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看见生活——《看见》读后感.doc.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67645484
  • 上传时间:2019-0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看见生活——《看见》读后感课  件www.5y    杨绛老师曾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看见》这本书是准备考研时合着考研书凑包邮费买的书中讲了太多赤裸裸的社会现象,非典时期一线的医护人员们、相约服毒的少年们、因家暴而杀了丈夫的女囚犯们、行贿不成窘红脸的地方官员们、隐于夜色中的同性恋们、与记者一起生活的妓女们......  一群群人儿犹如一堆堆的跳蚤掩藏在一袭华美袍子下,每人都顶着社会扣在他们身上的标签过活,但再不堪的标签背后都是一样深沉的生活和挣扎这让当时的我越读越是疑惑不已  看见,看见什么?看见社会上的形形色色各阶层不可言说的伤与痛后,一个柔弱记者变得强大了?  柴静的文字,犹如柔软的丝绸下藏着一把锋利的锐器,冷不丁地割一刀,又忽然递上一双有热度的手暖一暖让我觉得这个世界,美好与真实是分裂的  最近重拾起这本书,感受与之前又有些不同  书中讲了这么一个歌功颂德的故事一位中学教师辞职在家,收了几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故事中极尽教师对孩子们的付出与关爱为孩子们批改作业、修订破损的作业本,还带孩子去吃麦当劳。

        片子出来后,观众为之动容可后来细问那位记录此片的记者,才知那位老师做这样的事是收钱的,价格不菲故事的温度立刻被大打折扣  质问记者“为啥不说老师收钱?”记者答不上来仔细一想,也不能怪那位记者这是潜意识里的观念歌颂一个人,就要捡好听的说,不好听的尽可抹去这虽不是怪念头,却需要人时刻警惕  旧思维定势没有错,却容易令人人云亦云,忘记了独立思考柴静也特意向一位前辈请教,前辈说了一句话,“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强求,更不要变成强制”  书中还讲到了崔永元做“口述历史”的事崔叔叔说,《论语》是后人在孔子死后300年成书的说的是不是孔子的事,还不一定但,世世代代听心得,进步慢做口述历史,就是直接想听孔子怎么说  崔叔叔这一番话对与不对暂置一边但这位“执拗”于真实历史的老主持在五十知天命的年纪,揣着心里的某处不安,离开新闻,到处筹钱,做《我的抗战》、《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等口述历史不计较采访困难,不琢磨节目编排,为多采访一人,多整理资料,可以费时一个月甚至更久,只是想离真实的历史更近一些  当大家都以为崔叔叔是要为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定论翻案时,崔叔叔又告诫起来,“重新对历史下一个结论,又可能误导一批人,我不想干这样的事。

      我希望五六十年后终于有一本被大家公认的书,大家认为它是真实的,仅此而已”  新闻也好,书本也罢,无论是哪种媒介,究竟是重于提供真实信息,还是表达观点呢?以我有限而浅薄的阅历来理解,无法定论但作为一个读者的角度,无论它提供信息也好,表达观点也好,读者总是会不可避免地试图用自己的人生去感受、去思索  我曾经听过形形色色的讲座,总是这一“说法”应这一时代而生,再过一段时间,又一“说法”推陈出新一家谈一家之言,有的是换汤不换药,有的确有几分道理但,看多了,若忘记了自己的思考,必是眼花缭乱,分不清东西  一莲老师和子复老师说,这里有“术”与“道”的智慧  何为“术”?我浅显地理解为“术”犹如盲人摸象摸到鼻子,觉得大象是鼻子;摸到耳朵,觉得大象是耳朵......而“道”呢,就是一直在那里静静不动的大象  “术”是通向“道”的途径,而“术”是“道”落地的载体求“术”没错,但尽信“术”,还不如抛开“术”,就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  生活可不管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它全然地给你  书中有一句话总结,“别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里发生的东西”  认识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你在坐标系的哪个位置不是取决于你知道多少,而是取决于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多少。

      课  件www.5y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