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信号现场工作维规.ppt
73页《维规技术标准》条款解说,兰州电务段职工教育科 要建萍,1 总则,1.0.7 信号设备的联锁关系,必须与批准的联锁图表一致,各种监测、监控、采样、报警电路必须与联锁电路安全隔离,不得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借用联锁条件1 总则,1.0.9 信号设备的供电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a)自动闭塞、调度集中、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驼峰信号、调车区集中联锁、道口信号设备以及机车信号测试环线设备均属一级负荷,应有两路独立电源供电,保证不间断供电;b)非自动闭塞区段的中站及小站集中联锁、色灯电锁器联锁设备,道岔融雪设备及为信号设备配置的空调属二级负荷,至少应有一路可靠电源供电 c)在无可靠交流电源地区,信号设备可采用蓄电池或一次电池供电,也可采用其他能源供电1 总则,1.0.10 信号设备除车辆减速器、限界检查器、脱轨器以及车轮传感器外,任何机件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侵入表1.0.8(a)规定的建筑接近限界,曲线上建筑接近限界的加宽数值见表1.0.8(b)、(c)曲线上建筑接近限界加宽计算方法:,,曲线内侧加宽 W1=40500/R+H/1500×h 曲线外侧加宽 W2=44000/R 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 W=W1+W2,式中 W–––––曲线内外侧加宽,mm; W1––––曲线内侧加宽,mm; W2––––曲线外侧加宽,mm; R–––––曲线半径m; 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h–––––外轨超高(列车运行速度超过120km/h时,按工务《铁路线路维修规则》确定),mm。
注: 1.H采用1100mm适用一般矮型信号机; 2.H采用3000mm适用高柱信号机1.0.12 各种信号设备的安装及机械部分,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安装牢固,零件齐全,铆钉不活动,焊口无开焊;无影响机械强度或电气性能的裂纹、损伤 b) 螺丝扣不滑扣,螺母须拧固,螺杆应伸出螺母外,量少与螺母平,弹簧垫圈等防松配件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开口销劈开角度应大于60°,两臂劈开角度应基本一致 c) 机械活动部分,动作灵活,互不卡阻,旷动量不超限,弹簧弹力要适当,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d) 密贴调整杆、锁闭杆等各种连接杆的直径,因锈蚀磨耗的减少量不得超过1/10 e) 轴孔、销子孔、摩擦滑动面及调整用螺扣等,应保持清洁、油润(用铅粉作润滑者除外)、无锈 f) 各种冷、热压零件及机件中的键不得活动和窜出1 总则,1.0.13 各种信号设备的电气特性,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气接点须清洁、压力适当、接触良好,接点片磨耗不得超过厚度的1/2;同类接点应同时接、断、定、反位接点不得同时接触,并保持规定的接点间隙; b) 插接元器件的接触部分不锈蚀、不变形,作用良好。
c) d) 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气器件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1 总则,1.0.14 熔断器应安装牢固、接触良好,起到分级防护作用容量须符合设计规定无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其容量应为量大负荷电流的1.5~2倍对具有冗余功能的熔断器,当主熔丝断丝时,应能可靠地自动转换到副熔丝,且发出报警信息1 总则,练习题,举例计算信号设备的限界计算,2.1.2 各种信号机及表示器,在列车规定分级制动距离小于800m时的显示距离: a) 进站、通过、遮断信号机,不得小于1000m b) 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小于800m c) 预告、驼峰、驼峰辅助信号机,不得小于400m d) 调车、矮柱出站、矮型进路、复示信号机,容许、引导信号及各种表示器,不得小于200m 在地形、地物影响视线的地方,进站、通过、预告、遮断信号机的显示距离,在最坏条件下,不得小于200m2 地面信号机及信号标志,2.1.3 非自动闭塞区段,进站信号机为色灯信号机时,应设色灯预告信号机或接近信号机列车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区段,预告信号机与其主体信号机的安装距离不得小于800m;当预告信号机的显示距离不足400m时,其安装距离不得小于1000m。
