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分类分级的公共图书馆期刊荐阅服务.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992013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分类分级的公共图书馆期刊荐阅服务[摘要]结合公共图书馆期刊馆藏和服务对象的特点,以期刊的分类 分级为切入点,进行期刊荐阅服务研究提出三种期刊分类的依据,探讨 学术性期刊和非学术性期刊的分级依据,并从类型荐阅、主题荐阅、数字 化荐阅、层次化荐阅和多方式荐阅五个方面论述期刊分类分级荐阅服务[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期刊荐阅;分类分级;期刊服务1引言公共图书馆读者群体在阅读上的随意性较大,部分读者完全不了解数 字资源及检索方法,不懂得如何利用共享文献资源,不能对感兴趣的期刊 类型进行系统的对比评价,但大多数读者对期刊内容的需求会有明显的倾 向性,对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期刊服务的需求很强烈目前有关图书馆期刊服务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但涉及期刊荐阅服 务的研究较少,且所见文献主要集中于期刊导读、高校图书馆期刊服务和 网络环境影响下的期刊服务通过对上海市18所市级图书馆以及各城区 级公共图书馆网站调查得知,各图书馆主页均有新书推荐服务项冃,其中 仅有3所图书馆(黄浦区图书馆、长宁图书馆和嘉定区图书馆)有关于报 纸的推荐,但均没有关于期刊推荐的内容由此可见,无论是理论还是实 践,公共图书馆期刊荐阅工作都有很大的研究和拓展空间。

      2期刊分类分级的依据 2.1期刊分类的依据2.1.1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中图法》 是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按《中图法》分类进行期刊荐阅可以发挥学科类 聚作用,以学术内容为依据按学科属性分类期刊期刊的内容广泛,不宜 太过细分,如果像图书一样尽量细分会降低类聚的作用,在分类深度难以 统一或设立标准,可根据期刊数量进行分类深度的把握,一般分到二、三 级类目比较适宜2.1.2依据专题分类法按专题分类与按《中图法》分类均是按文献 内容聚类期刊,只是按专题分类是对期刊进行横向集中,针对专题特定的 读者群根据浦东新区的历史、经济、文化和区域特点,浦东图书馆重点 建设“10+1”专题,即金融、航运、城市治理、干部教育、艺术、国际博 览、生活•时尚、教育、法律、地方文献,加一个综合性的参考专题特 色专题的建设为期刊按专题分类提供了很好的依据2.1.3依据主题分类法主题分类法是从特定的内容角度聚类文献内 容的方法,主题的选择可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将热点问题集中归类,也可 围绕文化、娱乐、经典、时事、鉴赏等广受欢迎的主题聚类期刊选择主 题一般为读者近期感兴趣的热点、焦点问题,也可以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 方面读者应该关心的问题。

      依据主题分类荐阅期刊,不仅是对读者需求的 满足,还是对读者期刊阅读的引导2.2期刊分级的依据在学术性期刊分级方面,中文期刊可以利用《中文核心期刊要冃总览》 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对馆藏期刊进行分级,同时考虑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 的服务定位;外文期刊可以利用国际权威机构对期刊质量的评估成果,将 被SCIE、SSCI、A&IICI、El收录的馆藏外文期刊作为一级荐阅刊,同时考 虑本馆的特色文献服务在非学术性期刊分级方血,为了促进期刊事业发展,国家科委、中宣 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举办过一些全国优秀期刊评比评奖工作中国 期刊方阵”是新闻岀版署实施的一项名刊建设工程,取一些期刊评奖之精 华,共分为4个层面:1)“双效”期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 是方阵的基础;2)“双百”期刊,是从两年一届的“右种重点社科期刊” “百种重点科技期刊”中产生,是中国期刊方阵的中坚;3) “双奖”期刊, 是获“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基本上是大刊、名刊, 是国内的名牌期刊;4)“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 是方阵的最高层面和核心,也是我国期刊实施“走出去”战略、创建世界 名牌期刊的基础⑴。

      "中国期刊方阵”的建设以全国所有期刊品种为基数, 但在期刊分级的实践过程中,在一定意义上对非学术性期刊的分级提供了 很好的借鉴3期刊荐阅服务方策3.1结合读者群开展类型荐阅按照不同的标准,公共图书馆读者可分为多种类型,既可依读者年龄、 性别、职业、知识水平等划分,包括老年读者、少儿读者、女性读者、科 技读者、干部读者、工人读者、大学生读者等类型,也可依读者利用图书 馆的冃的划分,包括信息型、研究型、自习型等每种类型读者群的期刊 需求不尽相同,只有对读者期刊阅读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根据 读者的阅读素养水平开展荐阅服务将读者分类与期刊的分类分级进行适 度结合,满足各类读者需求读者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进行读者调研尤为 重要,也是期刊荐阅的方向所在定期跟踪读者需求变化是开展期刊服务 工作的基础,了解读者的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需求和阅读水平,分 析读者的构成结构和阅读兴趣,掌握读者阅读倾向,结合读者群的分类建 立期刊分类分级索引3.2结合专题开展主题荐阅在开展主题荐阅之前,需多关注每种期刊的内容和社会热点,酝酿主 题的选题,选择的主题外延不能太大,按主题类分期刊能更好地发挥主题 内容集中的优势为特定需求服务。

