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湘潭市第十七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4页湖南省湘潭市第十七中学2020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甲处的地形名称是( )A、喀斯特溶洞 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 D、火山锥33、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 B、地质年代风积作用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D、冰川堆积作用参考答案:32.B 33.A2. 下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照片读图,回答下题据图推断,A. 甲以岩浆岩为主,有生物化石存在B. 乙在莫霍面之上,形成年代早于甲C. 丙为变质岩,由乙冷凝固结成岩D. 丁出现强烈断裂,褶皱构造明显参考答案:B【详解】岩浆岩中是不存在化石的,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之中,A错误读图可知乙是出露在地表的岩石,可知其是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的,读图可知且甲是覆盖在乙以上的,可知甲的形成年代是早于甲的,B正确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C错误读图可知丁处的岩石并没有明显的折曲现象,可知其是没有褶皱构造的,D错误。
故选B项3. 读下图“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参考答案:B4.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10~11题 10.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A.侧蚀作用明显 B.受断层的制约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河流下蚀作用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参考答案:10.A 11.D5. 右图为我国某地农业生产联系图,该农业生 产模式有利于①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②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③改善农田施肥结构,保持提高土壤肥力④解决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A. ①②④ B. ①②③C. ①③④ D. ②③④参考答案:B6. 东部季风区中,跨地势两级阶梯,且地区间水分条件差异显著的自然地区是A.东南地区 B.华中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参考答案:C7.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若图中布局合理,则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 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 D. 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11. 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选择和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建大型仓库——环境优美 B. ②处建中心商务区——地价较低C. ③处建城郊绿化带——减少污染 D. ④处建自来水厂——靠近水源参考答案:10. B 11. C10. 图示甲位于市中心,判断为商业区;乙位于市中心的边缘,占地面积大,判断为住宅区;丙位于城市的边缘,且位于铁路沿线,交通便利,故判断为工业区故答案选B项11. 建大型仓库应该选择在交通便利,地价便宜的地区,A错误;中心商务区应该建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市场广阔,B错误;③处位于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建设绿化带利于改善住宅区的环境质量,C正确自来水厂应该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④处位于河流的下游,D错误;故答案选C项点睛: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8.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此分析回答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参考答案:D9.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
在索科特拉岛( 1800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索科特拉岛地带性植被类型为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荒漠10.“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A.储水 B.散热 C.耐寒 D.防沙参考答案:9. D 10. A9.“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嵌进石头里;由此判断索科特拉岛地带性植被类型热带荒漠;热带雨林和季雨林都是高大的乔木,热带草原是茂盛的稀树草原选D正确10.“沙漠玫瑰”喜高温干燥,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粗大的树干有储水功能,可保证其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沙漠玫瑰”的枝叶较小,耐酷暑,减少水分的散失,不耐寒,散热、防沙作用不强选A正确10. 图6中圆0为昼半球,N为北极点,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非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读图完成23—25题.23.P、Q两点情况相同的是A.白昼长短 B.太阳高度C.所在时区 D.太阳所在方向24.若P点昼长为14小时,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2时20分 B.3时20分C.14时20分 D.15时20分25.一年中,当图中ON的距离最短时,该日A.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B.华北平原上正播种小麦C.南极长城站正处于极昼 D.Q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参考答案:23.B 24.C 25.D11. 贴茬播种是指在某种农作物收获后,不经过耕地、整地,直接在原农作物茬地上播种另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近年来,河北省大部分地区麦田收割后,农民直接贴茬播种玉米,不误农时,收效显著贴茬播种越来越受农民欢迎,范围不断扩大下图示意贴茬播种方式据此完 成9?11题9.与翻耕相比,贴茬播种的不足之处是A.易导致土壤板结 B.加快土壤养分流失C.降低土壤墒怡 D.改变土壤类型10.河北农民贴茬种植玉米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11.贴茬播种方式越来越受农民欢迎的主要原因是A.机械化水平高 B.复种指数髙C.化肥投入少 D.生产成本低 参考答案:9.A 10.B 11.D9.本题考查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翻耕可使土壤疏松,提高透气性,加快有机质的腐烂,提高土壤肥力;贴茬播种,未对土壤实施翻耕,容易导致土壤板结,但可以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故A选项正确10.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季节,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河北省位于我国冬小麦种植区,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割;贴茬播种在小麦收割之后,所以河北农民贴茬播种玉米的季节是夏季故B选项正确11.本题考查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翻耕播种与贴茬播种都可以使用机械,但贴茬播种省去了翻耕费用,并减少了灌溉用水量,使生产成本降低故D选项正确12. 马尔代夫由散布在印度洋上的1000多个珊瑚岛组成,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土南北长820千米,东西宽130千米首都马累所在的马累岛面积约1.5平方千米中马友谊大桥由中国承建,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桥,它连接首都马累和机场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中马友谊大桥修建之前,马尔代夫岛屿之间几乎没有大桥连接的主要原因是A. 科技水平较低 B. 国土面积狭小 C. 居民出行需求小 D. 经济水平落后8. 中马友谊大桥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A. 台风多发 B. 海况复杂 C. 气候湿热 D. 地基不稳9. 大桥建成后对当地的积极影响主要有①缓解首都马累的交通压力②疏解马累过于集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③增强马累岛与其他岛屿之间的陆上联系 ④带动周边岛屿的物流业、旅游业等发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参考答案:7. D 8. B 9. D7.马尔代夫岛屿众多,且岛屿面积较小,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马尔代夫岛屿之间几乎没有大桥连接,故D正确。
科技水平会影响大桥的修建,但并不是该国岛屿之间几乎没有大桥连接的主要原因,A错;国土面积与大桥的修建关系不大,B错;马尔代夫的航运及旅游业较发达,居民出行需求较高,C错8.马尔代夫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海水侵蚀、海水深度大等复杂海况影响大,这是大桥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B正确马尔代夫靠近赤道地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小,难以形成气旋,A错误;气候湿热会影响大桥的修建,但并不是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C错误;马尔代夫群岛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建设大桥的地基较为稳固,D错误9.修通马累岛连接机场岛的大桥,使马尔代夫主要岛屿的发展空间发生质的飞跃,带动周边岛屿的发展中马友谊大桥将有效缓解马累岛的交通状况,为马累市的城市功能拓展和经济腾飞奠定基础中马友谊大桥只是连接首都马累和机场岛,并不能增强马累岛与其他岛屿之间的陆上联系13. 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回答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参考答案:A14. 读图7“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5—16题:图715.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16.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