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组织设计》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工程某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新.doc
290页建筑软件进入 HTTP://WWW.HZJYD.COM/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工程某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3.编制范围 2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31.工程概况 32.工程数量 16第三章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 171.工程规模大,建设标准高 172.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差 173.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大 174.施工技术难度大 185.施工组织、管理及协调难度大 186.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高 19第四章 施工组织总体方案 201.工程建设目标 20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203.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254.施工用水 305.施工用电 306.内业资料 317.施工程序 34第五章 一般工程的施工方法 381.总体施工方案 382.正洞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383.斜井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944.泄水洞工程施工方法 1005.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103第六章 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法 1281.隧道出口砂层段及浅埋段施工方法 1282.隧道高地应力地段施工方法 1323.隧道断层破碎段施工方法 1364.隧道突、涌水段施工方法 1365.隧道施工防渗及混凝土防开裂技术措施 139第七章 新工艺、新技术计划 1411.高海拔低气压地区特长隧道施工独头通风技术研究 1412.二郎洞2km断层束破碎带安全、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1413.高原高寒地区隧道衬砌混凝土防冻融技术研究 1414.长距离大坡度斜井有轨转皮带机出碴运输系统技术研究 142第八章 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1431.安排原则 1432.项目总工期 1433.主要项目进度指标 1444.施工总进度计划 1485.总体施工关键线路 1486.分年、季度进度计划 1487.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 148第九章 施工人员、材料、工程设备使用计划 1491.施工人员组织计划 1492.材料物资供应计划 1523.机械设备的使用计划 154第十章 施工管理八大保障体系 1681.施工技术保障体系 1682.安全和应急保障体系 1773.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保障体系 2084.动态设计保障体系 2095.科研保障体系 2116.施工机械保障体系 2127.职工卫生保障和劳动保护体系 2148.环境保护保障体系 223第十一章 质量保证措施 2301.质量目标 2302.质量管理机构和职责及质量保证体系 2303.质量管理措施 2354.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2495.创优规划及措施 2506.工程的维护方案 251第十二章 工期保证措施 2521.组织保证 2522.计划控制 2523.资源保证 2534.技术措施 2545.思想保证 2566.教育培训 2567.关键线路控制 256第十三章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2571.冬季施工措施 2572.雨季施工措施 264第十四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2651.文明施工措施 2652.文物保护措施 2663.接口界面协调措施 2674.廉政建设措施 2685.遵循当地民族区域政策 2696.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检测、试验、验收等技术标准 269附件1:关角隧道第XX标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72附件1-1:关角隧道第XX标段7号斜井施工场地布置图 273附件1-2:关角隧道第XX标段8号斜井施工场地布置图 274附件1-3:关角隧道第XX标段9号斜井施工场地布置图 275附件1-4:关角隧道第XX标段10号斜井施工场地布置图 276附件1-5:关角隧道第XX标段出口施工场地布置图 277附件2-1:关角隧道第XX标段施工进度计划斜率图 278附件2-2:关角隧道第XX标段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79附件2-3:关角隧道第XX标段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280附件3:关角隧道第XX标段分年、季度进度计划表 281附件4:关角隧道第XX标段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 282附件5:关角隧道第XX标段分年、季度人员配备计划表 283附件6:关角隧道第XX标段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 284附件7-1:关角隧道第XX标段主要工程设备使用计划表 285附件7-2:关角隧道第XX标段主要检测设备使用计划表 286 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编制依据(1)青藏线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关角隧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青藏铁路公司西格二线建设指挥部,2008年1月)(2)改建铁路青藏线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XX标的合同文件。
