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编版-2014年四川成都金堂县事业单位历年真题.docx
5页2014年四川成都金堂县事业单位历年真题 一、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 1. 学生摄影小组举办摄影大赛属于学生课外活动中的( ) A.科技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学科活动 D.体育活动 2.下列不属于素质教育内容的是( ) A. 提倡全面发展 B.面向全体学生 C.培养创新精神 D.提高升学率 3.从教学评价的时机出发,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C. 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D.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4.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 )决定的 A.名誉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人身自由权 5. ( )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A. 教会 B.学校 C.文字 D.教师 6. ( )是指学校物质环境的外部特征 A. 校风 B.校园文化 C.校纪 D.校貌 7.考察面较广、评分客观、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测得较多项目,且答题和阅卷均方便的题型是( ) A.简答题 B.论述题 C.选择题 D.填空题 8. 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 )。
A. 强制性 B.教育性 C.客观性 D.历史性 9. 对于教育过程中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理性因素制约和决定着理性因素的发展 B. 心理的发展必定有助于身体的发展 C. 具体与抽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 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之间成正比关系 10.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为教育劳动的( ) A. 教育价值 B.主体价值 C.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D.创造价值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有很多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 ) A.问卷调查法 B.观察法 C.个案研究法 D.实验法 12.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预期的( ) A.显性正向功能 B.隐性正向功能 C. 隐性负向功能 D. 显性负向功能 1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一说法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具有( )的特征 A. 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4. 德育的个体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 )、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A.形成 B.生存 C.教育 D.发育 15. 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的规则”这是( )的观点。
A. 杜威 B. 布卢姆 C.布鲁纳 D.斯金纳 16.在我国,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能的的专业人员”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 《义务教育法》 C.《教育法》 D.《宪法》 17.”其身不正,其令不从“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 ) A.复杂性 B.长期性 C.主体性 D. 示范性 18.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 ) A.职业组织 B.家庭 C.社区 D.学校 19.提出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杜威 C.卢梭 D. 夸美纽斯 20.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 ) A.具有和谐的家庭环境 B.不断提高家长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 C.理解、尊重孩子 D.对孩子提出合理、统一的要求 21. 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行为中,具有一种启动性的力量,激发、鼓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自我修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觉地做好教育工作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动力功能 B.调节功能 C.引导功能 D.教育功能 22.下列人物中,( )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倡议,对后世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A. 朱熹 B.郑玄 C.汉武帝 D. 董仲舒 2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 )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A.基础教育 B.素质教育 C.课堂教育 D. 分科教育 24.在农村中学推行”农科教相结合“、“三教统筹“等新课程改革措施,说明了( ) A.学校应积极培养培养实践性人才 B.学生要积极参加劳动锻炼 C.课程应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D.教育要与科技发展相统一 25.下列关于创造性与智商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B.高智商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C.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D.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26.下列关于注意过程的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转移→集中→指向 B.集中→指向→转移 C. 指向→集中→转移 D.指向→转移→集中 27.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被称为( ) A.启发 B.酝酿 C.假设 D. 表征 2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
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的观点A.环境决定论 B.儿童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29.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少年期是指 A.7岁-11岁 B.12岁—25岁 C.3岁—6岁 D.12—14岁 30.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 A. 热心和同情心 B. 信心和耐心 C.重义气讲交情 D.重承诺守信用 31.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被学生接受的是( ) A.被动学习 B.发现学习 C.接受学习 D. 课堂学习 32.( )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A.青春期 B.成年早期 C.儿童期 D. 学龄期 33.在道德概念形成中,必须使知、情、意、行的发展具有( ) A.同步性 B.具体性 C.稳定性 D. 协调性 34.( )反映了人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 A.思想启发 B.问题表征 C.认知领略 D. 知识经验 3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当某种刺激与食物联系在一起后,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
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中性刺激 B.无条件反应 C.条件反应 D. 无条件刺激 36.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 A.知识 B.评价 C.领会 D. 分析 37.学生的心智技能主要是在( )中形成的 A.心理活动 B.思想活动 C.教学活动 D. 学习过程 38.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 ) A.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 B.使学生掌握知识性、记忆性的知识 C.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对教材内容的真正理解 D. 吸收知识,达到熟练程度,培养技能、技巧 39.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 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B. 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 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 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40.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学习系统科学的过程( ) A.具有一致性 B.相辅相成 C.没有区别 D. 有明显区别 41.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转移称为( ) A.水平迁移 B.逆向迁移 C.顺向前移 D. 垂直迁移 42.由苛勒所做的( ),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 A. “小鸡觅食”实验 B.黑熊取香蕉实验 C.白鼠迷路实验 D. 小猫迷路实验 43.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锁,因此常常反复检查,这种行为属于( ) A.恐惧行为 B.强迫行为 C.焦虑行为 D. 紧张行为 44. 早慧儿童和大器晚成者所表现的是人的智力在( )维度上的差异 A.水平 B.年龄 C.结构 D. 性别 45,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不得以( )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A.智商 B.年龄 C.家庭条件 D. 分数 46. ( )是指教师与他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 A.礼节 B.礼仪 C.礼貌 D. 问候 47.( )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A. 教师职业良心 B.教师职业态度 C.教师职业修养 D.教师职业作风 48.教育立法是指( )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教育法律的活动 A. 国家立法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 D. 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 49.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 )实施义务教育 A. 经济落后地区 B.农村 C. 边远贫困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 D. 西部地区 50.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 )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A.宪法 B.国务院 C.党中央 D. 国家权力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