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业兽医考试动物病理学知识点.docx
5页第六篇 动物病理学1、细胞肿胀是指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 或大小不等的水泡细胞肿胀好发于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的实质 细胞,也可见于皮肤和黏膜的被覆上皮细胞病理变化:发生细胞 肿胀的器官眼观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被膜紧张,色泽变淡,混浊 无光泽,质地脆软,切面隆起,切缘外翻 根据显微镜下病变特点 不同,细胞肿胀可分为颗粒变性(其特征是变性细胞的体积肿大, 胞浆内出现微细的淡红色颗粒)和空泡变性(也称为水泡变性、气 球样变,其特征是变性细胞的胞浆内、胞核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泡, 使细胞呈蜂窝状或网状2、脂肪变性多发生于心、肝、肾器官体积肿大,边缘钝圆,表面 光滑,质地松软易碎,切面微隆突,呈黄褐色或土黄色,组织结构 模糊,触之有油腻感鸡脂肪肝综合征时,则肝切面由暗红色的淤 血部分和黄褐色的脂肪变性部分相互交织,形成红、黄相间的类似 槟榔或肉豆蔻切面的花纹色彩,称之为槟榔肝3、脂肪浸润主要发生于心脏、胰腺、骨骼肌等组织内4、根据休克时微循环变化规律将休克分为三期: ①微循环缺血期 (休克早期)(微循环血管痉挛期):患畜表现烦躁不安、皮肤湿冷、 可视黏膜苍白、心率加快,脉搏快而有力、尿量减少,血压稍升或 无变化。
②微循环淤血期(休克期、代偿不全期):临床表现皮温 下降、可视黏膜发绀、心跳快而弱、血压下降,静脉塌陷,尿少或 无尿,精神沉郁,甚至昏迷③微循环凝血期(DIC期、微循环衰 竭期、休克末期):临床上患畜表现:昏迷、全身皮肤有出血点或出 血斑、四肢厥冷、血压极度下降,尿少或无尿、呼吸不规则,脉搏 微弱或不易触及 休克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细胞损伤、物质代 谢障碍、器官功能障碍等5、肾炎分为肾小球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化脓性肾炎和肾盂肾炎1、急性增生性肾小球性肾炎 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增生的细胞以毛细血管丛的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为主大多数病例 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眼观:肾脏体积轻度到中度肿大,重量增加, 被膜紧张,表面充血,有大红肾之称被膜易于剥离,剥离后见肾 表面和切面常见小点出血,又有蚤咬肾之称切面上皮质增厚,纹 理不清表面和切面可见针尖大灰白色小颗粒,这是肾小体肿大的 表现 2、膜性肾小球性肾炎 病变初期肾脏体积增大,颜色苍白, 故有“大白肾“之称,切面可见皮质明显增宽晚期肾体积缩小纤 维化,表面凸凹不平 3、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4、化脓性肾炎是 指肾实质因感染化脓性细菌而发生的化脓性炎症。
常见于猪、牛和 马6 、脾炎 多伴发于各种传染病,也可见于血液原虫病,是脾脏最常 见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变特征可分为急性脾炎、坏死性脾炎、化脓 性脾炎、慢性脾炎等类型 1、急性脾炎:多见于炭疽、急性猪丹 毒、猪急性付伤寒等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故称为败血脾也见于牛 泰勒虫病剖检:脾脏显著肿大,可比正常大2~3倍、甚至5~10 倍, 被膜紧张,边缘钝圆切开时流出血样液体,切面隆突并富有血液 明显肿大时犹如血肿样,呈暗红色或黑红色,白脾和脾小梁不清, 脾髓质软,用刀轻刮切面,可刮下大量富含血液的糊状脾髓 2、 坏死性脾炎:脾脏实质坏死明显而体积不肿大的急性脾炎多于巴 氏杆菌病、弓形虫病、猪瘟、鸡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急性 传染病7、细胞核浓缩,染色变深,核碎裂,是细胞坏死;常发生颗粒变性 的组织器官是心脏、肝脏、肾脏;动物心力衰竭细胞中的色素颗粒 是含铁血黄素;脾易发生出血性梗死;动物发生转移性钙化时可以 出现血钙升高;不常发生白色梗死的器官是 脾脏;淀粉样变性常见 于肝脏; 肝脏淀粉样变时,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积的部位是 窦状隙与 狄氏腔之间的网状纤维上;“火腿脾”是淀粉样变性;左心功能不全 常引起肺水肿;寄生虫性炎症病灶内特征性的炎性细胞是嗜酸性粒 细胞;引起炎症局部疼痛的炎症介质是缓激肽;卡他性炎发生的部 位在黏膜;支气管肺炎的始发病灶位于支气管或肺小叶;一般疾病 过程中,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是 损伤与抗损伤的对比关系; 槟榔肝的 发生原因是中央静脉瘀血 \ 脂肪变性 ; 玻璃样变 属于间质变性 ; “木乃伊”胎属于干性坏疽;光镜下判断细胞是否坏死,主要看细 