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家开放大学22春“形考”《云南地方文化》综合作业三辅导答案1.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住在****她
  • 文档编号:306823295
  • 上传时间:2022-06-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她国家开放大学22春“形考”《云南地方文化》综合作业三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阿巴多”恋爱宴会(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是指哈尼族未婚男女青年的一种特殊的酒与歌的集体恋爱宴会,是一种奇妙而充满情趣的情与爱的交流方式和聪明才智的比试2.生活年代约为170万年前,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猿人是云南的()参考答案:元谋人3.丽江古城(名词解释)参考答案:位于滇、川、藏三省交汇处的云南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与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 \r\n丽江古城三山为屏,三河穿城,以水为脉,随势自然,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以及曲、幽、窄、达的街道布局风格,使得丽江古城既有山城之貌,又有水乡之容,被誉为“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

      古城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塑绘画装饰,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4.谈谈你对云南民族节日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参考答案:云南民族文化博大庞杂,精彩纷呈,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姑且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概括为以下的一些特点:  第一:云南民族文化由于历史的沉淀深厚,因此而带有珍贵的稀有性  第二:云南民族文化,由于什村的地理环境特殊,因而具有极其博大的包溶性  第三:云南民族文化,由于民族种类构成繁多,从而形成极其丰富的多样性  第四: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它与人文资源的融合,又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一大亮点5.傣族的重大节日主要有()、()、()参考答案: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6.云南历史上唯一状元,也是古今唯一从封建王朝状元做到现代大学教授之人是云南石屏县人()参考答案:袁嘉谷7.三坊一照壁(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是大理白族、丽江纳西族的典型民居建筑形式其构造为:在纵轴上建筑正房,正房两边安置厢房,与正房形成“门”字状,再面对正房建一照壁与厢房相连接,构成“三坊一照壁 \r\n”的封闭式院落8.火把节(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是彝族、白族、纳西族、佤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节期一般为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共三天其中,彝族的火把节最隆重、最热闹节日期间,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吹着葫芦笙,弹起大三弦,载歌载舞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摔跤、赛马、赛球、斗牛、打秋千、打歌、物资交流等庆祝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点燃火把,聚成熊熊篝火,围着篝火边歌边舞,通宵达旦,借此驱虫除害,祈求五谷丰登9.()、()、()、()是东巴教具有代表性的四大祭祀仪式参考答案:“祭天”、“祭风”、“祭署”、“祭丁巴什罗”10.云南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授予元帅的人是()参考答案:唐继尧11.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参考答案:茶马互市12.印染工艺是云南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理白族()、文山苗族(),在传统染色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代染色工艺文化的活化石参考答案:扎染、蜡染13.云南“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和()参考答案:金沙江、澜沧江、怒江14.云南省仅次于东北长白山天池的我国第二深水湖是()参考答案:抚仙湖15.纳西族妇女披肩()是纳西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古老服饰,也是纳西族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参考答案:披星戴月16.云南地形海拔高差悬殊,其中最高点为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米,最低点在河口县同越南交界的南溪河与红河交汇处,海拔仅有()米,两地相距900余千米,高差达6千米以上。

      参考答案:6740、76.417.腾冲沦陷后,临危受命担任腾冲抗日县长的是62岁的()先生参考答案:张问德18.谈谈你对云南民族婚姻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参考答案:云南,是中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有56个民族,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聚居着25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依、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朗、独龙、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1/3  (1)最古老的试婚习俗——基诺族试婚现在流行试婚,年轻的人们还以为这是一种时尚对于婚姻来说,试婚到底能试出些什么,试婚是否是一次科学的实验,这些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世代生活在大山之中的基诺族男女是试婚的最早受益者基诺族青年男女恋爱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双方情投意合,就可以同居同居的情况各个村寨各有不同,有的男女都不在家过夜,而是住在公房的僻静处有的在空场上露宿有的脊悄去女方家同居,晚上去,天亮时离开,女方的父母不会干涉有的轮流去男女双方的家中同居同居日久,关系慢慢公开,男女双方互赠生活和生产用具,农忙时一块去帮助双方的家里做活但是,同居并不等于结婚,结婚是一年半载以后的事情。

