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汨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卷.docx
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开垦(kěn) 主宰(zǎi) 倦怠(dài)B.倔强(qiáng) 婆娑(suō) 虬枝(qiú)C.伟岸(àn) 秀颀(xīn) 傲然(ào)D.鄙视(bǐ) 参天(cān) 晕圈(yūn)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记载 序幕 自出心栽B.映衬 雷同 重峦叠嶂C.防御 暴晒 惟妙惟肖D.簇拥 行旅 无动于衷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C.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4、下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发现青衣江有污染,如果是普通市民,也可以提出建议B.随着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政策的落实,使全区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C.利用平台随时记录并发现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D.新都区采取关闭、断电、停产等强制措施,坚决淘汰产能落后和环境整治无望的企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直接性默写填空 陶渊明《饮酒(其五)》(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①略无阙处( ) ②自非亭午夜分( )③虽乘奔御风( ) ④哀转久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5.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脱,深幽隽逸,趣味良多请从第3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文明宝藏——三星堆遗址①“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1年3月,作为发现范围较广、考古时间较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再度以辉煌的新发现震惊世人②2021年初,重启后的三星堆考古工作再次引起世界瞩目与以往相比,这次考古工作不仅发掘有大量的精美器物,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运用也是此次发掘工作的亮点之一据参与考古工作的相关人员回忆,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环境就是一片田野,如今的考古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里面数个通透的玻璃房子,将新发现的“祭祀坑”罩住这些玻璃房子由探方工作舱、现场考古实验室、文物应急保护室、文物修复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等组成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实现考古发据、系统科才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考古工作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另一方面,种也便于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广大网友实时收看考古发掘进展③本次考古发掘工作极为复杂,难度极大,国家尤为重视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0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纷纷加入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之中,涵盖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保护技术、环境生等9个专业,甚至为了探明祭祀坑的“火燎”情况,还邀请数十位专业消防人员参与研究。
④从目前的考古进展可知,三星堆遗址断发现有6座“祭祀坑”,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加上20世纪80年代所发现的2个祭祀坑,专家们普遍认为这8个“祭祀坑”总体构成了三星堆祭祀区,是古蜀国专门用来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正如《左传》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我”,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体现了三星堆遗址已具备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独特的技术、艺术和精神信仰⑤可以说,三星堆遗址的考古远不止对古蜀文化本身的了解,它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三星堆遗址的众多未解之谜将逐一被世人揭晓原文有改动)1.选文第①段写“三星堆遗址新发现震惊世人”有什么作用?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相的?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运用也是此次发掘工作的亮点之一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请简要概括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意义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B.颔联写远景动态,侧重宏观描绘,描写了秋意正浓的农村山野景色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D.尾联用典,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六、语言表达(共10分)口语交际班级将开展一次有关“长征知识知多少”的竞赛活动,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段开场白要求讲清这次活动的意义,语意连贯,不少于50字七、作文(共40分)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要求:(1)选题目一,先要补充完题目;选题目二,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6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