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恨歌之重点句子解析[共33页].ppt
33页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白居易• 这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白居易时年三十五岁,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一天,他与在当地结识的秀才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五十多年前的天宝往事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让三人不胜感慨他们惟恐这一希代之事,与时消没,不闻于世,王质夫遂提议,由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为之作歌,由陈鸿为之写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于是,诗、传一体,相得益彰时长安倡女以能歌白学士《长恨歌》而身价倍增白居易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一一 汉皇重色思倾国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唐代,有以汉代唐的习惯通常不说“唐皇”,大部分以“汉”来代皇 •汉武帝 唐明皇•李夫人 杨贵妃•《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载,李延年向汉武帝引荐李夫人时,曾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后人:“思倾国,果倾国矣!”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杨家”,指蜀州司户杨玄琰家杨家有女,小名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自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开元二十三年(735),杨玉环十七岁,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二十二岁时,玄宗欲纳为妃,慑于公媳名分,将其度为女道士,住太真宫,道号太真二十七岁,玄宗册封她为贵妃 天生丽质难自弃天生丽质难自弃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白居易《昭君怨》• 沉鱼 落雁 闭月 羞花西施 王昭君 貂蝉 杨玉环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滑”,是华清宫水的特征,也是杨妃肌肤的特征,同时形象地呈现出晶莹水珠与光洁皮肤互映的情状•“凝脂”,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它传达给人的感觉,一是白净细嫩,二是光滑滋润,三是清凉可人。
•杨妃“丰肉微骨”,“肌理细腻”,赐浴华清之时正值年轻,故以“凝脂”形容十分传神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云鬓”,形容女子鬓发轻盈飘逸•“金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以金做成“山题”(山形的底座),用金银丝屈曲制成花枝形状,上面有金、银、翡翠做的花、鸟、兽等装饰,缀以珠玉,插在头上,随步而摇曳生姿,故曰“步摇“•梅花妆:古妇女之妆饰是指女子在额上贴一梅花形的花子妆饰相传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妆”参阅唐韩鄂《岁·华纪丽·人日梅花妆》其式,在额上画一圆点,或多瓣梅花状,唐时很流行 重色思倾国 重贤思治国•日高起 求色 •不早朝 纵欲 •夜专夜 行乐•看不足 沉湎歌舞酒色 “长恨” 内因——今日之沉缅美色•据《新唐书·杨贵妃传》:“……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
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帝大悦,遂专房宴•李、杨缠绵情状,将浓烈欢情与荒废朝政融在一起•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 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一笑” 就能生“百媚”,见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一” “百” “六宫”,数位的递升递升,展示了杨妃魅力的不可抗拒(铺垫) 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千宠爱在一身 (数位的递减)递减)• 专宠专宠 深宠深宠“金屋”,指专为女性所修之华美房室 •据《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年幼时曾说,如果能娶表妹阿娇作妻子,就给她造一座金房子住•《十洲记》:“昆仑有玉楼十二此指华贵的宫室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天宝四载,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后,追赠其父杨玄琰为太尉、齐国公•叔杨玄珪擢升光禄卿•宗兄杨铦为鸿胪卿•杨锜为侍御史•杨钊为右丞相,赐名国忠•母封凉国夫人•大姐、三姐、八姐封为韩、虢、秦三国夫人•杨氏一门,出入宫廷,执掌朝政,势焰熏天•陈鸿《长恨歌传》通行本云,当时民谣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楣”,门户上的横木,古时显贵之家门户高大,因以门楣称门第•《旧唐书·杨贵妃传》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 • 同时• 不同时空• 空间交错 动魄惊心二二.关键性情节:爱情毁灭关键性情节:爱情毁灭“帝王逃难自有帝王气概 ——《傅雷家书》•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逼近长安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凌晨自延秋门出,随从仅宰相杨国忠、韦见素、陈玄礼、内侍高力士及太子等人;亲王、妃主、皇孙以下,大都从之不及可知这次逃亡极为仓促六军扈从者,千人而已”,情况本来十分狼狈,可是写到诗里,就和历史不一样了诗中用“千乘万骑”,有“为尊者讳”之意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 “六军”,周代制度,天子六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后泛称皇帝的警卫部队。
