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实验探究题——碳酸盐相关(定稿)蔡.doc
7页实验探究题——碳酸盐相关(典型例题,均出自泉州质检或中考试卷)一、对物质成分的探究20. (20分)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查阅资料】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Ⅱ. Na2CO3和NaHCO3溶液都呈碱性Ⅲ.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溶解度g361092159.6【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设计并实验】(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猜想 错误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产生大量的气泡猜想②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与应用】请你选择与小强不同的试剂,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选择 溶液。
二、对物质性质的探究××泡腾片主要配料:小苏打、柠檬酸、桔子香料、维生素等保存方法:××××20.(20分)上完体育课后,小强同学往一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泡腾片”(其商标部分内容如右图所示),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这引发了身边同学的极大兴趣,于是大家决定对其进行如下的探究:探究活动一:泡腾片的发泡原理【查阅资料】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酸进行实验】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当观察到 时,说明碳酸氢钠会与稀盐酸反应联想 到已学过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试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由实验可知: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气泡是小苏打与配料中的 反应的结果探究活动二: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提出问题】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CO2,那两者的热稳定性又如何?【进行猜想】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差,受热都会发生分解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并进行实验:【实验现象】①装有NaHCO3的小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②烧杯C、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只有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充分加热后,大试管中的固体无明显变化,小试管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残留实验结论】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水、 和一种白色固体,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 (选填“正确”或“错误”)写出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讨论】根据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同学们认为残留的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或NaOH中的一种,为检验该白色固体,小强设计了如下方案:I.往残留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2CO3II.将残留固体溶于水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OH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一致认为方案II不行,理由是 小强通过方案I的实验得出白色固体是Na2CO3,若让你用另一种试剂来验证Na2CO3,你会选用 溶液拓展与应用】① 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采用 (填序号)的方法除去。
A、加盐酸 B、通入CO2 C、加热②保存该泡腾片应注意 21.(20分)小伟生日,妈妈做了很多菜,小伟发现妈妈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加入食醋腌制时产生大量气泡,引发了极大的兴趣[查阅资料] “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使肉质松软,其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NaHCO3)小伟联想已经学过的碳酸钠(Na2CO3),其与碳酸氢钠比较,组成元素只相差一种元素氢元素,决定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道,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异同点进行初步探究[提出问题]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猜想1] 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进行实验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正确[猜想2] 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进行实验2] 将气球中的碳酸氢钠粉末、碳酸钠粉末分别加入试管中(如右图),气球迅速胀大,说明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交流与讨论1]通过上述两个实验结果,小伟同学得出结论: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相似其他同学对小伟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两者组成不完全相同,化学性质应有区别。
于是,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以下甲、乙两个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请你参与,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白[进行实验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甲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 1.试管壁上有水珠2. 反应生成了 和二氧化碳实验乙取碳酸钠样品少许重复实验甲的操作 碳酸钠受不分解[交流与讨论2](1)根据实验甲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实验探究大家明白了,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物质的组成决定物质 的重要因素之一3)“安多夫”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20.(29分)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
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Ⅰ:用下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a b c d(1)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a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 (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② ③(2)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 法收集氧气,该收集方法是根据氧气 的性质而确定的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使用 进行检验活动Ⅱ: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还声称什么其它物质?[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其一是氧气,其二是一种化合物。
[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小强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①是一种酸; ②是一种碱; ③是一种碳酸盐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小影同学认为猜想 、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小强同学的另一个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 猜想 (填序号)是正确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填名称)[交流与讨论](1)小影认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老师指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小影简述了鉴定氧自救器药罐中生氧剂超氧化钾是否需要跟换的简便的化学方法: 。
3)小强简述了化学氧自救器能达到氧自救的化学反应原理 四、对不同物质进行鉴别20、(18分)化学实验室开放日,小新和小红两同学在实验室中配制了如下四瓶溶液: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准备进行有关实验,过后发现未将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贴上标签,并已混淆,两位同学决定将这两瓶溶液鉴别出来提出问题】如何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将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来?【猜想与假设】将混淆的两种溶液分别编号为A、B假设A为饱和碳酸钠溶液,B为氢氧化钠溶液设计实验方案】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出如下的鉴别实验方案:方案I:取样滴加稀盐酸,判断A、B各是哪种溶液方案II:取样滴加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判断A、B各是哪种溶液交流与讨论】选择方案 (选填“I”或“II”)进行试验,所选试剂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行试验】请你参与下列实验过程:(1)实验桌上放置有如下图所示实验仪器,小新说:本实验不必用到的仪器是: 、 和 (填名称)(2)根据你所选择的实验方案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