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年度云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x
42页2022-2023年度云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所称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 )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过程A.气候变化或人类不合理活动B.气候变化C.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D.人类不合理活动【答案】 D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复合型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B.跨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C.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D.跨行业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答案】 D3、依据《水法》,关于围湖造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适度围湖造地B.已经围垦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有计划地退地还湖C.确需围垦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D.确需围垦的,应当经过科学论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答案】 B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禁止将危险废物与货物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B.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C.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D.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处置的危险废物【答案】 A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监督检查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环境保护部组织对环评机构的年度检查B.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对住所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环评机构的抽查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环评机构的监督检查,主要是对资质条件进行检查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和审批过程中,应当对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质量、主持编制机构的资质以及编制人员等情况进行审查【答案】 D6、2018-1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应包括的内容( )A.环境影响评价结论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C.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D.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答案】 A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 )A.方法与技术B.技术与制度C.科学与技术D.方法与制度【答案】 D8、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对严格管控类农用地地块,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的是( )。
A.提出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B.按照规定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C.对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D.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答案】 D9、2017-4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B.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C.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D.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组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答案】 D10、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关于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规定的是( )A.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修建铁路B.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C.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尚未迁出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由当地人民政府妥善安排D.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的农牧民,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的组织迁出【答案】 B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关于新建排污口有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江河、湖泊新建排污口应该经过河道管理机关同意B.在江河、湖泊新建排污口应该经过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C.在江河、湖泊新建排污口应该经过市级上水行政主管部门门同意D.在江河、湖泊新建排污口应该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同意【答案】 D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和办理退役审批手续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 )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和办理批准文件A.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地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答案】 C13、(2017年真题)某城市拟新建燃煤热电联产项目,目前该城市区域颗粒物超标,根据《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原则(试行)》,( )符合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原则A.封闭煤场B.严格控制工业用水取用地下水C.煤场采用防风抑尘网及覆盖的抑尘措施D.单位发电量的煤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达到清洁生产水平【答案】 A1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篇章 或说明应包括的内容()。
A.环境影响评价结论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C.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D.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相关规划的 环境协调性分析【答案】 A15、根据《土地管理法》,下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中,不属于应当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是( )A.蔬菜生产基地B.农业科研试验田C.农业教学试验田D.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答案】 D16、根据《关于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建设项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大气( 2018) 5 号),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建生产化工原料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建设项目,生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仅用于企业自身下游化工产品的专用原料用途B.禁止改建生产和使用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溶剂、清洗剂、加工助剂、气雾剂、土壤熏蒸剂等受控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建设项目C.扩建生产受控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建设项目,禁止增加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能力D.新建、改建、扩建副产四氯化碳的建设项目,可视情况配套建设四氯化碳处置设施【答案】 A17、2016-7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
A.用地布局B.功能分区C.环境保护D.综合交通体系【答案】 C18、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属于2020年工作目标的是( )A.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B.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C.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D.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答案】 A1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建设跨越河道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经( )对该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的高速公路建设的位置和界限审查批准后,方可依法办理开工手续A.有关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B.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C.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答案】 B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态保护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的是( )A.古树名木B.内陆水域C.各类地质构造、溶洞等自然遗迹D.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区【答案】 A2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
A.组织B.组织或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组织或委托其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答案】 B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禁止(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锻、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A.新建B.改建C.改扩建D.新建、改扩建【答案】 A23、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列关于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管制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B.严格控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C.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D.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答案】 B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下列活动中,属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禁止行为的是( )A.放牧、采药B.开展旅游活动C.从事科学研究活动D.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答案】 A25、依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的划定主体是( )A.各级人民政府B.省级人民政府C.各级土地管理部门D.国务院【答案】 B2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规定: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要按照( )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
A.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B.谁破坏、谁恢复C.谁批准、谁负责D.谁破坏、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答案】 A2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活动的总称A.减量化、无害化、再循环B.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C.减量化、稳定化、再利用D.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答案】 B28、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不包括( )A.改善水环境质量B.加强土壤环境保护C.推进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D.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