      选择的主题耍多样化以满足不同读者的 需求,既要有专业性强的,也要有通俗的主题的选择可以结合本馆特色 专题的建设,根据各专题的定位甄选主题,引导和延伸读者阅读主题荐阅提供一种独特的产品,结合着服务提供者的智力资源,主动 对读者阅读兴趣进行分析、对社会热点进行归纳,并以直观的形式将期刊 内容呈现给读者通过主题集中的方式将期刊展示给读者,改变了期刊原 来的馆藏地点,一些原来“沉睡”在刊架上的过刊或者只提供闭架借阅服 务的期刊保存本因为主题期刊荐阅的开展而重新被读者发现和利用,并口 定期更换主题可加快期刊的流通速度[2]由于电子期刊库更新存在滞后, 一些新刊和次新刊无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可主要依靠纸本期刊的最新内容 进行人工的主题甄选;对过期期刊,主要利用电子期刊库进行主题检索, 这是挑选主题文献的一条便捷、高效的途径 3.3期刊荐阅的数字化服务建立完整、多样的期刊检索系统,对纸木期刊和电子期刊进行整合, 实现各载体期刊的主题、篇名、作者、时间等多种方式检索,在馆藏期刊 冃录里,为电子期刊增加馆藏信息,将电子期刊库中的题录索引部分加入 本馆索取号,改变一般图书馆的期刊目录比较单一的状况,这种一站式多 途径的检索系统使读者对馆藏期刊一览无余,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图书馆最 新期刊的状况。

      将期刊荐阅服务的产品进行数字化建设,形成期刊产品数 据库,供读者进行自助服务,也可实现对期刊文献的分级推送,读者不仅 能查阅馆藏期刊的分类分级信息及往期的荐阅产品,也能查阅个性化荐阅 案例整合的期刊数字化服务,对期刊的内容揭示更全曲,不仅能提高期 刊分类分级的普及率,还能建设案例库对国民的期刊阅读提供指引3.4期刊荐阅的层次化服务根据期刊在大众中阅读的广泛程度及其社会影响力,拟选取三项指标 作为层次化服务的主要依据,期刊分级情况、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期刊订阅 情况和期刊阅读调查情况根据期刊分级,统计划分本馆的期刊荐阅级别, 根据实践需耍,对学术性期刊和非学术性期刊尽量分开荐阅,以满足一般 读者和研究型读者的不同需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公民, 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是图书馆追求的理想状态, 因此,公共图书馆所订购的期刊必定是受读者欢迎程度较高,质量也相对 较好的期刊[3],选择有着相似办馆条件和读者群体的上海市公共图书馆 的期刊订购情况,作为期刊层次化服务的另一重要指标期刊荐阅的对象 主要是本区及附近区县的广大市民,由于人文环境、丿力史背景、地理位置 和生活水平、习惯的差异,不同地域读者的阅读倾向、阅读习惯、阅读爱 好也不尽相同,因此,木馆读者对期刊的利用状况应当是期刊层次化的重 要指标。

      综合对上述三项指标的评估,形成期刊荐阅层次,对荐阅层次较 高的期刊进行重点荐阅,对读者喜爱和利用率高的期刊进行详尽的荐阅3.5期刊荐阅的多方式服务期刊荐阅有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制作主题封面,自制色彩鲜明的 主题封面可以吸引读者的关注,引导读者阅读主题文章;第二种是二次文 献的期刊荐阅,形式可以是图书馆编制的专题期刊索引、文摘,可连续印 刷成册供读者查阅,也可放到图书馆网站实时更新,逐步树立起图书馆的 期刊荐阅服务詁牌;第三种是个性化的期刊荐阅,根据读者提出的个性化 需求,以知识为服务内容,开展期刊知识服务对各级各类馆藏期刊采用 不同的荐阅方式,分级较高的期刊可结合多种方式荐阅在期刊荐阅服务 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可以与读者互动,不断更新和改进期刊荐阅 形式,还可以将新刊荐阅、专题荐阅、热点荐阅等以最快的速度告知读者 结合多种方式、多个平台开展期刊荐阅服务,搭建起读者和期刊阅读之间 的桥梁,对服务方式不断研究、完善、丰富和深化,最终建立起读者培训、 引导体系,建设期刊分类分级荐阅服务共享网络,让期刊阅读成为一种自 觉[参考文献][1] 吴红光,王林霞,左秀林,等•关于我国期刊分级的文献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 (8): 57—65・[2] 郭科文•公共图书馆专题期刊导读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 (3): 126—127.[3]张石欣•东莞图书馆大众阅读型期刊的分级推荐[J]•信息科技,2011 (23): 234, 26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