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16个2020年.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云**
  • 文档编号:135254338
  • 上传时间:2020-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9.85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16个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一):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趣味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立刻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齐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适宜的灯丝,发明了电灯.之后,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二):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十分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样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三):  瓦特的故事  瓦特出生于英国,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任务交给了瓦特瓦特将它修好后,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觉得实在应当将它改善一下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向坚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我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貌可是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瓦特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最终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仅有原先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教授又介绍他认识了发明镗床的威尔金技师,这位技师立即用镗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决了那个最头疼的漏气问题  1784年,瓦特的蒸汽机已装上曲轴、飞轮,活塞能够靠从两边进来的蒸汽连续推动,再不用人力去调节活门,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四):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

      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我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我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教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教师面前,肯定地对教师说:“有,教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我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教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意自我的小板凳的时候,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最终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我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我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我的潜能充分发挥。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五):  陈嘉庚  爱国华侨陈嘉庚,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巨富1919年秋,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人的刁难,他坚定地表示:“企业能够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  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行为,陈嘉庚给予进取支持他曾筹款20多万元,帮忙光复福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尽可能多地为抗战供给财力和物力的帮忙从1937年到1940年,陈先生为抗日募捐的总数达30亿元之巨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自奉俭约,素食布衣临终时,他把遗产300多万元全部献给了国家几十年来,陈嘉庚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位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六):  贝尔的故事  的发明者叫贝尔他原是苏格兰人,生于1847年24岁时移居美国,不久加入美国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顿大学语言生理学的教授一次,他企图经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他的设想得到了妻子梅布尔.哈伯德与岳父的支持梅布尔是聋子,以前是贝尔的学生她父亲较富有,为女婿的科学试验慷慨解囊,供给必要的经济支持  贝尔的不少朋友却期望他钻研电报术。

      但发明家不以为然他心里唯一惦记的事,就是要完成传递人声的工作他先试制成“谐和电报”——在一根导线上连接由带电芦苇组成的两个竖琴模样的集合每根芦苇在导线的那一头都有同频率的对应者贝尔把两个“竖琴”挂在磁性薄膜上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种装置  有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从而导致进一步试验试验过程中,贝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因而在向别人求教时,得到过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忙,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贝尔经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像发疯一样,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这样,人类有了最初的,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发送到波士顿《世界报》,标志着为公众所采用1878年,贝尔公司正式成立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七):  生物学家童第周怒斥皮诺  着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我一见到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你能够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国家,从明天起,看我们谁先取得学位!”皮诺哑口无言。

      4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我争了那口气,也为祖国争了光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八):  诺贝尔的故事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齐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可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最终发现了一种十分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九):  科学家有他的祖国:巴斯德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可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我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我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所以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十):  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之后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

      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细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并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先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貌!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十一):  焦耳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我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齐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