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八章 RFID防碰撞技术_图文.ppt

43页
  • 卖家[上传人]:nt****6
  • 文档编号:53004393
  • 上传时间:2018-08-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91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 RFID防碰撞技术,快速、准确、有效的防碰撞问题解决方案对RFID技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标签防碰撞算法就是要解决在读写器的有效通信范围内,多个标签如何同时与读写器进行通信的问题在高频(HF)频段,标签的防碰撞算法一般采用ALOHA在超高频(UHF)频段,主要采用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本章将重点介绍这两类算法及其扩展算法8.1 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防碰撞,RFID系统中的碰撞RFID系统经常会出现多个读写器以及多个标签的应用场合,从而 导致标签之间或读写器之间的相互干扰,这种干扰称为碰撞,也称 为冲突RFID系统存在两类碰撞问题:(1)一类称为多标签碰撞问题,即多个标签与同一个读写器同 时通信时产生的碰撞;(2)另一类称为多读写器碰撞问题,即相邻的读写器在其信号 交叠区域内产生干扰,导致读写器的阅读范围减小,甚至无法读取 标签8.1 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防碰撞,1.多读写器碰撞当相邻的读写器作用范围有重叠时,多个读写器同时读取同一 个标签时可能会引起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干扰如图标签同时收 到3个读写器的信号,标签无法正确解析读写器发来的查询信号读写器自身有能量供应,能进行较高复杂度的计算,所以读写 器能检测到碰撞产生,并通过与其他读写器之间的交流互通来解决 读写器的碰撞问题,如读写器调度算法和功率控制算法。

      8.1 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防碰撞,2.多标签碰撞多标签碰撞是指读写器同时收到多个标签信号而导致无法正确 读取标签信息的问题如图读写器发出识别命令后,在标签应答过 程中可能会两个或者多个标签同一时刻应答,或一个标签还没有完 成应答时其他标签就做出应答它会使得标签之间的信号互相干 扰,从而造成标签无法被正常读取本章后续讨论的防碰撞都是针 对多标签防碰撞8.1 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防碰撞,RFID系统中防碰撞算法分类电子标签的低功耗、低存储能力和有限的计算能力等限制,导 致许多成熟的防碰撞算法(如空分多路法)不能直接在RFID系统中 应用这些限制可以归纳为:(1)无源标签没有内置电源,标签的能量来自于读写器,因此算 法在执行的过程中,标签功耗要求尽量低;(2)RFID系统的通信带宽有限,因此防碰撞算法应尽量减少读写 器和标签之间传输信息的比特数目;(3)标签不具备检测冲突的功能而且标签间不能相互通信,因此 冲突判决需要读写器来实现;(4)标签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有限,这就要求防碰撞协议尽可能简 单,标签端的设计不能太复杂8.1 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防碰撞,1.无线通信中的防碰撞方法解决防碰撞的方法主要包括空分多路(SDMA)、频分多路法 (FDMA)、码分多路法(CDMA)和时分多路法(TDMA)。

      1)空分多路法空分多路法(SDMA)是在分离的空间范围内实现多个目标识别一种实现方法是将读写器和天线之间的作用距离按空间区域进行划分,把读写器和天线安置在一个天线阵列中当标签进入这个天线阵列的覆盖范围后,与其距离最近的读写器对该标签进行识别由于每个天线的覆盖范围较小,相邻的读写器识别范围内的标签同样可以进行识别而不受相邻读写器的干扰,如果多个标签根据在天线阵列中的空间位置的不同,可以同时被识别另一种实现方法是读写器利用相控阵天线,让天线的方向性图对准单独的标签,标签根据其在读写器作用范围内的角度位置不同而区别开来空分多路法的缺点是天线系统复杂,会大幅度提高成本8.1 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防碰撞,2)频分多路法频分多路法(FDMA)是把若干个使用不同载波频率的调制信号 在同时供通信用户使用的信道上进行传输的技术通常情况下, RFID系统的前向链路(从读写器到标签)频率是固定的,用于能量 的供应和数据的传输对于反向链路,不同标签采用不同频率的载 波进行数据调制,信号之间不会产生干扰,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不同 频率的信号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对不同标签的识别频分多路法的缺点是导致读写器和标签成本要求较高。