列车运行速度超过120km/h区段,在第一接近区段和第二接近区段的分界处,应设接近信号机2 地面信号机及信号标志,2.2.7 色灯信号机灯泡的端子电压为额定值的85%~95%(调车信号为75%~95%,容许信号为65%~85%) 额定电压12V2 地面信号机及信号标志,练习题,1、对信号显示距离有哪些规定? 2.进站、进路、出站、调车信号机的灯端电压上限、下限是多少?,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通用),3.1.2联锁道岔转换设备的安装应与道岔成方正,符合下列要求: a)道岔转换设备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直股延长线、与双开对称道岔股道中分线相平行,各种类型转辙机及转换锁闭器外壳纵侧面的两端与基本轨或中分线垂直距离的偏差:内锁闭道岔不大于10mm;外锁闭道岔不大于5mmb)各种类型的道岔杆件均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直股延长线、与双开对称道岔股道中分线相垂直,各杆件的两端与基本轨或中分线的垂直偏差:内锁闭道岔的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尖端杆应不大于20mm;分动外锁闭道岔中的各牵引点弯头连接杆、外锁闭装置的锁闭杆应不大于10mmc)道岔的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尖端杆、拉杆及外锁闭装置的锁闭杆、表示杆,其水平方向的两端高低偏差应不大于5mm(以两基本轨工作面为基准)。
d)连接轨枕的托板与两基本轨顶面的延长线平行,托板两端及两托板的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e)道岔转换设备的锁闭及安装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装装置必须放松螺丝和螺母道岔为60kg/m及其以上钢轨时,其轨辙设备安装装置应采用125mm×80mm×12mm角钢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通用),3.1.4严禁采用锻接和焊接工艺接长各种道岔杆件和安装角钢等带有弯度的杆件,其弯角不大于30°,弯高不大于100mm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通用),3.1.5 转换设备中的各种传动拉杆、表示连接杆及导管等的螺纹部分的内、外调整余量应不少于10mm表示杆的销孔旷量应不大于0.5mm;其余部位的销孔旷量应不大于1mm3.1.6 密贴调整杆动作时,其空动距离应在5mm以上3.1.7 穿越轨底的各种物件,距轨底的净距离应大于10mm3.1.12 列车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20km/h线路上,道岔应采用外锁闭装置和三相交流转辙机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3.1.13装有电动、电液或电空转辙机的道岔,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应密贴牵引点及密贴检查位置处,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在下列情况下应满足的要求: a)单点牵引道岔牵引点及多牵引点道岔第一牵引点中心线密贴尖轨(心轨)与基本轨(翼轨)间有 4mm及其以上间隙时,其余密贴段牵引点中心线处有 6mm及其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锁闭或接通表示。
b)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20km/h小于160 120km/h的道岔,尖轨牵引点间有10mm及其以上间隙时,道岔表示电路不得接通 c)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60km/h的道岔,在两个牵引点间有10mm及其以上间隙时,道岔表示电路不得接通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3.1.17 道岔表示电路中应采用反向电压不小于500V,正向电流不小于300mA的整流元件;三相交流转辙机表示电路中应采用反向电压不小于500V,正向电流不小于1A的整流元件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通用),3.1.19 工务、电务道岔结合部应满足的要求 a)轨距、开程、锁闭量应符合标准 b)尖轨、心轨、基本轨爬行窜动量不超过20mm c)阻力不大于牵引力 d)尖轨、心轨无翘头 e)尖轨、心轨与轨腰间隙不大于1mm f)轨距 g)基本轨横移不影响4mm锁闭 i)尖轨、心轨底部间隙 j)滑床板,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通用),ZD6-A:主要用于50KG以下单机道岔ZD6-D:主要用于50KG以上单机道岔ZD6-E:主要用于双机A端道岔ZD6-J:主要用于双机B端道岔ZD6-F:主要用于复示交分道岔ZD6型电动转辙机完成一次全过程的转换需要三个过 程:解锁、转换、锁闭。
