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轴封压力调整分析.doc
4页关于轴封压力调整试验总结报告一、 轴封设计运行方式:我厂主机轴封系统设计为机组高负荷时,由高压轴封漏汽带低压 轴封,实现自密封功能在低负荷时,设计有三路外部汽源供轴封用 汽:1、 轴封压力低于27.6KPa时,高辅汽源投入;2、 轴封压力低于24.1 KPa时,冷再汽源投入;3、 轴封力低于20.6KPa时,主汽汽源投入;轴封供汽站还设计有一路溢流站,当轴封压力高于31 KPa时, 溢流站调节门开启,以维持轴封供汽压力稳定二、 轴封实际运行状况:我厂主机轴封系统管路是由哈汽厂供货,管道材质为20G,该管 材只能用于450°C以下的温度,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基建时,将 主汽供轴封这路汽源取消,目前只有二路外部汽源目前,我厂二台机的轴封系统只有在机组带满负荷,主蒸汽压力 在16・2MPa以上时,外部供汽调节阀才会全关,轴封供汽实现自密封 功能,在低于额定负荷时,轴封供汽外部汽源调节阀会处于开启状态, 参与调节为此,设备部与发电部有关人员于4刀16日对二台机的轴封压 力进行了调整试验三、 试验过程记录:1、#1机轴封系统试验有关数据:试验前参数:负荷:254MW真空:-97.03KPa轴封供汽压力:30.1/28.4KPa溢流站调节阀全关,高辅供汽调节阀全关,冷再至轴封供汽调节 阀开度为1&1%。
1机轴封站的外部汽源开启压力设定压力定值时 与设计相反,即将冷再做为第一汽源,高辅做为了第二汽源)第一步:慢慢关闭轴封溢流站调节阀前电动隔离门,观察轴封供 汽压力变化情况,直至轴封溢流站电动隔离门全关后,轴封供汽压力 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轴封溢流站不存在内漏情况第二步:将轴封溢流站隔离阀恢复正常,将冷再至轴封供汽调节 阀切换至手动状态,逐渐关小冷再至轴封供汽调节阀,观察轴封压力 及真空变化在该门关小的过程中,轴封压力也随着降低,但真空基 本不发生变化,直至该门全关后,轴封压力下降至14.0/10.4 KPa,真 空维持在・97.02 KPao试验结束后,重新设定轴封系统外部汽源投入的压力定值,将高 辅汽源投入压力设定为19KPa,冷再设定为14KPa,要求运行监盘人 员加强观察2、#2机轴封系统试验有关数据:试验前参数:负荷:245MW真空:-96.85 KPa轴封供汽压力:37.5/38.2 KPa (sis系统上显示的轴封压力为压力 开关信号,该压力开关在安装时未能进行高度修正,与轴封实际压力 有偏差,此时就地压力表显示为12 KPa左右)溢流站调节阀全关,冷再至轴封供汽调节阀全关,高辅至轴封供 汽压力调节阀开度为9.9%第一步:同#1机一样先关闭溢流站调节阀前电动隔离门,轴封压力无变化,将溢流站恢复正常。
第二步:逐渐关小高辅至轴封供汽调节阀,观察真空及轴封压力 变化情况,全关该门后,轴封压力下降至35.9/36.4 KPa (就地约为 lOKPa左右),真空为-96.84 KPa,基本维持不变试验结束后,重新设定轴封系统外部汽源投入的压力定值,将高辅汽源投入压力设定为19KPa,冷再设定为14KPa,要求运行监盘人 员加强观察3、#1机低负荷时试验数据试验前参数: 负荷:170MW 真空:-97.93 KPa轴封供汽压力19.5/18.4KPa溢流站调节阀及冷再至轴封供汽调节阀全关,高辅至轴封供汽调节阀开度39.5%将高辅至轴封供汽调节阀切换至手动并逐渐关小,观察轴封压力及真空变化情况,当高辅至轴封供汽调节阀开度在22%时,轴封压力 为9.8/8.5KPa,真空开始有轻微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重新将该门 投入自动四、 真空严密性试验:4刀20日,分别对二台机进行了真空严密性试验,试验数据如 下:#1机组:负荷:223MW、真空:-96.11 >轴封压力:13.8KPa真空下降值:126Pa/min#2机组:负荷:225MW、真空:・95.99、轴封压力:lOKPa (就地)真空下降值:99Pa/min五、 结论从以上试验结果来看,我厂二台机的轴封压力只需10・14KPa, 即可满足低压缸轴封用汽的需要,说明我厂二台机的低压缸轴封间隙 较小。
我厂二台机的轴封系统外部汽源的压力定值是根据哈汽的主机 说明书中给出的定值来设定的,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高压侧轴封 的漏汽量达不到设计的压力,因此按照厂家的说明来设定轴封压力定 值就必须投入外部汽源目前,我们将#1机的定值重新进行了设定, 将冷再汽源投入的定值设为14KPa,高辅汽源投入的定值设为 12KPao #2机考虑到压力开关未进行安装高度修正,因此将冷再汽源 投入的定值设为40KPao按照此定值,现在二台机组负荷在240MW 以上时就可以实现自密封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