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厚重上田(江西泰和上田的历史).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222852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5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厚重上田上田,是个让人追忆的地方抗战期间,民国江西省政府曾设在这里;上田,曾是块经济繁荣的热土交通便捷,工厂林立,商贾云集解放前,全县的工业经济总量,这里占了80%;上田,还是一处桃李争芳的佳苑随着民国江西省政府的迁址,当年有浙江大学、中正大学等20 多所院校在这里办学——上田地处吉安市泰和县城西郊,赣江北岸,105、319 国道在这里交汇自北宋以来,上田就是水陆交通要冲,近临吉安、遂川、万安,中可上通赣州、下达南昌,远及湘鄂皖苏浙粤等 8 省市;境内平原、山地、水面交错有致,堪称“鱼米之乡’;当地民众勤劳朴实、生性温和——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上田承担起江西抗战“临时省会”的历史重任,彪炳史册1939 年 3 月,日军进攻南昌,“江西省政府”机关被迫撤退,先至吉安,随后全部迁驻泰和上田日军视上田为“眼中钉”,频繁发动空袭轰炸,妄图摧毁这个抗战中心1939 年 6 月18 日,上田上空一声凄厉的空袭警报声,拉开了“省会”军民抗击日敌的序幕泰和广大青年积极应征加入省高射炮队、县防空队、 县步机枪高射组,一枚枚怒吼的炮弹编织出了一张令敌人发怵的防空神网各校师生组织抗日宣传队巡回演出宣传,中正大学教授姚名达发起成立战地服务团,亲率 40 多名学生赴前线宣传慰问,文化界人士也纷纷举行义演、义卖,爱国商绅积极捐款购买飞机,护卫“战时省会”的制空权。

      提起上田赣江码头、三溪街、七步街、黄岗街,县内外客商无不为之眼前一亮,这一颗颗商业明珠映射出上田这个百年老镇、繁华工商之都的独特魅力水陆交通便利,物产资源丰富,使上田自古便成客商纷至沓来的热土1860 年,上田村人肖普村经营盐业一举成名,成为当时全国盐业领袖,其家业遍及武汉、宜宾、长沙、衡阳、扬州、上海等地,肖普村创造了上田近现代商界传奇抗战时期,上田迎来了工商历史上首次辉煌——为保存实力,支援前线,1939 年,一大批省属企业工厂和金融机构大举迁入,民生机械、中央银行、重庆银楼、亚细亚药房、中国南货店等近200 余家工厂、公司、商号落户,让这片80 平方公里的土地企业遍布,人口激增,商机无限战时经济使上田人触摸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脉搏,触动了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沉闷,为上田日后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 上田工业撑起了全县工业的半边天南圳村支书梁青云骄傲地介绍:“从1960 年起,先后有地县商业车队、泰和港、空军货场、中国工商银行、水文站、皮革厂、丝织厂、 造船厂、 农药厂、 盐业公司、 联合收割机厂等单位在这里建立同时, 还有供销社、食品站以及农机站、木器社、 建筑队等乡办企业,这个方圆不过2 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最多曾容纳近60 家地县乡三级企事业单位,简直就是一个‘黄金岛’。

      据 1988 年资料显示,上田境内驻扎的地县企事业单位多达3O余个,干部职工近30O0人,年产值近3000 万元2005 年 8 月 9 日上午, 当 82 岁的上田退休教师刘国璋激动地握着浙江大学西迁寻访成员团彭凤仪教授的双手时,他感慨道:“没有想到,一个小小上田, 竟孕育出了中国一流的大学1938 年 2 月,国立浙江大学400 余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行程800 公里西迁至泰和上田, 开始了艰难的流亡办学浙大校本部设在大原书院,村里的趣园和遐观楼成了浙大的图书馆和教室抗战胜利时,浙大已拥有7个学院, 25 个系, 9 个研究所,学生2000 多人,规模是西迁时的 3 倍多,是当时全国最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浙大之所以能从一所地方大学崛起为一所全国著名大学,西迁办学功不可没,它是浙大成长壮大的关键时期彭凤仪教授充分肯定了这段历史的重大价值抗战硝烟中的上田,还诞生出另一所名校——中正大学1940 年 6 月,由当时教育部筹办的国立中正大学在上田杏岭村成立开学,胡先驌博士担任首任校长风雨65 年,如今这所红土地上经历战火洗礼的高等学府已演变为拥有15 个学院、 1 万余学生、 400 多名教师的江西师范大学,为江西的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抗战期间, 上田文风空前鼎盛,培育学子逾万人据泰和县志记载,当时上田境内迁驻及新创的各类学校近20 所钟灵毓秀的上田,本土文化同样光彩夺目,衍育出老居、月池、北门、粟园肖家等众多文化古村,史上共出过40 名进士、举人、翰林江山代有才人出今天,上田有近300 名精英人士活跃在党、政、军、商、文各界,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倾力奉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