胞核形态;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核溶解,核碎裂,核固缩 脂褐素形成与溶酶体最密切;范登伯氏试验呈双向反应的是肝性黄 疸;阻塞性黄疸的特点是胆红素定型试验呈直接反应阳性;局部器 官长期受压迫,当压力突然解除,该组织器官会发生 贫血后充血; 炎症初期局部发红是由动脉性充血造成;右心衰竭引起肝、脾及胃 肠道瘀血;急性大出血初期机体血液总量急速减少引起 正色素性贫 血;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是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 成分是血小板;疣状心内膜炎的早期疣状赘生物是由血小板和少量 纤维蛋白构成白色血栓;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血小板最先粘附于受损 的血管内膜上;门静脉内的栓子会引起 肝的栓塞;发生出血性梗死 的主要原因局部动脉供血中断,静脉高度瘀血; 出血性梗死主要发 生在出血性梗死主要发生在肺和肠;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肾;出血 性梗死多发生于血管吻合支较多的脾;梗死灶的形状取决于该器官 的血管分布;休克的本质是微循环障碍;休克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 改变的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脂肪组织; 再生能力较强的是神经纤维;再生能力最弱的是神经细胞;8、在病毒性脑炎时渗出的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营养不良性水 肿的发病环节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液浓稠,血浆渗透压升高, 细胞因脱水而皱缩,患畜呈现口渴,尿少,尿比重高者属 高渗性脱 水, 以失水为主,失水大于失钠,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 缺盐性脱水的主要特点是患畜尿少,尿的比重增加 ; 严重腹泻时大量肠 液丢失,可引等渗性脱水是指失盐与失水比例大致相等,血浆渗透 压未变;低血钾可引起心肌细胞兴奋性升高;小动脉痉挛或受压迫 或阻塞引起局部缺血,进一步导致局部代谢性酸中毒;猪发生持续 性腹泻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可引起酸中毒;引起血液性缺 氧的主要原因是血红蛋白变性;循环性缺氧的血气特点是氧含量正 常;上呼吸道狭窄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后,其昼夜温 差变动在1 °C以内,该热型称稽留热;长期低盐饲喂可引起胃液分泌过少;变质性炎主要发生于 实质器官;化脓性炎症时渗出的炎 性细胞主要嗜中性细胞;上皮样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朗罕氏细胞 又称多核巨噬细胞;在慢性炎症中最常见的 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 粒细胞增多常见化脓性炎症;猪瘟病例的回盲口出现纽扣状溃疡属 渗出性炎;蜂窝织炎属于化脓性炎;镜下观察 HE 染色呈淡红色、 均匀无结构的是蛋白性物质;浆液性渗出一般多见于急性炎症。
9、良性肿瘤的特点之一是异型性小;肝硬化的后期组织学病变特点 假小叶生成和纤维化; 发生急性猪丹毒时, 急性脾炎;肿瘤细胞通 过血道转移的最常见部位 肝、肺;纤维瘤属于良性肿瘤;黑色素瘤 发生转移;恶性肿瘤的糖代谢过程中,可产 大量乳酸;脂肪瘤的生 长方式为膨胀性生长;局部贫血的原因是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小动 脉受压或阻塞;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肉瘤;起源于纤维 组织的良性肿瘤,称纤维瘤;透明膜见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 的灰色肝变期,肺泡腔内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纤维素; 小胆管增 生是霉菌毒素中毒的证病性病变;病毒性肝炎的间质内浸润的炎性 细胞是淋巴细胞;牛恶性口蹄疫时,引起心肌变质性炎;二尖瓣狭 窄时,首先引起心脏左心房扩张;病理性蛋白尿主要见于肾炎;新 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尿管型 是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形成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初期尿量少尿、 无尿;急性肾炎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急性肾小 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血管球及肾小囊;小胶质细胞参与形成 卫星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