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融入心理疏导的实施效果研究.docx
6页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融入心理疏导的实施效果研究 【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疏导融入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3年8月医院接收的7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试验组(n=38)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心理疏导对两组血压水平变化、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血压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心理状态评分较之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融入心理疏导对血压水平的调节十分有利,改善疏解负面情绪,应用价值高Keys】心理疏导;高血压;护理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危害性极大传统的高血压护理方法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面,例如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然而,这些方法常常忽视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如情绪困扰、压力感受等,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并影响到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心理疏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的护理中这种干预措施的核心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基于此,本文特将7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23年2月—2023年8月于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6例,依据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女19例,男19例,年龄43~75(58.13±4.49)岁;病程1~14(6.84±5.01)年对照组17例女,21例男,年龄44~77(58.20±4.51)岁;病程1~15(6.90±5.06)年一般资料组内对比,具有同质性(P>0.05)1)纳入标准:确诊为高血压且诊治资料完整者;精神状态佳,交流能力正常者;支持本次研究,且已自愿签署协议2)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全身性感染者;继发性高血压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者1.2 方法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基础教育、生活指导等同时,耐心对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使患者配合度增加;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可通过一对一、播放视频、讲解手册内容等方式进行宣教,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从而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试验组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施以心理疏导:①抑郁孤独:对于情感低落、缺乏幸福感、烦躁易怒等表现明显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情感支持、正向话语、关心倾听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情感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②焦虑恐惧:对于存在明显紧张、恐惧、不安、害怕等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舒缓技能、认知重构等方式,帮助患者理性面对困难与压力,减少焦虑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③悲观失望:若患者消极、悲观、失望、无助等情绪较明显,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情感支持、认知重构、激励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变消极心态,增强积极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④暴躁易怒:对于出现暴躁、易怒、无耐性、情绪波动大等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行为干预、认知重构等方式,帮助患者控制情绪,减少发脾气的频率,增强自我控制能力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2)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运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予以评判,该量表共有10个问题,每题按无到极度依次计0~6分,共60分,分值减少,说明心理状态得到改善1.4 统计学方法将研究数据输入SPSS 24.0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以(±s)表示,t验证,P<0.05默认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见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血压水平更低(P<0.05)表1 血压指标对比(mmHg,±s)组别例数舒张压收缩压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试验组38100.53±10.1776.46±8.02171.03±11.28128.03±7.14对照组38100.69±10.2281.14±7.92170.96±11.30132.81±7.05t0.0682.5600.0272.943P0.9460.0130.9790.0042.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见表2,试验组MADRS评分和对照组比显著更低(P<0.05)。
表2 MADRS评分对比(分,±s)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试验组3821.84±2.3611.34±2.58对照组3821.90±2.4115.60±2.44t0.1107.395P0.913<0.0013讨论高血压为慢性病,其特征是动脉血压长期持续升高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如焦虑、担忧、压力等,这些问题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2]因此,将心理干预纳入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变得至关重要心理疏导指通过情感沟通、人际关系、支持与倾听等方式,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与困扰,并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提升本研究中,试验组血压水平和MADR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低(P<0.05)可见心理疏导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既可控制血压,又可调节心理原因可能是:心理疏导属于心理护理的一部分,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帮助其摆脱负面情绪,减轻内源性应激反应,从而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同时,心理疏导能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能减轻其孤独感和压力这种情感支持有助于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应对困难、压力的信心与能力,进而促使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此外,高血压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并患者要达到按时服药的要求,方可确保血压控制稳定而心理疏导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知治疗的重要性,并增加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和护理工作的配合度良好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有利于维持血压水平稳定[3]综上可知,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运用心理疏导在调节血压、增进心理健康方面有显著作用Reference】[1]谭淼,邢超君,刘莹芳.持续性心理疏导及早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3):141-143.[2]陈凤冠.心理疏导配合认知教育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情绪控制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20):61-63,67.[3]黄明烟.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7):56-58,6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