宛转”,犹展转,形容美人临死前哀怨凄楚缠绵的样子• 《资治通鉴》载,到马嵬驿后,将士饥疲,多已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起,要杀掉他正巧吐蕃使者二十余人拦住了杨国忠,诉说饥饿无食杨国忠还没来得及答复,军士就大呼:“杨国忠与胡虏谋反!”在逃跑中,杨国忠被军士杀死唐玄宗听到喧哗之声,出门察看情由,并慰劳军士,命令军士收队,但军士不肯响应唐玄宗派高力士问是怎么回事,陈玄礼回答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唐玄宗说:“贵妃深居,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回道:“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玄宗只好命高力士把贵妃带到佛堂,将她勒杀 •六军不发六军不发 杨贵妃做了杨贵妃做了替罪羊替罪羊• 褒姒破周褒姒破周• 妲己亡商妲己亡商• 玉环败唐玉环败唐(美人祸国美人祸国)•1自古美人如名将自古美人如名将 不使人间见白头(红颜薄不使人间见白头(红颜薄命)命)•2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时谁?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时谁?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云鬓花颜金步摇:云鬓花颜金步摇:罗列静态性名词,但尾字“摇”却多少使句子具有了动感(衬托人物风神:龙袍、凤冠),这动感与李杨热烈的爱恋是映衬着的。
•翠翘金雀玉搔头:翠翘金雀玉搔头:同样罗列静态性名词,全句无半分活力,与“无人收”相呼应——香消玉损 凄清惨状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既曰“掩面”,又曰“回看”,岂不矛盾?•其实,“掩面”是不忍见其死,“回看”是不忍无情地离去•这里,一“血”一“泪”,一死一生,衬托出凄惨、痛苦、万般无奈的情状 •三三.死别后: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死别后: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传统传统诗诗歌擅长的抒写歌擅长的抒写手法手法:将叙事、: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诗歌抒情上歌抒情上回环往复回环往复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即将回到失而复得的京城,本该快马加鞭,然而玄宗怅然若失,意趣全无,只因美人已去,其他一切似已无足轻重,正所谓“不爱江山爱美人” •看到芙蓉花,就会想起杨玉环娇美的面庞,看见未央宫的垂柳,就会想起杨玉环如柳一样的蛾眉这样的景色使得唐玄宗无时无刻不泪垂满面•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时间流逝•无论是春天美景之时,还是秋雨打着梧桐的黄叶飘零之际,唐玄宗无时无刻都沉浸在这种痛苦之中。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今昔变迁•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人事流转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夕”为时间意象,黄昏之时,最易引发人的思念与哀愁殿”为空间意象,其空旷又易引发人的孤独之感萤”指萤火虫,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化,所聚之处多为荒芜冷落之地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本已空旷的大殿更觉昏暗就在这一片昏暗中,惟有两种光,一是孤灯,一是萤火虫,更加烘托出凄凉的景象•对比对比•1“夕殿” “孤灯”句 •2 “迟迟” 初长夜”,长夜漫漫 钟鼓迟迟不响,眼看着夜色一点点退去,天空渐渐露出曙光•“钟鼓”,报时的工具,所谓晨钟暮鼓是也一早一晚,暗示玄宗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杨妃•3 “耿耿” “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鸳鸯瓦”,屋顶上的瓦一俯一仰,相合构成一对,如鸳鸯双栖,故名•“翡翠衾”,布面绣着翡翠鸟的被子鸟儿雌雄双飞,是爱情的象征 •李、杨相亲相爱之时,“芙蓉帐暖度春宵”;爱情失落之后,“翡翠衾寒谁与共”。
•一“暖”一“寒”,是自然界变迁所致,更是人事变迁的结果 四四.方士招魂方士招魂 仙山寄情(浪漫主义手法)仙山寄情(浪漫主义手法) 方士寻觅方士寻觅 寂寞的仙家生活及对玄宗的思念寂寞的仙家生活及对玄宗的思念 初见使者初见使者 别后生活别后生活 寄物表情寄物表情 寄词盟誓寄词盟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杨贵妃身居仙山蓬莱宫中,天长日久,生涯寂寞;听到玄宗派遣使节到来,她如玉的容颜流满了晶莹的清泪,就好像一枝梨花带着点点春雨玉容”应以“梨花”,均有白皙之意由于梨花色白且经不住晚春风雨,诗人往往用它象征不幸而哀伤的女性泪阑干”应以“春带雨”,写杨妃珠泪潸然之貌一句直接描绘,一句间接描绘,同一意象获得了叠加的效果,二者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只有一目一翼,其名鹣鹣(jiān古代传说中的比翼鸟)比翼鸟),雌雄并列,紧靠而飞。
•“连理枝”,两棵树枝干连生在一起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 •这是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以“长恨”为中心,生动地描绘了唐玄宗、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及悲剧结局其中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练的几句话就交代过去,而着力在情的渲染诗人从反思的角度写出了造成悲剧的原因,但对悲剧中的主人公又寄予同情和惋惜全诗写得婉转细腻,却不失雍容华贵,没有半点纤巧之病明明是悲剧,却又那样超脱,实为浪漫与古典兼备的绝妙典型读后令人荡气回肠,不愧为千古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