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凌云册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凌云册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振幅一定为AB.周期一定为T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活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参考答案:ABE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体积减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 压缩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 分子a从很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分子a运动到与分子b的相互作用力为零时,分子a的动能一定最大参考答案:D温度是衡量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唯一标志由=K得,温度升高,压强不一定要增大,A错当体积减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但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没有控制变量,B错。
压缩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内能不一定增加,影响内能的因素有温度、状态、体积、密度等,C错当相互作用力为零时,分子a、b处于平衡状态,a的动能最大3.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R2 、R3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R1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当电键S闭合时,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逐渐增大R1的光照强度,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R3 中有向上的电流 B.只调节电阻R3的滑动端P2向上端移动时,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C.只调节电阻R2的滑动端P1向下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D.若断开电键S,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参考答案:A4. 参考答案:ACD5. (单选)某交流发电机给灯泡供电,产生交变电流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B.交变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i=5cos(50πt) AC. 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5D.在t=510-3s时,穿过交流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参考答案: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C=α,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
参考答案:答案:mg+Fsinα7. 传感器是自动控制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下图是一种测定位移的电容式传感器电路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一小段时间后,使工件(电介质)缓慢向左移动,则在工件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电流表G的电流_________(填“方向由a至b”“方向由b至a”或“始终为零”)参考答案:方向由a到b 8.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匀速上浮.在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以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已知蜡块匀速上升的速度大小为3cm/s,玻璃管水平运动的速度大小为4cm/s,则:(1)蜡块的所做运动为 A.匀速直线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曲线运动(2)蜡块的运动速度为 cm/s.参考答案:(1)A; (2)5【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1)分析蜡块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运动情况,从而得知其合运动是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2)分析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对其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即可求得其实际运动的速度.【解答】解:(1)蜡块参与了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因两个方向上的运动的加速度都为零,所以合加速度方向为零,蜡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故选:A(2)蜡块的运动合速度为:v合===5cm/s故答案为:(1)A; (2)59.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BC,左端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周AB光滑连接,右端与四分之三圆周CDEF光滑连接,圆心分别为O1和O2。
质量为m的过山车从距离环底高为R的A点处,由静止开始下滑,且正好能够通过环顶E点,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过山车在通过C点后的瞬间对环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在过环中D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6mg,g10. 在用油膜法测定分子直径的实验中,若已知该种油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油滴质量为m,油滴在液面上扩展后的最大面积为S(以上各量均为国际单位),那么油分子直径d =___________ ,油滴所含分子数N =_______ v参考答案:m/(ρS) ,NA11. ⑵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 J,同时气体放出热量为5.0104J在此过程中,该气体的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了 J参考答案:增加,1.5105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W=2.0105J,气体放出热量为Q=-5.0104J可知,△U=1.5105J,即内能增加了1.5105J12. 一列简谐波波源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波源的振动方程y= cm;已知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1.5m/s,则该简谐波的波长为 m参考答案:;3试题分析:从振动图象可知,,角速度,振幅A=20cm振动方程,根据考点:考查了横波图像,波长、波速及频率的关系【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可以由振动图象获取相应信息,以及熟练掌握公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3. 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 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③用另一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F11.0010.580…1.002…F2-0.868-0.291…0.865…θ3060…150…根据表格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_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__kg(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如图所示,在滑雪运动中一滑雪运动员,从倾角θ为37的斜坡顶端平台上以某一水平初速度垂直于平台边飞出平台,从飞出到落至斜坡上的时间为1.5s,斜坡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若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求:(1)运动员在斜坡上的落点到斜坡顶点(即飞出点)间的距离;(2)运动员从斜坡顶端水平飞出时的初速度v0大小.参考答案:18.75m 试题分析:(1)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下落的高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落点和斜坡顶点间的距离。
2)根据水平位移和时间求出初速度的大小1)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为:则落点与斜坡顶点间的距离为:(2)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数学公式进行求解,并且要知道斜面的倾角是与位移有关,还是与速度有关15. 一列简谐横波在t=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像求(i)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ii)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参考答案:(1)波沿负方向传播; (2)xQ=9 cm本题考查波动图像、振动图像、波动传播及其相关的知识点ii)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由图(a)知,处,因此 ④由图(b)知,在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由此及③式有 ⑤由④⑤式得,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 ⑥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10分)如图所示,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有电荷量均为Q的A、B两个正点电荷,GH是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另有一个带电小球C,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被长为l的绝缘轻细线悬挂于O点,现在把小球C拉起到M点,使细线水平且与 A、B处于同一竖直面内,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C向下运动到GH线上的N点时刚好速度为零,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00。
试求: (1)在A、B所形成的电场中,M、N两点间的电势差,并指出M、N哪一点的电势高;(2)若N点与A、B两个点电荷所在位置正好形成一个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则小球运动到N点瞬间,轻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T(静电力常量为k)参考答案:解析:(1)带电小球C在A、B形成的电场中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做功,但合力功为零,则 (3分)所以即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且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1分)(2)在N点,小球C受到重力mg、细线的拉力FT以及A和B分别对它的斥力FA和FB四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且沿细线方向的合力为零,则(3分)又 (2分)得 (1分) 17. 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莫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参考答案:(1)物块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 1分在水平方向上有 1分由①②解得: 2分(1)物块离开转台是,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2分解得:μ=0.2 18. (10分)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通过加速再进入椭圆“过渡轨道”,该轨道地心最近距离为L1,最远为L2,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探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器减速,卫星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心距离L3的“绕月轨道”上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已知地球半径为R,月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表现的重力加速度为g/6求: (1)卫星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2)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