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上).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5004948
  • 上传时间:2017-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0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jpzl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上)主讲人: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尊敬的各位读者、各位观众,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来到我们国家图书馆和大家进行一个现场的交流一、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想我们今天探讨的主要是非常重大的主题,是关于教育改革的命题这个报告的名称叫做“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想” 大家知道中国的教育改革正面临一个关键的时刻,从去年 8月份开始,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启动了面向未来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这个纲要今年年初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议题,现在正在紧张地筹划之中二、中国教育出现的危机 为什么说这个规划纲要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件事情呢?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的教育正走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也就是说面临着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在经过了 90 年代以来大规模的教育在数量、速度比较大规模的跨越之后,教育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领域,成为老百姓最不满意的一个领域教育、住房和医疗被群众称之为新的“三座大山” 所以这个构成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在我们的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30 年之后可以说是民怨沸腾我们打开报纸的时候、打开网络的时候,听到的教育消息大多是,在我们的教育机会极大地增加之后,重新出现了新的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令教育领域人感到很沉痛。

      一) “过学死”现象不久以前《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在 3 月 17 号河南省西峡县一中高三的女生,不堪忍受每天长达 18 个小时的学习生活跳楼自杀了中青报给它创造了一个新词叫做“过学死” ,“过学死”就是“过劳死”的一个翻本,我们知道“过劳死”是指工人劳动时间过长造成的猝死,在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当中,这个“过学死”也成为一种想象关键在于,这绝不是一个个别的、偶然的现象我知道在几年以前,在我们江南的水乡jpzl绍兴市也发生过这么一个非常惨烈的事情,在周围的几个学校连续发生了四起高中学生的跳楼自杀,毫无征兆,晚自习上了一半,走到楼上就下去了,而且都还是学习还可以、家境也不错的学生,找不到确定的原因后来当地的教育部门非常紧张,因为青少年自杀有一种传染性后来那一年的五一破例没有补课,原来当时有一个五一长假全部都是补课我们知道在我们很多地方,一个月放两天假,每天不见太阳,早上到晚上超过了一个人可以忍受的程度最后决定了那一年的五一长假 7 天全部方家,同学欢欣鼓舞,今年的五一长假是用同学的生命换来的二)青少年的压力 这种故事是非常惨痛的,我们的教育现实对青少年来说,是不可忍受之重,实在是太强大了、太激烈了。

      我这两天在网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争议,关于奥数的问题,我觉得最残忍的事情是严重地教育压力直接传递到了小学生的身上我们知道在 10 年之前,高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小学生还比较好,现在小学生压力非常大我听到很多的小学生的家长跟我说,早上 6 点钟起,基本上是闭着眼刷牙、洗练,闭着眼睛上车,然后在路上吃点东西进学校中国的小学生到这个程度,双休日全部占用,上好几个班前两天也是《新京报》的一个报道,有一个小孩请了一个家教,晚上 6 点到 8 点,补数学还是英语后来那个家教老师发现,这个小孩一点都不爱学习,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撒尿,后来他跟这个小孩说,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你爸爸花那么多钱给你找了老师,后来这小孩跟他说,老师你让我休息休息吧,我一天到现在还没有休息过呢,8 点以后还有一课,我跟我爸爸说钱不少给你,你就让我休息会吧这个老师才知道这个小孩处在什么状态,就是四年级的男生,从早上到晚上还没有休息过呢三)教育上的反差所以现在我们的教育实在是非常惨烈的,很多家里没有小学生的家长可能不理解,有的人说你瞎操心,小学生学奥数有什么不好,增长见识啊!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变成了一种社会公害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我们教育的发展成就、教育的数量、规模、培养能力、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我们的教育的品质、教育的内涵,我们的教育离人的健康的发展这样一个理想是越来越远。

      jpzl另外一个巨大的反差,就是我们的教育研究可以说是非常地繁荣、活跃,课题繁多、论文众多、新潮迭起,各种各样的花样翻新上海有一个老教育家于兴为(音同) ,他这篇文章就说,据他的归纳,全中国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 685 种,就是各种各样的品牌教育理论但是,我们的教育现实依旧,就是我们繁荣的教育理论跟严峻的教育现实好像没什么关系我觉得这个反差也是非常巨大的三、突出的教育问题 当前在教育领域存在一些突出的教育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基本的问题就是像教育公平、城乡差距这些是一个长期性的基本的主题那么在城市来看,或者说学校教育这个层面上看,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就是严重的应试教育和择校制,尤其是在北京,这种择校竞争、高昂的择校费营造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我前几天在火车上碰到一对母女,她女儿刚上我们西城区的一所著名小学一年级我问她这小孩花没没钱,她说怎么能不花呢,8 万块钱,小学!我们也知道去年我们北京一个著名的名校,中关村三小,他的校长、副校长、支部书记、会计,号称“五朵金花”集体入狱,涉嫌金额 1.2 亿,小学开办了才五六年一)择校制演变成捐资助学 这个小学生义务教育,我们连学杂费都免了,同时收高昂的赞助费,现在不叫择校费了,要捐资助学是国家允许的。

