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效果及肠道菌群变化影响.docx
5页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效果及肠道菌群变化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采取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的效果以及对肠道菌群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各29例对照组为常规肠道准备护理,观察组应用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计数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计数多于对照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发挥作用较大,调节肠道菌群,提升手术安全度关键词】结直肠癌;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肠道菌群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是在手术治疗中发现,很多结直肠癌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不佳,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在手术操作前,科学合理的肠道准备对术后并发症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比较大,在术后感染的预防中,起到的作用比较明显[1]在常规肠道准备模式下,对伤口污染的预防非常重要,而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模式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在国内正处在研究和改进阶段,为此本次实验主要分析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旨在提升手术安全度。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诊治的58例结直肠癌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随机单盲法分组,各29例对照组有男15例,女14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为(53.23.4)岁;观察组有男16例,女13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为(53.13.5)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选择标准:患者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实验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患者资料不全;存在精神障碍;肝肾功能严重异常1.2方法1.2.1对照组行常规肠道准备护理术前5天半流质饮食为主,术前3天,患者以无渣流质饮食为主,每天服用缓泻剂药物,术前1天禁食,在傍晚使用生理盐水对肛门等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通过结肠灌洗,大便稀水样停止1.2.2观察组行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模式对患者的饮食不强化控制,普通饮食到术前1天下午术前1天晚六点左右可进食藕粉或米汤,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总量3000-4000毫升,首次服用600-1000毫升,间隔15分钟服用一次,每次250毫升,直至服用完成或者排便成稀水样,在手术前夜服用肠内营养制剂,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等,术前8小时禁食禁饮。
术前2小时使用开塞露40毫升在术后24小时肠外营养支持为主,肛门排气后少水到流质饮食再到半流质饮食1.3观察指标在护理前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计数进行对比,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在手术完成后,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包括:感染、腹泻、吻合口痿,计算发生率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取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是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菌群计数差异较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多于对照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少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1表1 肠道菌群计数(s)组别例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295.61.93.71.66.31.63.41.48.50.79.00.77.80.88.50.7对照组295.21.81.81.56.21.72.51.58.40.410.50.87.90.69.60.8t/0.8234.6650.2312.3620.6687.5990.5395.573P/0.4140.0000.8180.0220.5070.0000.5920.0002.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详见表2表2 并发症对比组别例数感染腹泻吻合口痿发生率观察组291012(6.90)对照组293328(27.59)X2////4.200P////0.0403 讨论结直肠癌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要方案,在手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肠道准备等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手术安全度,为手术进行创造良好条件,提升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减少肠道菌群,降低感染的发生率[2]在常规肠道准备中,术前5天对患者饮食干预,术前1天使用生理盐水、肥皂水等进行肠道清洁,在护理工作中,工作量较大,而且在限制饮食后,患者的身体状况下降明显,导致电解质状态发生变化,造成机体内环境紊乱等,影响到肠道准备的满意度,对患者的手术耐受产生影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灌肠操作中,对患者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优化,对肠道菌群产生的影响比较小,受到的干扰更轻微,出现菌群失调的程度较低,而且在术前24小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包括肠内营养制剂、肠道清洁药物等,操作比较简单,而且禁食的时间比较短,患者的耐受更高,为手术的进行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肠道菌群中,主要分为生理性细菌、条件致病菌、病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生理性细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对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起到抵挡的作用,降低对肠道黏膜的负面影响,参与到身体的免疫防御中;条件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特殊情况下对身体产生伤害,当身体处在病理状态下,肠道菌群失调,细菌数量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腹泻等一系列的症状表现[4]在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中,对饮食的限制较小,降低不良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更具有优势肠道准备中,使用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以及肠内营养剂对肠道的调节作用明显,液体保存量更多,对排便反射的刺激较强,增强肠胃蠕动的效率,肠道更容易排出粪便,大量水分进入肠道,对肠道起到的清洁作用较强,而且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对心肾疾病患者不限制使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多于对照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综上所述,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积极影响比较明显,能改善肠道菌群状况,减少手术并发症[1]李婉薇, 潘旭静.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 淮海医药, 2020, v.38(2):105-106.[2]杨小云, 邓建玉.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12):98-100.[3]孙敏, 周安莉, 韦爱芬,等.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集束化管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8(1):169-172.[4]周丽, 尹心红.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 v.26(12):63-64.作者姓名:查丽君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90526 籍贯:安徽省铜陵市 职称:护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 改良型肠道准备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积极影响比较明显,能改善肠道菌群状况,减少手术并发症-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