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doc
13页2017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017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围绕妇女、儿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不断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两个效益,提高服务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及保健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够让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下面是我带来关于2017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17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切实做好妇幼健康工作,保障母婴安全,促进妇幼健康,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主要目标 围绕2017年长沙市妇幼卫生工作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以下工作目标: 1、婚前医学检查对象: 婚前保健知识知晓率: 城市80%以上,农村75%以上 2、孕妇: 孕妇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90%以上 3、35∽59岁农村妇女: 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60%以上 4、孕产妇: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晓率90%以上 5、孕产妇: 孕产期保健核心知识知晓率: 城市90%以上,农村85%以上 6、 婴幼儿家长: 儿童保健核心知识知晓率: 城市达85%以上,农村72%以上 二、主要措施 1、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 ①运用孕妇学校并配合高危孕妇筛查活动,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健康教育,以及时发现孕产期危险征象,及时就医,减少孕产妇死亡率。
②加强春节和重大节日期间孕产妇安全指导教育 ③开展快乐分娩健康教育,讲解无指征剖宫产对母婴的损伤,鼓励自然分娩 ④开展孕早期健康教育,减少孕早期对胎儿发育的不利因素,降低因先心病引起的儿童死亡率 ⑤运用家长学校和多种宣传形式,教育家长做好儿童各期的保健和保护措施,及时识别婴幼儿危险征象,降低婴幼儿因肺炎和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率 2、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 ①婚前健康教育一是继续办好新婚学校以及面对面教育形式,发放婚前保健宣传资料二是规范婚前卫生指导内容: ①有关性保健和性教育; ②新婚避孕知识及计划生育指导; ③受孕前的准备、环境和疾病对后代影响等孕前保健知识; ④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⑤影响婚育的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 ⑥其他生殖健康知识 ②巩固和促进孕妇服用叶酸的健康行为 ③发放产筛、新筛、听筛的健康教育 3、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知晓率 采取发放彩色宣传折页、张贴公示海报,提高婚检、孕妇增补叶酸、两癌防治、预防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和HIV检测、孕产妇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和健康行为知晓率 4、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水平 城市社区健康教育 ①积极督促孕产妇和婴幼儿家长参加健康教育学校 ②办好妇幼健康宣传栏,要求每季一期。
③提供妇幼健康教育处方6种以上 ④采取多种方法举办健康教育学校: 一是高危孕产妇集中到区妇幼所;二是由社区举办常规孕妇学校每季一次,家长学校每季一次;三是由辖区内助产医院承担孕晚期和分娩期的教学 农村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 ①积极督促孕产妇和婴幼儿家长参加健康教育学校的 ②办好妇幼健康宣传栏,要求每季一期 ③提供至少四种以上的健教资料 ④高危孕产妇讲课以乡为单位在高危筛查的活动中集体上课和门诊面对面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孕妇学校每季举办一次;家长学校每年举办两次 参与卫生部《母婴健康素养》网络活动,指导孕产妇和婴幼儿家长参加母婴知识的学习和答题 5、完善健康教育综合管理内涵 健康教育管理 ①积极参与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群体保健专题活动,并配合中心任务开展有关工作专题活动要有主题,有计划,有总结 ②做好对医院和社区、乡镇健康教育督查记录 ③按市妇幼保健院健教科要求做好妇幼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画、公示信息张贴标准: 实行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统一大小,规范张贴的管理工作 ④继续统一使用长沙市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登记本登记本采取孕产妇和婴幼儿家长亲自签名制。
接产医院健康教育 ①组织参加长沙市爱婴医院孕妇学校师资业务培训班 ②做好接产医院重大妇幼公共卫生政策公示工作和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识的工作 ③指导基层和辖区内爱婴医院工作做好书面的整改措施记录 ④上报辖区内爱婴医院产科主任名单和孕妇学校老师名单,做好201X年《爱婴医院孕妇学校讲课提纲》 妇幼卫生简讯 坚持每2月投稿1篇 基层培训指导 ①组织参加市级社区和乡镇妇幼专干健康教育技巧培训活动 ②组织社区和乡镇妇幼专干开展孕妇学校讲课竞赛活动 健教资料、照片收集 收集本所全貌、妇儿服务场地、领导视察、健教学校、健教活动等照片10张以上上报市妇幼院健教科 巩固特色成果 早期儿童发展 继续与万婴早教机构合作,积极开展开福区早期儿童发展工作,该工作已纳到了开福区社区社会化管理工作之一将继续以亲子园为示范点,将家庭 园所 社区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推进我区的早期儿童发展工作模式 2017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根据妇幼卫生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为了不断优化妇幼卫生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幼卫生基础工作,强化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服务理念教育,切实抓好自身的内涵建设,努力构建具有生机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两个效益,积极完成妇幼保健工作各项质量指标,从本县实际出发制定工作计划。
