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注意倾听.docx
6页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注意倾听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老师在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教育活动时,有的幼儿在下面玩东西,有的交头接耳;老师提问时,有的孩子不知如何开口,有的孩子答非所问,更多的时候是叽叽喳喳争着发言;老师讲话时,话还没有说完,有的幼儿就插进话来,打断老师的话,把话题扯得远远的现如今的孩子会说的多了,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多了,而真正学会倾听他人发言的却很少听是一种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儿童学习的开始,是思的起源,对话的前提倾听更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如何让倾听成为幼儿的一种习惯呢? 一、 幼儿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所谓倾听就是仔细、认真地听他人说话,而且还要理解他人话语的意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领域里明确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可见,培养幼儿养成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倾听是语言表达的前奏,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理直气壮地发言在幼儿语言发展中,倾听能让孩子愿意说,倾听能帮助孩子说得更精彩莫里斯也说过:“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要学会听人家说话。
其次,倾听是学习的基础,从学前期到学龄期教育存在许多方面的不同,上小学后的学生是通过听课和作业来获得知识技能的,因此学前期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具有积极意义倾听不但能使幼儿准确地听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而且还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别人的印象,善于倾听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 二、 幼儿倾听能力较差的原因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于发展幼儿语言、思维十分有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倾听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成人不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 许多成人认为听力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必要培养,遇到孩子插嘴或不专心倾听时,就训斥、责备,这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倾听的欲望和兴趣,会变得不爱倾听或不会倾听另外一种极端的表现就是成人以孩子为中心,认为插话等是自信、能干的表现,往往过分顺着他的意思,以致使孩子愈加不会倾听 2.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 受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特别是有些幼儿聪明活泼,表现欲特别强烈,在集体活动中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其他幼儿的发言。
3. 成人的消极榜样作用 父母、老师等是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有些成人在和别人交往时、和幼儿交谈时就不会倾听,因此,孩子在无形中习得了他们的不良行为 三、 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理解和沟通倾听他人的心声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倾听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他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与原则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能够为幼儿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如果缺乏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就会缺乏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相对薄弱然而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1. 教师、家长的语言要清楚明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简明扼要的语言组织,能使幼儿集中注意倾听比如,在科学活动《植物趣闻》中,教师一开始就用简洁、浅显的语言引出活动主题:“许多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非常有趣,老师今天请来了四位植物朋友,你知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吗?”教师直奔活动内容的语言,给幼儿非常明确的信息,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倾听也就认真了。
在家里爸爸、妈妈的话不要罗嗦,一遍即可过分重复唠叨必使孩子不想听,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讲几遍才能反映过来,影响了孩子的倾听习惯 2. 注重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时,幼儿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投入到倾听活动中去作为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倾听的内容其次,教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积极的鼓励孩子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夸奖,对幼儿来说,教师又是重要人物,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特别对于胆小懦弱的孩子更要给予充分地肯定与积极的鼓励 3. 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倾听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实践证明,选择与幼儿生活相近的故事更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幼儿生活经验贫乏,如果选取离孩子生活经验稍远的故事,孩子没有感受,听不懂,必然会影响听的效果为此,作为老师应经常选择内容简短、有趣、生动、鲜明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或者老师将故事背诵下来,边讲故事,边配有动作表演,还不断变换声调的讲故事,发现孩子们听故事时的注意力集中,持续的时间也较长每讲完一个故事,他们会很快地,主动地跟着老师或自己复述出来同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提出问题让幼儿猜答案,使幼儿能有意识围绕问题去听,有目标地倾听,从而提高幼儿听的目的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
4. 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因此教师应注重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幼儿是否能听清并听懂老师的讲解,将直接影响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能使幼儿愉快、顺利的活动,在每个活动环节提出要求时,教师应提醒每个幼儿都认真倾听 5. 注重个别差异,促进幼儿的倾听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中要注重个别差异,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要求,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的要求高一点,对能力弱的幼儿则相应地把要求降低一些对胆小的幼儿多和他们聊天;对倾听能力弱的幼儿则在和他们聊天时减慢语速,或加上手势、眼神、动作,使他们听清、听懂;对倾听能力强的幼儿多给他们听有趣的故事、儿歌等,并让他们学着复述故事和朗诵儿歌 6. 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幼儿倾听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每一位做老师的都非常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注重培养幼儿学会倾听,让孩子倾听自己的言语、指令,却忽视了自己去倾听孩子的表达因此,当孩子有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时、当孩子有委屈想辩解时、当孩子有秘密想倾述时,即使你再忙再累也要抽空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尤其在教学活动时,不因孩子的回答达不到自己的期许而随意插话,打断孩子的表达,造成负面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倾听的最好榜样所以,即使是在家里父母也要特别注意交谈时的方式和礼仪,专心听对方讲话,不要同时做其他的事 倾听是一种习得行为,倾听能力随着经验和环境的影响而不断提高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精心设计有计划的活动,使幼儿可以持续地发展倾听能力 (作者单位: 镇江市解放路幼儿园)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