3)设计文件,含施工组织方案、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等4)设计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国家、行业标准对本项目的强制性规定5)适用本工程的施工规范(指南)、安全技术规范等6)适用本工程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的相关条款,特别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法规和政策7)铁路信誉评价办法及补充规定中的强制性规定及扣分点8)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对本工程项目施工重点的理解2.编制原则(1)遵循合同文件条款的原则积极满足合同文件的各项条款及要求2)优先考虑安全、质量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作量和工期,确保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4)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5)重视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建立以地质工作内容为先导、以量测为依据的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6)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当地环境。
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7)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8)按照ISO9000(2000版)的要求编制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按照投标文件上我们对安全、质量目标的承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施组编制做到施工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高新技术与既有技术相结合,使施组具备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3.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主要为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关角隧道XX标段Ⅰ线、Ⅱ线洞口段施工,洞身开挖、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仰拱填充、二次衬砌、沟槽、整体道床施工,以及斜井、泄水洞等附属工程的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1.工程概况1.1.工程范围关角隧道单洞长32.605KM(里程为DK280+570~DKXX),由两条平行的单线隧道组成(即Ⅰ线和Ⅱ线),线间距40米,整个隧道分为两个标段,进口端为XXXX标,出口端为XX标我部承建的XX标长15.253KM (里程为DKXX~DKXX),洞口高程3324.10M,共设置4座辅助施工斜井(7~10号斜井)和出口段一座泄水洞,均在Ⅱ线隧道右侧,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2-1-1。
图2-1-1 关角隧道XX标段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1.2.地理位置关角隧道位于既有铁路天棚车站至察汗诺车站之间,增建二线线路自新天峻站引出后以32.605KM的隧道穿越青海南山(隧道进口高程为3380.75M,出口高程为3324.05M),沿肯德垄沟接入察汗诺,本标段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和乌兰县境内1.3.气象特征隧道通过区属青藏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0.5℃,极端最高气温28.0℃,极端最低气温-35.8℃,最大日温差24.7℃,常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降水量341.6MM,年最大降水量453.2MM,年平均蒸发量1791.4MM,最大积雪厚度21CM,最大冻结深度299CM1.4.工程地质1.4.1.地形地貌关角隧道位于祁连山系中段南缘支脉青海南山,青海南山呈NW—SE向横亘于测区中部,总体地势是中部高北东和南西低,隧道通过区属青海南山高山区的关角日吉山,隧道进口位于布哈河冲积平原后缘,隧道进口以北为宽阔、平坦的布哈河冲积平原;出口位于肯德垄沟沟谷中,根据山体的相对高差,又进一步划分为关角日吉山北坡低高山区、关角日吉山中高山区、关角日吉山南坡低高山区三个次级地貌单元关角日吉山中高山区(DKXX~DK303+000)海拔高程4000~4500M,相对高差大于500M,山坡自然坡度25°~45°,地势陡峻,局部近于直立。
地表大多基岩裸露,局部植被发育,沟谷发育,沟谷大多常年流水关角日吉山南坡低高山区(DK303+000~隧道出口)海拔高程3400~4000M,相对高差200~400M,山坡自然坡度25°~45°,地势陡峻地表大多基岩裸露,局部植被发育,横向沟谷发育,仅在雨季有少量流水,肯德垄沟是南坡规模较大的沟谷1.4.2.地层岩性本区地层岩性复杂,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岩类均有出露,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志留系、下元古界,并伴有华力西期侵入岩1.4.3.地质构造(1)褶皱构造隧道穿越区内褶皱发育,总体上呈北北西向展布,主要发育华力西期和印支期褶皱带2)断裂构造隧道穿越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根据断层规模及其构造意义可以分为两级,一级为区域性深大断裂(F),二级为区域断裂或次级断裂(F)① 区域性深大断裂(F)二郎洞断裂带(F3):该断层位于二郎洞附近,为区域性深大断裂,断层规模大,并且未来还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对工程影响较大隧道于DK303+611~DK304+071段通过,通过长度460M,由断层泥砾及碎裂岩组成,Ⅴ级-Ⅵ级围岩② 二级断裂A、北西向断裂组:为测区最发育的一组断裂,尤其在关角山南坡二郎洞~巴彦哈尔一带围绕F3深大断裂形成密集发育的压性断裂带,构造软弱,逆断层以北倾为主。
F17断层破碎带宽约40~150M,主要由碎裂大理岩、断层泥、断层角砾组成,隧道在DK303+030~DK303+075以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140M,Ⅴ级围岩F20断层西端与F21断层相交,长度约7KM,由深灰色、灰黄色断层泥、断层角砾及碎裂岩组成,破碎带内可见大量断层挤压透镜体,显示逆断层特征隧道于DK304+284~DK304+414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130M,Ⅴ级围岩F22断层破碎带宽约60~100M,断带由碎裂岩、断层角砾组成隧道于DK304+650~DK304+720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70M,Ⅴ级围岩F23破碎带宽约50~100M,断带由断层角砾、构造透镜体及碎裂岩组成,隧道于DK304+900~DK305+090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190M,Ⅴ级围岩F25断层破碎带宽约80~200M左右,主要由断层泥砾及碎裂砂岩组成,隧道于DK305+610~DK305+770大角度通过,通过长度为160M,Ⅴ级围岩F31破碎带宽约60~90M,主要由碎裂岩和断层角砾组成,隧道于DK310+635~DK310+715以大角度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