      因此在 RFID应用中,频分多路法很少使用8.1 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防碰撞,3)码分多路法码分多路法(CDMA)是基于扩频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扩频技术包含扩频与多址两个基本概念扩频目的是扩展信息 带宽,即把需发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 大于其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来的信息数据的带宽被 扩展,最后通过载波调制发送出去解扩是指在接收端采用一致的 伪随机码,与接收到的宽带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转换成原 来的信息多址是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地址码,码型互不重叠码分多路法具有抗干扰性好,保密安全性高,信道利用率高等 优点但是该技术也存在诸多缺点,如频带利用率低、信道容量 小,伪随机码的产生和选择较难,接收时地址码捕获时间长等,所 以该方法很难应用于实际的RFID系统中8.1 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防碰撞,4)时分多路法时分多路法(TDMA)是把整个可供使用的通路容量按时间分配 给多个用户的技术时分多路复用是按传输信号的时间进行分割的,它使不同的信 号在不同的时间内传输,将整个传输时间分为许多时间间隔,每个 时间片被一路信号占用TDMA就是通过在时间上交叉发送每一路信号的一部分来实现一 条电路传输多路信号的。

      电路上每一短暂时刻只有一路信号存在 因为数字信号是有限个离散值,所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广泛应用于 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数字通信系统8.1 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防碰撞,2.RFID中防碰撞算法分类,8.1 RFID系统中的碰撞与防碰撞,标签防碰撞算法RFID系统的标签防碰撞算法大多采用时分多路法,该方法可分 为非确定性算法和确定性算法非确定性算法也称标签控制法,在该方法中,读写器没有对数 据传输进行控制,标签的工作是非同步的,标签获得处理的时间不 确定,因此标签存在“饥饿”问题ALOHA算法是一种典型的非确定性 算法,实现简单,广泛用于解决标签的碰撞问题确定性算法也称读写器控制法,由读写器观察控制所有标签 按照规定算法,在读写器作用范围内,首先选中一个标签,在同一 时间内读写器与一个标签建立通信关系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是典 型确定性算法,该类算法比较复杂,识别时间较长,但无标签饥饿 问题8.2 ALOHA算法,ALOHA算法是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采取标签先发言 的方式,当标签进入读写器的识别区域内时就自动向读写器发送其 自身的ID号,在标签发送数据的过程中,若有其他标签也在发送数 据,将会发生信号重叠,从而导致冲突。

      读写器检测接收到的信号 有无冲突,一旦发生冲突,读写器就发送命令让标签停止发送,随 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发送以减少冲突8.2 ALOHA算法,纯ALOHA算法在纯ALOHA算法中,若读写器检测出信号存在相互干扰,读写器 就会以向电子标签发出命令,令其停止向读写器传输信号;电子标 签在接收到命令信号之后,就会停止发送信息,并会在接下来的一 个随机时间段内进入到待命状态,只有当该时间段过去后,才会重 新向读写器发送信息各个电子标签待命时间片段长度是随机的, 再次向读写器发送信号的时间也不相同,这样减少碰撞的可能性当读写器成功识别某一个标签后,就会立即对该标签下达命令 使之进入到休眠的状态而其他标签则会一直对读写器所发出命令 进行响应,并重复发送信息给读写器,当标签被识别后,就会一一 进入到休眠状态,直到读写器识别出所有在其工作区内的标签后, 算法过程才结束8.2 ALOHA算法,纯ALOHA算法纯ALOHA算法中的信号碰撞分两种情况:(1)一种是信号部分碰撞,即信号的一部分发生了冲突;(2)一种则是信号的完全碰撞,是指数据完全发生了冲突 如图所示,发生冲突的数据都无法被读写器所识别8.2 ALOHA算法,纯ALOHA算法纯ALOHA算法的信道吞吐率S与帧产生率G之间的关系为当G=0.5时,最大吞吐率S=1/(2e)≈18.4%。

