 引起重视MRCP属于无创技术‘能准确判断肿瘤位置和估计肿瘤体积的大小' 它杜绝了侵袭性有创检查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2.2积极而有效的治疗 胆管癌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但 都应遵循积极而冇效的原则所谓积极,就是要尽可能争取手术,且争取行根治 术,而有效则是指治疗吋要充分考虑患者之间的差异,对于不同部位、不同分期 的胆管癌,有效的意义也不同就手术而言,胰、十二指肠切除对根治中、下 1 /3胆管癌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日前普外科最大型手术 之一,手术创伤大、风险多,特别对体质差的魄期患者,手术切除反而增加患者 的痛苦,缩短生存时间因此,对有手术适应证,身体条件能耐受的患者要争取 做胰、十二指肠切除,但对于肿瘤已扩散或身体状况不住的患者决不能将胰、十 二指肠切除作为姑息性手术来做〔3〕,而应考虑行简单的引流术或非手术疗法。
另外,对于早期的上1 /3胆管癌,如有可能应争取行肿瘤处胆管切除术,从本组 资料看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不要为理论上的根治而随意扩大手术范围由于胆 管癌发现时多已为晩期,如无法手术,可通过ERCP放置支架,减轻黄疸,提高 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吋间,此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参考文献】1严仲瑜,万远廉・消化道肿瘤外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 489-491.2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山版社,2005,564.3黄志强,黎鳌,张肇祥‘等・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 11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