一、20xx年妇幼卫生主要工作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010万内;婴儿死亡率2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 ; 2、孕产妇保健覆盖率7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8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3、早孕建卡率: 农村达到45%、城市达到70% 4、0-3岁儿童系管率75%;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80%;体弱儿童管理率100%; 5、出生缺陷监测覆盖率100%;出生缺陷发生率14 ; 二、主要工作要求 1、继续加强《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对母婴保健的认识,切实加强母婴保健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 2、加强依法管理,坚持依法执业、依法服务,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妇幼保舰治疗、护理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3、加强规范化门诊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完成创建围产期保健规范化门诊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其它乡镇也要积极做好创建工作 4、加强和完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围产期保舰儿童保健逐步实施计算机管理对妇幼卫生统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的必须要有产妇本人签名。
5、 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系统管理要抓紧、抓实、抓细,工作质量和水平要上新台阶,两个系管率要确保达到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指标 6、 及时掌握育龄妇女动态,进一步完善台帐管理,切实掌握孕情及新生儿出生情况,提高早孕建卡率、42天新生儿建卡率和系统管理率 5、强化高危孕产妇跟综管理,提高县级水平高危筛查质量,健全孕产妇高危筛查的专册登记、就诊、报告、追踪结案制度加强医院与保健机构,管理好重度高危孕妇,严禁乡镇卫生院截流高危孕妇 6、 呼吁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定点接生单位产科建设,提高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抢救水平;严禁农村非法接生,有效控制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 7、加强体弱儿、高危儿筛查、分级管理,要做好体弱儿、高危儿筛查、登记、并填好体弱儿名单表 三、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1、加大《母婴保健法》和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力度,制作宣传资料,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母婴保健工作的氛围,促进优生优育措施的落实 2、通过广播、电视、发放宣传材料、对乡妇幼保健专干及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并组织人员下乡入户宣传《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相关政策,使每一位农村孕产妇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关爱,从而提高我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努力推进婚前保健工作,加强婚姻保健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主动加强与民政部门及当地政府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政府的优惠政策,取得政府支持,达到婚检检查政府买单,努力开发新婚保舰优生优育服务,认真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提高婚检率 四、加强托幼机构儿童管理工作 1、托幼机构儿童保健,要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发动和组织工作,努力提高保健的质量和水平,扩大儿童保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此项工作要做到精心组织、热情服务、认真检查、科学指导、及时治疗、及时反馈,并不断提高检查质量,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干预措施 3、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监测、管理和督查,儿童入学健康检查 五、门诊医疗救治工作 积极申请妇幼保健门诊,对两系管理工作中筛查出的体弱儿、营养不良儿童、缺铁性贫血儿童及孕妇、高危孕妇等及时进行治疗,按照门诊医疗救治规范要求积极开展医疗工作,使预防保健和治疗相结合,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业务收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2017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切实做好妇幼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保障母婴安全,促进妇幼健康,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计划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增收节支等途径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医疗保健业务用房紧缺的状况,以适应保健业务发展的需要,力争实现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搬迁。
大力引进人才,补充后备力量 加强妇科设施管理 提升新生儿监护水平 完成化验室检验设备的更新及增设 二、工作目标 做好医院整体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继续开展妇幼保健和临床新技术、新项目 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管理 改善医院内部环境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三、具体要求 临床医疗工作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抓好 三基三严 培训和质量监控,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3、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妇幼保健工作: 1、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婚检率 2、加强两个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3、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高母乳喂养率 4、开展妇幼保健新业务 行政管理工作: 1、搞好医院文化建设 2、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加强行风建设和医德教育 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保障后勤供应 2、逐步改善医院环境 3、加强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管理,防止环境污染 4、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医院安全 四、主要措施 行政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实施改革与创新,抓好两个效益,保持医院稳步发展。
2、加强院科两级管理,继续实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制 3、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工作,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4、发挥信息系统作用,搞好宣传报道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 5、加强群团组织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