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语域角度分析网络交际中的语言混合教育理论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13252703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8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语域角度分析网络交际中的语言混合_教育理论论文   论文 关键词:语域 网络 语言 网络交际 语言混合  论文摘要:指出网络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阐述网络语言研究对象及混合主要类型,从网络的特殊语域,即语场、语旨、语式角度分析网络交际中语言的混合现象,说明这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以 计算 机为媒介(网络)的交际(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C m C)已成为语言学中新的研究对象C m C语言(C m C language)受制于特定的交际场合,是一定交际环境、交际对象的产物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C m C语言除了指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狭义的C m C语言指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C m C语言,即网民们为适应虚拟语境交际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具有特色的语言,主要用于网络 论坛 、留言板、虚拟聊天室等,用于非正式的、随意的交际场合对我国网络交际中语言混合(language mixing)现象进行分类,借用语域理论加以解释,旨在加深对网络语言现象的认识与适应  一、网络语言研究对象及语言混合主要类型  1.网络语言研究对象  国外对Cm C语言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根据马静的介绍,当时的研究对象侧重于 电子 邮件、(用户)终端之间的文本交际(terminal toterminal text communication),探讨网络媒介交际涵义,主要考察交际用词、文本语气、修辞语句20世纪90年代始,除了以往研究最多的电子邮件外,学者们还从 哲学 、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篇分析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电子公告牌或留言版( BBS )、聊天室(chat-room)、网络寻呼(ICQ)等更具有多样性的C m C活动进行跨学科研究[1]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成果多是近几年问世的主要有四大内容:一是收集整理 中国 网络用语,出现了3本网络语言词典;二是关于网络语言的概念和结构,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网络行业语”和“网民常用词语”,而网民常用词语又分为七大类,若干小类;三是关于网络语言产生的四种主要原因;四是对待网络语言的九种态度[2]另外,网络语言的文体特征和语用特征,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身势情态语符号等,都是网络语言研究的分支  2.网络语言混合的主要类型  和其他的言语共同体(speech community)一样,网络交际语言作为一个新的语言变体(variety)有着它自己独有的特点,它以独特的语境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它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词汇,连语法规则和语用特征都与传统的语言大不相同。

      在我国网络交际中,一个网络交际文本的内部不只一个汉语言系统,而是有多个符号系统在混用除了使用大量的缩略语外,网民们还自创了一些更为简单、独具网络交际特色的、有固定语义模式的网络语言,其中不仅英汉词汇混合,而且汉语拼音、 英语 字母、阿拉伯数字、符号等混用也都相当的普遍,所以它的一大特性就是带有明显的混合现象,其主要类型如表1    二、网络语言混合现象的理论依据  语言具有社会性,社会是由不同阶层构成的,他们有各自的社会习语与表达方式由于交际情景、交际媒介及交际对象的不同,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各种变体,这就是语域语言学家对语域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Fishman)研究发现:多语情景中的语言选择并不是一种任意的、随心所欲的行为,而是受到三个要素的影响:个人在交际中的身份、交际情景及交际话题他认为有一些规约化的语境,即语域(domain),决定着语言使用的类型[3]而韩礼德(Halliday)从社会学角度把语言变体分为方言(dialect)和语域(register),他和哈桑(Hasan)指出:语域是由与多种情景特征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相联系的语言特征构成的。

      每一特定语域都有特殊的词语,这些词、词组和语法结构常被以一些特殊的方式使用,使其不同于其他语域[4]由此可见语域就是受制于交际的场合、对象、方式、原因及其内容的语言变体本文借用的是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即从语场、语式和语旨来分析网络交际中的语言混合  1.语场  语场指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以及讲话者和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可分为专业性的和非专业性的网络交际语言是属于后者语境的虚拟性使网络交际者既无法真切感受到交际双方所处话语情景的气息,也无法借助具体的情景、社会、文化语境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去补充、完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的不足,因此若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就自创将标点符号、特殊符号、数字和字母等组合在一起,模拟一定的面部形态,象征某种意义,如:(^^)表示不必歪头的欢呼;{{{***}}}表示拥抱和亲吻   现代 社会是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是讲求效率的社会而网络作为一种交际媒体,具有快速便捷、双向交流的特点,在传播路径上打破了国家疆域和 政治 局限,网友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渴望简单、自主、轻松的生活方式,解放承受多种压力的心灵,追求简便、随意是网民们的最大愿望。

