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三-单透镜焦距的测定.doc
6页姓名 班级 学号实验三 单透镜实验【实验目的】1.学会凸透镜焦距测量的几种方法2.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方法3.熟悉光学实验的操作规则实验原理】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为 当将薄透镜置于空气中时,则焦距 式中, f ′为像的焦距; f为物的焦距;s′为像距;s为物距图: 薄透镜成像式中的各线距均从透镜中心(光心)量起,与光线进行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如图所示若在实验中分别测出物距s和像距s′,即可用求出该透镜的焦距f′但应注意:测得量须添加符号,求得量则根据求得结果中的符号判断其物理意义对于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可用以下几种方法1) 自准值法(平面镜反射法)当物体AB位于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时,它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成为一束平行光,若在凸透镜的另一面放一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过透镜后仍会聚于物体所在的焦平面上.即经透镜后像在物体成像在前焦平面上,这个像A′B′与原物体AB大小相等,是倒立的实象,原理:物距=像距=2倍焦距时,物与像等大。
2)平行光法 位于焦点F上的物所发的光,经过透镜变成平行光,再经反射后,再物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3)位移法(又称为贝塞尔物像交换法) 可见,只要在光具座上确定物屏、像屏以及透镜二次成像时其滑座边缘所在位置,就可较准确的求出焦距f′这种方法毋须考虑透镜本身的厚度,测量误差可达到1%实验仪器】光具座,凸透镜,光源,物屏,平面反射镜【实验内容与步骤】1.光具座上各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2. 平行光法测凸透镜焦距 要求6次3、平面反射镜法测凸透镜焦距 要求6次4.位移法测凸透镜焦距 要求6次5、要求分别计算误差,并用误差表达式表达[数据与处理]:1、平行光法 单位:cm次数透镜读数光屏读数焦距F平均值129435460602291351603291350594291351605290350606291351602、平面镜法 单位:cm次数透镜读数物屏读数焦距平均值118912960602186126603180120604185125605187128596191131603、位移法 单位:cm次数DdF平均值12738661.560.322647860.332526960.342495661.452485259.362464759.3 = =0.40;0.40;0.78 F凸=± (cm)=60±0.4cm ;60±0.4cm ;60.3±0.78cm顶管位置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层,地下水位以下。
开挖竖井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协商处理施工前应与铁路供电段、电务段、通信段联系,首先探明铁路两侧施工范围内各种管线位置、埋深、并进行监护和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