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ZD6),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ZD6),3.2.1 主要技术特性 额定直流电压:160V 额定负载:2450N------ 动作杆动程:165±2mm------ 表示杆动程:135~185mm------- 转换时间:≤3.8------- 动作电流:≤2.0-------,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ZD6),3.2.2 减速器 应符合下列要求: a)减速器的输入轴及输出轴在减速器中的轴向窜动量应不大于1.5mm,动作灵活,通电转动时无噪声 b)减速器内的润滑脂应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ZD6),3.2.3摩擦连接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道岔在正常转动时,摩擦连接器不空转;道岔转换终了时,电动机应稍有空转;道岔尖轨因故不能转换到位时,摩擦连接器应空转 b)摩擦连接弹簧调在规定摩擦电流条件下,相邻弹簧圈最小间隙不小于1.5mm;弹簧不得与夹板接触 c)摩擦带与内齿轮伸出部分,应经常保持清洁,不得锈蚀或沾油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ZD6),3.2.4自动开闭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绝缘座安装牢固、完整、无裂纹;动接点不松动,静接点须长短一致,相互对称,接点片不弯曲,不扭斜,辅助片作用良好。
b)动接点在静接点片内的接触深度不小于4mm,用手扳动动接点,其摆动量不大于3.5mm;动接点与静接点座间隙不小于3mm;接点接触压力不小于4.0N;速动爪落下前,动接点在静接点内有窜动时,应保证接点接触深度不少于2mm c)速动爪与速动片的间隙在解锁时不小于0.2mm,锁闭时为1~3mm d)速动片的轴向窜动,应保证速动爪滚轮与滑面的接触不少于2mm;转辙机在转动中速动片不得提前转动 e)速动爪的滚轮在传动中应在速动片上滚动,落下后不得与起动片缺口底部相碰 f)在动作杆、表示杆正常伸出或拉入过程中,拉簧的弹力适当,作用良好,保证动接点迅速转接,并带动检查柱上升和下落 g),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ZD6),3.2.5 动作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a)动作杆不得有损伤 b)动作杆与齿条块的轴向移位置和圆周方向的转动量均不大于0.5mm c)齿条内各部件和联结部分须油润,各孔内不得有铁屑及杂物:挤切销固定在齿条块圆孔内的台上,不得顶住或压住动作杆 d)锁闭齿轮圆弧与动作齿条削尖齿圆弧应吻合,无明显磨耗,接触面不小于50%,在动作齿条处于锁闭状态下,两圆弧面应保持同圆心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ZD6),3.2.7 移位接触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主销折断时,接点应可靠断开,切断道岔表示。
b)顶杆与触头间隙为1.5mm时,接点不应断开;用2.5mm垫片试验或用备用销带动道岔(或推拉动作杆)试验时,接点应断开,非经人工恢复不得接通电路其所加外力不得引起接点簧片变形 c)安装挤切销防护装置的ZD6转辙机,顶杆与触头间隙为1.3mm时,接点不应断开;用2.1mm垫片试验或用备用销带动道岔(或推拉动作杆)试验时,接点应断开,非经人工恢复不得接通电路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ZD6),3.2.8 直流电动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动机的线圈无混线,无断线,转子与磁极间不磨卡,转子的轴向游程不大于0.5mm b)换向器表面光滑、干净,换向片间的绝缘物不得高出换向器的弧面 c)炭刷于刷握盒内上下不卡阻,四周无过量旷动,弹簧压力适当,炭刷与换向器呈同心弧面接触,接触面积不少于炭刷面的3/4,工作时应无过大火花,炭刷长度不小于炭刷全长的3/53 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ZD6),3.2.11 转辙机摩擦电流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正反向摩擦电流相差应不大于0.3A b) ZD6—A型、D型、F型转辙机单机使用时,摩擦电流为2.3~2.9A b) ZD6—E型和ZD6—J型转辙机双机配套使用时,单机摩擦电流为2.0~2.5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