      这可以说是对义务教育法的公然的侵犯,关键在于这种大面积的、长时期的、全社会性的现象,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教师、校长也强烈不满但是所有的人都觉得没有办法,不治之症,做了很多调查在 2005 年当时是一个高潮,前教育部长何东昌向总书记、总理上书,痛斥基础教育的严重的问题,认为我们大多数的都没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胡锦涛总书记批示调查解决,又过了几年,调查出来的结果实际因素,我个人认为是比较令人灰心的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经常强调的这么几个因素,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望子成龙、独生子女政策、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等等简单地说这些问题不完全是教育自身的,所以我们教育内部也很难解决但是我自己认为,我们这个社会上任何一种长时间的、大面积的出现这种违法乱纪的jpzl现象、这种社会不良的现象,不一定都有非常确定的原因,这个原因主要是制度性的,所谓屡禁不止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择校制,当然独生子女的政策、文化传统这些是一个背景,并不是说它就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可能的三)教育乱向 它的最主要的制度的几个因素,第一个重点是制度,第二个是择校收费制度,允许择校、允许收费,就把用金钱交换教育合法化,就加剧了这个制度实现。

      第三个、把一部分公办学校,所谓私人办民校变成高收费的学校都是这些具体的制度和政策加剧了这种教育乱向所以,有一个说法,为什么讲择校制不好办呢,有人说是因为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矛盾因为人大附中、四中、八中就这么几大,大家都想上所以这个供求关系越来越轻松,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那我觉得没什么道理,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和 5 年以前、10 年以前、15 年以前、50 年以前相比,到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我们的学龄人口跟 5 年以前、10 年以前、15 年以前、50 年以前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群众非常明确,以北京市为例,它的人口现在连 80 年代的一半都没有了,每年都要关闭几十所中小学随着人口急剧地减少,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反而供求关系越来越紧张了呢?所以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还是我刚才讲的那些人为的制度在制造这种危机四、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是一个制度层面的问题,我们后面还要讨论一个问题,这个大面积存在的不良现象,有没有我们理论上的原因呢?就是在我们的指导思想、教育方针这些方面的原因因为我们对社会不良现象的解释非常容易把它转为对操作者、执行者的道德评价。

      比如说中关村三小在治理校长的个人品质问题,当然我们知道任何大面积的、长时期的存在这种丑陋现象,基本不是由个人品质、个人能力可以解释的,然后解释这个制度原因,也有价值观和指导思想的原因也就是说,究竟是很多和尚的嘴太歪,是歪嘴和尚把这个经念歪了,还是我们这根筋本身就有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个问题,要有新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如果我们的教育理想、教育价值本身就是陈旧的、落后于时代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你怎么能够批评是歪嘴和尚的过错呢jpzl五、教育上的教训 那么我们今天要反思的就是这个问题去年是改革开放 30 周年的纪念,全国进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教育领域也进行了很多纪念令人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的纪念反思的成份较少,对教训的总结比较少我今天来补充一个在我们 30 年教育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这 30 年教育有非常深刻的教训一)反思教育上的半途而废其中之一造成我们今天教育现实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 1979 年底、1978 年到 1979年那一次的思想解放运动当中,教育界的拨乱反正是一个半途而废的,没有进行到底这话怎么说呢?我们知道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拨乱反正是从恢复高考开始的,的确从恢复高考开始,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恢复和重建的新的发展轨道。

      但是恢复高考、恢复学校、恢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仅仅是恢复了一个常识,任何国家都需要发展经济、也需要发展教育二)失败的根源而对于面向 80 年代、面向新技术革命这样一个新的发展背景,中国教育应当如何发展、如何改革这个问题上,教育界并没有出现新的思维,或者说教育界也开始产生了不同的争论,但是这个意见马上就被压制了当时社会各个领域都非常活跃,因为这是总书记的之后,百废待兴,经济领域和教育领域也面临这么一个选择有一派主张回到 50 年代,也就是回到计划经济和苏联模式当中,这是我们当时的社会环境,基本上都是从 50 年的计划体制当中走过来的但是邓小平同志改革的时候,坚决地抵制了退回 50 年代的这个想法,开辟了一条我们今天称之为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 ,这就是改革开放令人遗撼的是,在教育领域我们这个改革没有实现,采取了重新回到 50 年代的这条老路,也就是回到计划体制、苏联模式的这种老路所以当时的教育部长,按 50 年代的做法,重新恢复的中小学的重点学校制度,重新颁布了 50 年代的各种条例,新时期的教育就是在 50 年代的起点上开始的,而不是在 80 年代的起点上六、中国教育为什么赶不上美国我们今天教育出现的所有的弊病,大多数的弊病都可以从 50 年代的学校制度当中找到jpzl确定的原因。

      那么这里面有一个说明这个历史抉择的代价,一个生动的故事在 1979 年还是 1980 年的时候,中美恢复互派留学生,然后开始互派教育代表团,中国的教育代表团到美国,美国的到中国美国的教育代表团在中国一看,不得了,中国的青少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刻苦学习,校园里书声朗朗、纪律严明、废寝忘食他们惊呼 20 年以后,中国的教育肯定要超过美国中国的教育代表团到美国校园一看,美国的学生吊儿郎当、自由散漫、上课做小动作、随便说话、也不考试、作业也很少中国的代表团确认 20 年以后中国的教育肯定超过美国,现在 30 年过去了,奇迹并没有发生,美国仍然是首屈一指的科技大国,中国的学生依然挣扎在应试教育的苦海中,涛声依旧什么原因?这说明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新的教育理想、新的教育目标,发展取代不了改革我们走了 30 年还是在原地踏步,我们的学校教育的面貌和 50 年代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我们后面要讲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特别重要,如果我们在这一轮改革当中,仍然没有奠定新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学,仍然只是数量和规模的发展、设备的更新改善,再过 30 年以后,我们恐怕还要重新讨论这样的问题。

      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当前的特殊的教育形势非常重要所以,中央采取了一个面向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希望制定一个能够引领中国在 21 世纪发展的一个新的教育纲要,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期望七、教育改革的期望 我个人为什么对这一轮的教育改革还有一些期望?就因为我们今天面临的另外一个教育形势,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情况,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