      有少数青年男女在同居后感情不融洽,又分手了,大家也不会干涉和歧视,他们可以重新恋爱和物色伴侣但是,在同一时期之内,只能与一个人同居如同居一年半载以后,双方的关系融洽,感情笃深,或已经有了孩子,再正式结婚同居期间生的小孩不受歧视,与结婚后生的孩子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地位  (2)摩梭人走婚走婚是“心向往之,却身不能至”的古老习俗,有着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人群如今大批的游客前仆后继地奔着走婚的噱头奔赴泸沽湖畔,以期能够用亲眼所见来满足内心的好奇然而走婚不是艳遇,更不是一夜情,只有真正了解摩梭文化后才会明白,这些词都是对摩梭文化的玷污摩梭人被称为最后一块母系氏族“活化石”,至今依然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终身都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是由男子的“走”而实现的婚姻男方晚上到女方偶居,次晨归回自己家中,双方都不是对方家庭的成员有走婚关系的男女彼此称“阿夏”,“阿夏”,就是有夫妻意义的情侣建立男女阿夏的走婚关系,不受某种法律的约束,也不注重门第,可以说是婚姻自由的典范然而阿夏走婚并非杂乱无章,更不是群婚制姨表、叔伯、弟兄、姊妹间严禁结交阿夏,一个女子不能同时结交多个正式阿夏,一个男子也不能同时与多个女子结交正式阿夏。

      若是有人随意和人走婚,是要被族人唾弃而找不到走婚对象的  (3)千奇百怪的迎亲方式:抢亲、普米族逮新娘、布朗族偷新娘、僾尼人“偷姑娘”、白族掐姑娘19.泼水节(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在傣历六月中旬(公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举行,是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其中西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最热闹,影响最大傣历新年这天,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有浴佛、赛龙舟、泼水、放高升、放孔明灯等20.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的()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参考答案:红河哈尼梯田21.普洱茶的七子饼茶是云南自古以来的传统品种,外形呈圆月状在一些民族心目中,七子为()、()、()之意,所以儿女亲事要送七子饼茶参考答案:多子、多孙、多富贵22.五尺道(名词解释)参考答案:五尺道是中国战国时代修筑的一条连接中原、四川与云南的通道秦国蜀郡太守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办法,开山凿岩,开通了此条道路因路宽五尺,所以称为“五尺道”23.“披星戴月”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古老服饰,也是其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参考答案:纳西族24.服饰文化既指衣饰,也包含穿着者的()和()习惯参考答案:行为、文化25.公元1274年,忽必烈委派官员()到云南建立云南行省,任命其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从此“云南”正式作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政治中心由()迁至()。

      参考答案:赛典赤、大理、昆明26.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的创作原型,被毛泽东评价为“战争经验丰富,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的解放军云南将领是()参考答案:罗炳辉27.沧源崖画(名词解释)参考答案: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县,距今三千多年的崖壁画10处,为云南境内规模最大的原始画廊,也是云南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绘画,是研究云南古代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沧源崖画的题材主要是反映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现存的崖画图形可以辨认的约1100多个,其中,人物图形最多,动物次之,其它为房屋、“道路”、装饰图案或表意符号,另外还有少数的树木、舟船、山崖、太阳以及手印等这些图像多有一定的中心内容,例如狩猎、放牧、舞蹈、归家、娱乐等,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面28.民族体育文化的功能有哪些?参考答案:在漫长的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中,云南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信仰、传授生存技能、促进社会交流、培养审美情趣等丰富的文化功能  (一) 传承民族信仰  民族体育文化的功能,既有对历史上文化成果继承与保留作用,也有推动现实社会条件创造与发展的作用民族体育从形成到一直以来生机勃勃的发展,主要是由于体育运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实在的健体强身、传授文化思想的实用价值。

      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将其作为一种传授民族历史及社会规范的教育形式有许多民族,由于缺乏可以传诵史实的文字,以记录生产、生活技能的经验积累,往往只好以口耳相传,或借用游戏、竞技、舞蹈、唱歌绘图等活动,作为言传身教的主要手段,再现民族历史知识精粹,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恰是人们最直接的运用方式  (二) 传授生存技能  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史中看到,各民族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首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健身技能,增强体质,然后反过来获得生存技能这是各民族满足生存需要和适应社会发展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各民族最直接的社会价值基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要把生存技能传授给下一代,最好的做法就是通过身体活动予传授,即言传身教  (三) 促进社会交流  云南少数民族大多居住生活在地域僻远,山高坡陡的山区,艰难的生存条件,致使他们每得到一点收获都要付出无数的艰辛,而通过艰辛的努力所获取的结果,将更能激发他们的激情例如农事获得丰收,狩猎捕得猛兽,诚意制服了病魔,爱神之箭射穿姑娘内心等,都将激发他们的激情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期望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体型美和超群的技艺,以此来调节内在的心理情感,感受人类生活的美好价值  (四) 培养审美情趣  人们开展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从活动中获得欢乐。

      人类自身的体形变化和通过竞技方式勃发自己的身心美感,却是体育文化特有的审美体现大凡民族节日集会时,一般都要进行民族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历来都超越了单纯强身健体的意义,而是成为一种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集体人格的重要社会交往方式届时,同族人甚至不同族人,在约定俗成的公共空间聚会,大家载歌载舞,纵情欢愉,分享身体娱乐情趣,积淀共同的审美意识同时在活动中讲授本民族的历史故事、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男女青年开展择偶、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