      发送帧不会产生碰撞 (即发送成功)的概率P为电子标签数量越多,帧时越长,则G越大,发送成功的概率越低纯ALOHA算法虽然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但对于同一个标签, 如果连续多次发生碰撞,这将导致读写器出现错误判断认为这个标 签不在自己的作用范围内同时其冲突概率很大假设其数据帧长 度为F,则冲突周期为2F8.2 ALOHA算法,时隙ALOHA算法时隙ALOHA算法把时间分成多个离散的时隙,每个时隙长度等于 或稍大于一个帧,标签只能在每个时隙的开始处发送数据这样标 签要么成功发送,要么完全碰撞,避免了纯ALOHA算法中的部分碰撞 冲突,碰撞周期减半,提高了信道利用率时隙ALOHA算法需要读写 器对其识别区域内的标签校准时间时隙ALOHA算法是随机询问驱动 的TDMA防冲撞算法,工作过程如图所示8.2 ALOHA算法,时隙ALOHA算法 时隙ALOHA算法的信道吞吐率S和帧产生率G的关系为当G=1时,吞吐量S为最大值1/e,约为0.368,是纯ALOHA算法的 两倍因为标签仅仅在确定的时隙中传输数据,所以该算法的冲撞发 生频率仅仅是纯ALOHA算法的一半,但其系统的数据吞吐性能却会增 加一倍8.2 ALOHA算法,帧时隙ALOHA算法帧时隙算法中,时间被分成多个离散时隙,电子标签必须在时 隙开始处才可以开始传输信息。

      读写器以一个帧为周期发送查询命 令当电子标签接收到读写器的请求命令时,每个标签通过随机挑 选一个时隙发送信息给读写器如果一个时隙只被唯一标签选中, 则此时隙中标签传输的信息被读写器成功接收,标签被正确识别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签选择了同一时隙发送,则就会产生冲 突,这些同时发送信息的标签就不能被读写器成功识别整个算法 的识别过程都会如此循环,一直到所有标签都被识别完成8.2 ALOHA算法,帧时隙ALOHA算法帧时隙ALOHA算法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该算法的缺点是当标签数量远大于时隙个数时,读取标签的时 间会大大增加;当标签个数远小于时隙个数时,会造成时隙浪费8.2 ALOHA算法,帧时隙ALOHA算法一个典型的帧时隙ALOHA算法过程如图所示在每一帧初始时刻,读写器发出请求指令,向标签提供帧长等 信息每个标签根据信息随机选择一个时隙向读写器发送信息假 设标签的序列号为4比特,在第一帧中,标签1和标签3选择了时隙1 与读写器通信,标签2和标签4选择了时隙2时隙1和时隙2都发生了 碰撞,而标签5在时隙3中被读写器成功识别第二帧中标签3和标签 2被成功识别如此循环直到所有标签被成功识别为止。

      8.2 ALOHA算法,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中一个帧内的时隙数目随着区域内标签 数目动态改变,或增加时隙数以减少帧中的碰撞数目步骤如下:(1)进入识别状态,开始识别命令中包含了初始的时隙数N2)由电子标签随机选择一个时隙,同时将自己的时隙计数器 复位为13)当电子标签随机选择的时隙数与时隙计数器对应时,标签 向读写器发送数据;若不相等,标签将保留自己的时隙数并等待下 一个命令4)当读写器检测到的时隙数量等于命令中规定的循环长度N 时,本次循环结束,读写器转入步骤(2),开始新的循环该算法每帧的时隙个数N都是动态产生的,解决了帧时隙ALOHA 算法中的时隙浪费的问题,适应标签数量动态变化的情形8.2 ALOHA算法,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允许根据系统的需要动态地调整帧长度, 由于读写器作用范围内的标签数量是未知的,而且在识别的过程中 未被识别的标签数目是改变的,因此,如何估算标签数量以及合理 地调整帧长度成为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的关键由理论推导可知, 在标签数目和帧长度接近的情况下,系统的识别效率最高,也就是 说标签的值就是帧长度的最佳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动态帧时隙算法是在每帧结束后,根据上一帧 的反馈情况检测标签发生碰撞的次数(碰撞时隙数),电子标签被 成功识别的次数(成功时隙数)和电子标签在某个时隙没有返回数 据信息的次数(空闲时隙数)来估计当前未被正确识别的电子标签 数目,然后选择最佳的下一帧的长度,把它的帧长度作为下一轮识 别的帧长,直到读写器工作范围内的电子标签全部识别完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