      他们没有具体的交际目的和任务,双方只是随便聊聊,他们上网交流的主要动机往往是为了寻求快乐,制造幽默或分享幽默等等,因此聊天语言中出现如谐音、童言等比较诙谐、“初级”的语言,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的话题只能是非专业性语言  2.语式  语式主要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类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口语体或书面语体网络交际是通过电脑实现人与人的交流,它以屏幕上的符号来体现,同时又是面对面的、即时的,它不同于传统的口头聊天,把口语和书面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由此形成了独有的一种话语方式,即介乎书面交流和面对面交流之间的方式在网络的论坛(BBS)和聊天室里,为了适应网络上快速信息交流,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省上网时间和费用,所以强调快捷、简略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最大的信息量,网民们 自然 要寻找最为简洁的表达方式,因此他们对一部分词汇或短语进行改造,随意创造特殊符号,打破语言规范,表达概念没有“规范”,比如CU是“Seeyou”的缩略;“东西”使用童语“东东”;还有用一定的数字象征某种意义,如15730表示“一往情深”等等这些词汇具有奇异性、游戏性符合网民追求的新奇怪异心理,所以网络的混合语言是依赖网络语境而存在的,离开了网络这个语境,是很难解读的。

        3.语旨   语旨指语言的正式程度,即有关参加者之间的角色关系英国社会语言家勒帕热(Le Page)曾经指出,语言混合能使说话人同时表明两种身份可以说 网络 交际中的语言混合是现实社会频繁的语言接触产生必然的结果,是一种有限代码(restricted code),如伯恩斯坦所说:“有限代码”的效果是强调说话人作为一个群体的成员身份,这种“代码”一般是和环境拴在一起,因为一系列双方共同具有的背景知识是不言而喻,不必说明[5]网民群落多是年轻人,大多数人追求自主、开放、包容和创新网络交际双方是在对等场景下进行交谈的,他们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平等性,大家自由平等,人人都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情绪、观念、主张或言论公诸于众,不必顾及对方的身份、地位、年龄因此网民们在网上交流往往表现得比较 自然 随意,语言上表现出较强的个人的口语风格,这就使得许多网络语言不仅口语色彩较浓,而且带有较强的随意性他们大量利用现有词语谐音的成分来表义,只要是声音相同或相似,不管是阿拉伯数字,还是 英文 、汉语拼音缩写,皆可信手拈来,如5555表示“呜、呜、呜”;OIC表示“oh,Isee”;NQS表示“你去死”所以网络的随意性和平等性决定了交际的语体风格,它的语旨倾向于非正式程度,而且这种混合语言只能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使用。

        三、结语  语域随着社会文化而变化,语言主要通过语域反映文化网络交际的特殊情景特征为交际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宽容、自由和“创造”的语域当人们选择网络语言作为交际媒介时,实际上就是选择了认同和加入该语言所代表的言语共同体的生活方式网络交际中的语言混合成为这一言语共同体和相关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和使用的语言变体祝畹瑾把语言变体解释为:由具备相同社会特征的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普遍使用的某种语言表现形式[6]语言的变化是人们价值观念变迁的真实记载,在特定环境下媒体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必然引起语言的变体,因此网络交际这种特殊的媒体造就了语言混合现象的必然性   参考 文献 :  [1]马静.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J].西北 工业 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 版,2002,22(1):52-56.  [2]吴传飞. 中国 网络语言研究概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6):102-105.  [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M].长沙:湖南 教育 出版社,1992.  [4]M A K Halliday,R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New York:Longman,1976.  [5]彼得·特拉吉尔.社会语言学导论[M].周绍珩,胡明扬,卫志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祝畹瑾.社会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