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记号笔怎么擦掉记号范文.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贵13****忠志高
  • 文档编号:205239752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记号笔怎么擦掉记号   我的老家在一个叫戚庄的村子村里共有两百来户人家,以戚姓为主,另有张、成、宋等“少数”家族上世纪70年代,多数人家仅有三间草房几亩薄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别提多少家当,就连农具都很难置全我印象中,那时许多农具和日用品都一一打上各家的记号,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借来借去,而不至于混淆   春天里,村里办喜事的人家多,搭了凉棚,摆下十几桌碗盏不够,桌凳也不够,就跟左邻右舍借二三百只借来的大碗小碟,倘无记号,在归还时就要大伤脑筋了  夏夜天气闷热,又多蚊虫袭扰,河边是乘凉的好去处,大人们会带上一把芭蕉扇,聚在那儿聊到夜半三更若离开片刻,扇子放在凳上,则常被淘气的小孩子拿了去扑萤火虫不过别担心会丢失,扇子上有名字呢,第二天一早那家大人准会送上门来  秋高气爽,正是农忙季节,平时闲着的农具也派上了用场,且一刻不歇,东家借到西家,巷南传到巷北,大半天能几易其手也不至于弄错了,农具上面标有记号,几番转借后,末了使用的人家却只需直接物归原主  冬雪飘飘过了大年,正月处处走亲戚家里呼啦啦来一大帮子,难得的热闹,可晚上睡觉怎么解决?呵呵,别担心,打地铺秋天里脱了粒的穰草堆在屋后,扯了几捆铺在地上,软得很。

      被子不够,那得出门去借一宿两宿之后,亲戚走了,十几床被子分别是谁家的难以分辨,总不能让人家来认领吧好在事先做了记号,用小布条写上主人家的名字,缝在被角,送还之前再拆了  除了被子,其余的记号都是自家做的虽说庄户人家往往谦称是大老粗,斗大的字识不得几筐,但自己的姓名总会写戚姓的人家多,容易混淆,得标上名字,其余“少数”家族一般标上姓即可做记号也没多少技术可言,像簸箕、匾、箩之类的竹制用具最简单,用毛笔写个大字即可讲究一点的,学着大户人家的范儿,写成“成记”、“宋记”……若是要好看些,还会再外加上一个圆圈如此而已在碗上做记号相对算是细活,因为那字是要用錾子錾在碗底的,再涂以浓墨,那字上的墨迹若干年后都不会褪掉,相当于给碗做个刺青芭蕉扇的记号是另一种做法:先取笔墨,在扇子右上角写上字,然后点一盏煤油灯,将黑烟在写字处熏,须是熏得浓黑浓黑了,少顷再用湿布来抹,抹去原先的墨迹,留下的便是黑底白字的记号了至于凳子,也不是贵重东西,就在霓面或凳腿那儿刻上一两个字那时最羡慕村东张铁匠家,是用铁条做了一个“张”字,搁火里烧红了烫在凳子上,留下的那烙印确实好看  时光飞转,这些算来已是50多年前的琐事了,也许本不值一提,却有一份很淳朴的感触在里面,让我觉得亲切,所以常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